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1月2日,尼赫鲁在官邸举行会议。会议参加者有国访部长梅农(krishna menon), 总参谋长塔帕尔(thapar) 中将,军需局长(总后勤部长)考尔(kaul) 中将,帕利特(palit 准将)和国防部常秘奥普拉瑞地(o pulla reddy) 讨论中国问题,并制定了印度适当反应的实际步骤。会议决定,由于中国仍然是“朋友”,所以反应不能够太猛烈,但是要体现印度的决心。
这次会议成为中印冲突的转折点,其决定也成为战前一系列政策中最令人曙目的决定之一,备受争议:
内容如下
1、印军将在拉达克(ladakh) 地区巡逻,巡逻范围可从现在印军据点深入至国际边界。印军在印度领土上加设哨所来阻止中国进一步的入侵。
2、在北方邦(uttar pradesh) 中印交界地区照上述精神办理,即在印方领土上加设哨所。
印度外交部和情报局认为这些措施不会召致中国太强的反应。遗憾的是,情况并不如此。上述措施对印军无力维持与前沿地带建立哨所之间的后勤保障这个问题估计不足。这一点后文将详细介绍。塔帕尔(Thapar) 将军指出在这一地区印军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资源上都无法与中国军队相比较。中国已经在这个地区建立了保障和增缓网络,而印军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他的反对意见被尼赫鲁和梅农两人对中国不会强烈反应的判断中和了。1961年12月5日印军向东部和西部军区下达了命令,代号为“昂卡(onkar)行动”。
在1958年10月,托拉(thorat) 中将,总指挥部及东部指挥部曾经就东北边境区的防御制定过一个计划。他意识到为了保证麦克马洪线的安全,仅仅依靠巡逻是不够的。于是,他建议在边境上建立一串由两道防线组成的据点支撑的哨所。这样的话,哨所的作用只是预警和领土宣示,没有死守的任务。哨所之后的防线的用途是阻止中国军队的前攻,让中国军队拉长补给线。接下来的防线才是真正的防线,印军靠这条线等待从平原上来的增援。
由此看来,印军内部确实是有明智人士,但是他们的意见被置若惘闻,代之以近视和意气用事。
1959年末,印军进入东北边境时,该地区设施落后,没有什么道路可言,但却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战场。几乎所有的哨所的补给靠空投。一切都靠空投,包括每天的食品,由于地形限制,据后来估计,空投物资中只有30%到位。
每天的食品热量也只是平原标准,而不是高原作战所需的高热标准。印度士兵(jawan)每天都要吃鸡豆,但是这种豆子在高原上无法煮熟。尽管一再要求调运高压锅,但是后勤方面的管理问题迟迟到不了位。取暖和做饭必需的煤油炉也缺货。
没有道路沟通,哨所各自为政。医疗条件奇差。从苏联定购了直升机来执行空中保障任务,但是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胜任高原行动,配件也不够。冬衣,甚至一般的御寒衣服也没有。新兵该发的衣被都没发足。印军没有在山地运送重装备的办法,因此,火力和机动能力大为减弱。在这个喷气机时代,印军的运输主要靠骡马和人背。
印军士兵jawans)没有什么山地作战的训练,武器也差。所有的武器都是五十年代产品。例如,印军的主要步枪就是李-恩菲尔德步枪(lee enfield) .303, 二战时的老枪。印军第四师抵前线时对高原不仅没有训练,连适应都很困难。大部份重装备被留在平原,因为无法运输。到后来打起来了才发现没有火力。
财政部长德赛(morarji desai) 和国防部长梅农之间的恩怨让局势雪上加霜。结果是印军得不到已经批准购买的武器,因为财政部不批准外汇。结果只得听任陆军装备老化。德赛则指责军队自己拖延装备的调拨。军队内部怨气冲天,针对梅农,也针对军外。军队派系由于政治纷争导致的内斗严重,加上补给危机,士气低迷。1960年,梅农亲自前往拉达克(ladakh)协调矛盾。
当时,为了反击中国的危胁,印度智库的共识是印度必须做三件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