赵匡胤又把目光对准了北汉,宋军再次大规模出动,眼看就要再次围攻太原城。可就在这个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了。
“烛影斧声”之迷千年来已经传播得世人借知,却没有人能确定,一代雄主到底是怎么死的。我们只知道,在宋太祖赵匡胤迷雾重重的死亡之后,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而不是他的儿子赵德昭或者德芳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辽国的史书里却是这么记载的“宋主匡胤殂,其弟自立”。辽人崇拜强者,在他们眼里看到的,不是什么迷雾,而是一个“自立”的强横王者。
当然,就在宋太祖去世前几年,辽穆宗睡王终于在睡梦中永远的睡了——他死于一场乱七八糟的谋杀——当然,也一直有人怀疑,那正是他的继任者,辽景宗耶律贤的杰作。
这次对北汉的进攻就这样半途而废了——新皇上台,最急迫的是稳定内部,而不是向外扩张。
宋太宗赵光义,无论如何评价,他都是个无可辩驳的政治高手。整和内部这件事他完成得很快,也很好。不过这是不够的,从小生活在哥哥光环之下的他,只想走出这个光环,他要打出他自己的新天地来。
可是,哥哥已经没留多少可以大书特书的“功绩”给他了。除了一个硬骨头北汉,还有就是谁看见谁头大的草原巨人辽,还有……
于是在他的逼迫下,一直恭顺称臣的吴越国王钱俶纳土投降,割据漳、泉地区的陈洪进也纳表献地,统一大业已经完成到了最后一步。
北汉又一次进入了宋朝皇帝的视线。赵光义毫不犹豫的学着他哥哥的举措,御驾亲征。与哥哥不同的是,他从没有单独掌军直接指挥过战斗。于是他想起了被哥哥杯酒释兵权的那批军中老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他们在军中的势力已经被清洗干净,但他们的指挥作战经验,却是赵光义现在最需要的东西。石守信、高怀德这批老将,便得到了重新上战场的机会。
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宋太宗发布了消灭北汉的命令。宋军多路出击,直逼太原城下。和赵匡胤一样,赵光义一点也不担心北汉会有什么不得了的反抗,他只关心契丹的反应。于是他派大将云州观察使郭进守住石岭关。郭进领命正要出去,宋太宗赶快把他叫了回来,在他耳边低低说了一句,郭进听了连连摇头,一心二用,那可不行,赵光义连忙说,我给你加派人手。
郭进终于领命而去,宋太宗又派汾州防御使田钦祚带兵增援郭进协防石岭关。原来,太宗在郭进耳边只说了三个字——白马岭。说起来还要再回头说说上一次宋太祖兵围太原,明明扎住了石岭关和井陉,但辽军援兵还是到达了太原,他们是从哪里进军的?就在石岭关正东近一百五十里,井陉西北的盂县,正有一条小路可以从北边的代州出发经过白马岭直接到达太原,恰好绕过了这两大关口。这次出兵前,太宗已经把上次疏忽的小路给找了出来。而下达给郭进的任务就是,在主防石岭关的时候,还要注意协防白马岭的小路。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很火的一本水煮宋史中,写手居然把白马领写到了石岭关外几百里的塞外去了,这个乾坤大挪移的工夫实在厉害得紧。
辽国的使者很快就来了,他很客气的代表辽帝询问宋再次进攻北汉的原因。赵光义冷冷的扫了一眼使者,丢下了一句硬话:“北汉违抗天命,我顺天伐罪。北朝如果不援,那么两国和约如故,不然的话,就战场上见!”说完转身而去,留下满头冷汗的辽使。
太宗自己,带着大队人马沿着太行山前大道在河北的大地上一直向北,他走得比他哥哥还要远,直走到井陉前的镇州才停下来,这里离辽国边界也就只有三、四天路程了。他要在这里等辽人。
让他失望的是,辽人没来,在河北方向上,辽人保持了一贯的低调。似乎在上次定州嘉山一战失败后,他们就放弃了利用井陉的念头,这次反倒派出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和乙室王耶律撒合加强幽州的防守。郭进那边,石岭关前也毫无动静。辽人真的被宋太宗的一句狠话吓倒,不来增援了?
答案明显是不可能。二月中旬,当北汉的告急文书送到辽景宗耶律贤的眼前的时候,他马上就派出了援军,由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以所部随行,枢密副使耶律抹只督军。数万辽军(按照辽的制度,任命了都统意味着出兵规模超过了六万)浩浩荡荡向南开拔。但走哪条路好呢?耶律沙和敌烈一合计,很明显宋人对于石岭关和井陉都足够重视。那么既然上次的将领是从白马岭小路绕道成功,那么这次也照此办理吧……
郭进终于等来了辽军的军情情报,情报显示,在特意加强了白马岭方向的侦察后,终于发现了辽军向白马岭方向进发。郭进嘿嘿一笑,上次绊倒我们的坑,你指望还能绊一次?你当我傻熊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苍玺
编辑:
王钻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