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期间 道光曾屡次下诏命将领收复香港
2009年10月24日 17:41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1841年2月26日道光帝接到英军强占香港的奏报至1842年5月下旬道光帝令耆英仍带钦差大臣关防赴任广州将军止为第二阶段。此阶段,道光帝对英军强占香港的态度是:反对英军强占香港,屡屡谕令前线将领收复香港,并对对香港被英强占负有直接责任的琦善从重惩处。

1841年2月26日,道光帝从广东巡抚怡良的奏折中得悉香港已被英军强占。奏折中称:“英夷即在香港地方贴有伪示,逼令该处民人归顺彼国,……该夷意以香港视为己有。要害之地为其所据,相去虎门甚近,片帆可至。”[③⑩]

道光帝得到香港被英军强占奏报当天,接连发出四道上谕:一是从严惩处琦善。上谕称:“现据怡良奏报:英逆盘踞香港,称系琦善说定让给,已有文据;并伪发告示,称该处百姓为英国子民。览奏殊堪痛恨!朕君临天下,尺土一民,莫非国家所有。琦善擅与香港,擅准通商,胆敢乞朕恩施格外,是直代逆乞恩。且伊被人恐吓,奏报粤省情形,妄称地利无要可扼,军械无利可恃,兵力不固,民情不坚。摘举数端,危言要挟,更不知是何肺腑?如此辜恩误国,实属丧尽天良。琦善著即革职锁拿,派副都统英隆,并著怡良拣派同知州一员,一同押解来京,严行讯问。所有琦善家产,即行查抄入官。”[③①]二是令奕山到粤后一意进剿。上谕称:“英逆胆敢占据香港,出有伪示,不法已极!”令“杨芳怡良等先行防堵”,令靖逆将军奕山等“到粤后,惟有会集各路官兵一意进剿,设法擒渠,歼除丑类,务使片帆不返,尽数殄灭,方足以彰天讨而快人心。”[③②]三是“责成杨芳会同怡良、阿精阿、关天培、郭继昌等和衷商办,分头布置,加紧提防,倘稍涉疏虞,定惟杨芳等是问。”令杨芳、怡良“一俟奕山、隆文到粤,即行大张挞伐,极力攻剿,毋使稍留余孽,致滋后患。”[③③]四是令钦差大臣江苏巡抚裕谦在浙江“迅加进剿,歼此丑类,务使片帆不返,以彰天讨而快人心。”[③④]

道光帝因香港被英军强占而在一天内连发四道上谕,有力地表明了道光帝维护国家领土香港不受英国强占的决心;上谕中要求前线将领“大张挞伐,极力攻剿”,表明了道光帝收复香港的决心。

自此起至次年5月下旬,道光帝为收复香港作了不懈努力。

此阶段,道光帝屡屡严令前线将领设法收复香港。3月6日,道光帝令奕山、隆文、杨芳、祁@②等一方面“切实查明”英军强占香港的地域及香港的地理形势,一方面令奕山等赶快收复香港。上谕强调:“即使香港并非险要亦必设法赶紧收回,断不准给予该夷,致滋后患。”[③⑤]4月2日,道光帝得到杨芳关于“逆夷欲进省河,官兵奋力击退”奏报后,当即嘉奖杨芳,并令杨芳等将领“和衷计议,乘胜进剿,总须断其后路,四面兜擒,方可尽数歼除。

至该逆所占香港,务须设法克复,使逆夷永绝窥伺,方为不负委任。”[③⑥]5月11日,道光帝得到英军驻泊尖沙嘴[③⑦]及香港情形的奏报时,道光帝即向奕山等发出谕旨,称:“所有前经该夷占据之香港,并现在寄泊之尖沙嘴穿处地方,均著该将军等于进剿得手后,全将该夷驱逐,各地尽行收回。”[③⑧]7月14日,道光帝得悉奕山等关于英人在毗连香港之裙带路修筑马路的奏报时,道光帝即发出上谕,强调指出:“香港地方紧要,岂容该夷久据?著奕山等不时密探,该夷在彼有无另蓄诡谋,作何举动,随时防范,无稍疏虞。将来如有可乘之机,必应将该地方设法收复,方成事体。”[③⑨]

尽管道光帝一再谕令奕山等赶快设法收复香港,但奕山等人收复香港的军事行动毫无进展。8月1日,当道光帝获悉英船退出虎门时,道光帝又令奕山等设法收复香港。上谕称:“香港地方,系属中国土地,断不准因琦善有准给寄居之说,任其阴图盘踞。至汉奸通夷助逆,最为可恨!……前已有旨,令奕山、齐慎、祁@②、怡良会商妥筹。祁@②、怡良系该省督抚,尤属责无旁贷,其应如何收复香港,如何解散汉奸,务须和衷商办,斟酌万全,以副委任。”[④⑩]15日,得悉“飓风打碎英人房寮马头并漂没船只”消息后,道光帝立即谕令奕山赶紧收复香港。上谕称:“香港一带,该夷无可栖身,著即赶紧收复,暂时派兵看守。”[④①]

应该承认,道光帝抓住地利、天时之机遇,不失时机地谕令前线将领收复香港,其动机是纯正的——不使国家尺土一民落入逆夷之手。然而,由于前线将领的昏庸无能,攻战不力,加上清军在其他战场节节败退,终使收复香港之目的未能达到。8月21日厦门失守,10月1日定海沦陷,10月10日镇海失陷,10月13日宁波不战而失。战场上的失利,使朝廷内外的投降妥协势力困扰和左右着道光帝。尽管如此,作为一国之君的道光帝仍不放弃收复香港的决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季云飞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