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强步步紧逼 士大夫曾国藩徐图自强
2009年02月08日 17:16求索 】 【打印

一、曾国藩办的洋务事业,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在中国的土地上已出现了一些近代工业,但这全是外国人在未经中国政府的允许下建立的,并且规模都很小。中国自己的近代工业还是一个空白。1862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的内军械所,人们把它作为洋务运动的起点是可以的,但它实在不能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开始。原因就是,它仍是手工操作,未使用机器生产,基本上还是一个手工作坊。1863年,李鸿章在苏州创办洋炮局,是中国自己首先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但规模很小,固定资产只有两万来两银子,因而它对近代工业的影响极为有限。真正对我国近代工业发展有巨大影响的企业要数曾国藩与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它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的近代企业。“它制造出旧中国本国的第一艘兵轮和第一台车床,它炼制出旧中国第一磅近代火药和第一炉钢水,它造就出旧中国一大批近代技术工人和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江南造船厂厂史》第25页。)它对旧中国的近代经济的发展无疑是起了开拓和促进作用的。当然,江南制造局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但曾国藩的开创之功是不应泯灭的。

曾国藩创办江南制造局时还有一个用意,就是要把它办成一个实验工厂和示范工厂,“俾各处仿而行之,渐推渐广,以为中国自强之本”。(《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一三《复李次青》、卷一四第32页、卷二七第66页、卷三二第14页、卷三三第42页、第4页。)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江南制造局确实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起了开拓作用和示范作用。军用工业如山东机器局和四川机器局,民用工业如大冶的煤铁矿、徐州和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企业的创办,都是在江南制造局的支援下才搞起来的。在它的推动下,一批军民用企业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工业最初的基础。

二、曾国藩办的洋务事业,促进了我国科技和教育近代化。兴办近代企业,需要大批掌握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材。然而,靠传统的封建教育是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必须使科技和教育近代化。我国第一所近代教育的学校要数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但是这所学校开始主要目的是培养外交人材,1866年才加设科学馆。在推动我国科技教育近代化方面,曾国藩的贡献是大的。在曾国藩的主持下,江南制造局不仅是一个大型的近代机器企业,而且它又是一个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中心。首先,为了探索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根柢,徐寿等人创议翻译泰西有用之书。曾国藩接受这一建议,于1866年设翻译馆。该馆先后翻译出版了西方近代科技等方面的书籍百数十种“泰西声、光、化、电、营阵、军械各种实学,遂以大明,此为欧西文明输入我国之溢觞”。(《洋务运动》(二)第266页、(四)第17页、(八)第438、400页。)这些书籍的翻译出版,不但为培养我国近代科学人材作出了贡献,而且对近代思想界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康有为、谭嗣同最初接触西学,就是从这些书籍入门的。其次,开创了我国的职业教育。当时西学初入中国,工人的近代科技知识很少,这对引进和消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来说是一个大障碍。为了提高企业工人的技术素质,制造局一创办,就附设了一所机械学校,原叫画图房,后改称为工艺学堂,注意生产技术力量的培养。这既是我国近代学校的先驱,也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嚆矢。

曾国藩接受容闳的建议,派幼童到美国留学,开了我国(用公费)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的先河,这也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历史上,只有日本、朝鲜等国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而没有中国向外国派留学生的先例。在曾国藩接受容闳的建议时,大多数封建士大夫不通时变,以谈洋务为耻,而他却不囿成见,派幼童出国,这是一个很有胆识的举动。按照曾国藩的计划,从1872年至1875年,先后分四批选派了幼童共一百二十名到美国留学。遗憾的是后来由于受到坚持闭关自守,反对学习外国的保守势力的疯狂攻击,他们未能按原定计划学满十五年就于1881年全部被撤回了。尽管如此,仍然产生了像詹天佑这样伟大的铁路工程师。同时,对于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的科学文化交流,开阔中国人民的视野也是起了积极作用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清政府派幼童赴美留学后,又陆续向欧洲和日本派遣留学生。随着留学生和国内新式学堂学生的增多,我国新式知识分子群逐渐形成。这是促进我国近代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运动与这个新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大有关系。

三、曾国藩办的洋务事业促进了我国军事的近代化。关于这一点,人们注意得比较多,但在评价其作用时,又往往失之片面。在镇压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湘军和淮军虽然逐步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但它们仅是一种向近代军队过渡性质的军队,还不能称为新式陆军。在太平天国失败后,“尤其是1870年以后,中国陆军现代化的基本进展很小”。(〔美〕拉尔夫·尔·鲍威尔:《1895—1912年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第29页。)洋务派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建立一支与列强抗衡的近代海军上。曾国藩是十分重视近代海军建设的。建立近代海军,可以说是他办洋务的一个基点(参见前述)。曾国藩在世时,我国的近代海军虽然还未形成,但近代海军的发展壮大,他是有谋画之功的。建立近代海军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经验缺乏,困难重重,但曾国藩不怕风险,勇于任事。从轮船的制造,到海军的建制,从水兵的招募与训练,到海军经费的筹集和水师章程的制订等,都作了许多的探索。以后海军的发展基本上是按曾国藩制订的蓝图进行的。例如,江苏巡抚丁日昌当时提出在吴淞、天津和南澳建立三支外海水师的设想,当即就得到曾国藩的赞同和支持。他在给丁日昌的信中称这是“举一事而数善备,实属体大思精”。(《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一三《复李次青》、卷一四第32页、卷二七第66页、卷三二第14页、卷三三第42页、第4页。)曾国藩死后,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三支水师的建立就十分明显是按照曾国藩等人的设想进行的。

曾国藩   洋务   初探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喻盘庚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