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曹操等人心生疑虑,犹豫不决。荀攸、贾诩认为是千载良机,劝曹操迅速出击。于是曹操便让曹洪留守大营,亲自带领所挑选的精锐士卒5000人,打着袁绍部队旗帜,悄无声息地趁夜沿小路前往淳于琼营寨发动袭击。士兵们每人都怀抱柴草,并事先约定:如遇到有人询问,就告诉他们:“袁绍担心曹操抄袭后路,派遣士兵增加防备力量。”问者信以为真。天明时分,曹军到达目的地,但已被淳于琼发现。淳于琼等人远远看见曹兵来到,但人数并不太多,于是便走出阵营迎敌。曹操迅速出击,淳于琼退保大营,曹操全力进攻,将粮草四面包围,并迅速放火烧毁。一时间,烟炎张天,袁军大乱。
袁绍得知淳于琼粮队被袭,急派骑兵救援。曹操部将看到敌人越来越多,便向曹操建议:“敌人骑兵越来越近了,应该将兵力分开抵抗。”曹操大怒说:“敌人已在你身后,还敢说话!”结果,所有士兵都殊死搏斗,英勇拼杀,最终大败淳于琼等,杀死袁军一千余人,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被斩首,将军淳于琼先被割鼻,后也被杀。曹操又一次取得重大胜利。
在曹操攻打淳于琼的时候,袁绍一面派骑兵救援,一面派张郃、高览进攻曹洪驻守的曹军大营,想阻断曹操后路,一举歼灭曹军。但张郃听到淳于琼失败的消息后,立即投降了曹操,袁军顿时大溃,袁绍及其儿子袁谭弃军逃走,渡过黄河而去,曹军追之不及,将袁军辎重、图书、珍宝尽数收入囊中,俘获大批俘虏。
战后,曹操给献帝上表说:“大将军邺侯袁绍曾与冀州牧韩馥拥立故大司马刘虞,刻制金玺。袁绍还写信给我说:‘可迁都鄄城,另有所立。’袁绍擅自铸造金银印,孝廉计吏都争相结附袁绍。袁绍堂弟济阴太守袁叙曾写信给袁绍说:‘如今天下衰败,天意应在我家,神灵有感,当在兄长。南面的兄长也想让你即位,南兄曾说:以年龄论则北兄年长,以地位论则北兄位重。于是便想着把国玺送给你,但遇到曹操阻断了道路。’袁绍几代受到国家重恩,却凶逆无道,才至于这样。所以我训练兵马,与袁绍在官渡决战,乘着圣朝的威望,才得以斩杀袁绍大将淳于琼等8个人,大败袁绍,共斩首7万余人,辎重财物以亿数计。袁绍与其子袁谭逃走。”
袁绍失败后,曹操从袁绍处收得众多书信,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许昌军中,曹操说:“当袁绍极为强大的时候,我还难以自保呢,更不用说其他人了。”于是就把这些书信全都焚烧掉了。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军事战例,曹操以数千兵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袁绍部队,取得了辉煌战绩。这次战役也奠定了曹操军事家的历史地位。纵观这次战役,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曹操打着献帝旗号,以正义之师出兵,在政治上和民众心理上先胜一筹。更何况,曹操抓住了袁氏兄弟的把柄,狠狠的给予致命一击,彻底击毁了袁军势力。
第二,凭借顽强的毅力取胜。在双方连续几个月相持、身心都极为疲惫、粮草又即将用尽的时候,毅力就成了取胜的重要因素,甚至连曹操也感到坚持不下去了,写信给荀彧要撤军,在荀彧认真分析了形势的严重性之后,曹操才又坚持了下来。
第三,曹操采取了正确的战术。在确保与袁绍对峙的情况下,曹操不断找机会主动出击,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在曹操与袁绍官渡相持的几个月里,曹操抓住机会,多次派遣大将打击袁绍兵力,灵活机动,效果明显。
第四,双方斗智斗勇,曹操在智谋上远超袁绍。虽然袁绍兵力强大,但曹操沉着应对,将战线拉得和袁绍一样长远,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当许攸来投奔时,曹操不知许攸是否真心,所以谎称粮草足够一年之用,然后又说半年。这些都是必要的防备。说明曹操在应对这种突发事件时的老练和成熟,同时这也是智慧的体现。此外,即便是对自己的士兵,曹操也充分利用智慧,当有人建议分兵阻挡袁军时,曹操看到了这种想法的危险性,因为已经没有时间再调兵遣将了,只有拼死搏斗,才会赢得胜利,而此时又没有时间讲道理,所以曹操就大喝一声说:“敌人就在背后!”这样使兵士们顿感危险就在身边,只有拼死作战才能活命。这种曹操惯用的心理战术,关键时候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五,曹操准备充分。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对每一位军人的基本要求。在偷袭乌巢的时候,曹军采取非常措施,避免士卒与马匹在行军途中发出任何声响。而且告诫每一位士卒,遇到别人询问时应该如何回答,这些充分的准备为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六,曹操善于听取部下的建议。荀彧等人在关键时候往往能够提出良好的意见和决策,曹操总是认真听取。甚至是来自于敌方的建议,他也会认真分析并加以利用。相对的,袁绍则难以听信别人,当许攸告诉他应该分兵袭击许昌、奉迎献帝时,袁绍不以为然。但当许攸来告诉曹操应该火烧袁绍粮草的时候,曹操经过思考后立刻予以采纳。
官渡之战使曹操的政治地位迅速提高,军事实力迅速增强,从此之后,曹操加快了肃清北方军阀势力的步伐。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马宝记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