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工业文明 数学天才卡钦斯基变身炸弹狂人
2009年09月24日 16:44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对卡钦斯基稍有了解的人,都一定会知道他的绰号 Unabomber 这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在立案调查时给他起的代号。中文对这个单词的习惯翻译是 大学炸弹客,其实这个译名并不全面,因为卡钦斯基不仅往大学校园里寄炸弹,还给航空公司寄过两回。Unabomber就是由 University&AirlineBomber构成的合成词,如果照字面翻译的话,应该是 大学及航空公司炸弹客 。说起来有点拗口哈?

1979年5月9日,一架从芝加哥飞往华盛顿特区的波音727客机,在起飞15分钟后紧急迫降。据机组人员回忆:当飞机爬升到三万五千五百英尺的高空时,突然从行李舱里传来一声闷响,紧接着,浓烟四起。整架飞机随即陷入一片恐慌,机长被迫进行紧急迫降。

在美国,威胁航空安全属于联邦重罪,联邦调查局(简称FBI)对此类案子具有调查司法权。在飞机安全迫降后不久,一队FBI特工就进入了飞机的行李舱。在那里,他们找到了浓烟的源头,一个航空邮包。随后,这个邮包被立即送进了FBI的实验室。拆弹专家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邮包不出所料,果真是一枚邮包炸弹!设计者非常巧妙地把一个普通的家用气压计改装成了高度测量仪,当飞机爬升到三万五千五百英尺的高空时,炸弹上的电路就会自动连接,随即引爆炸弹。

这枚炸弹的击发装置设计巧妙, 美中不足 的是,炸弹本身做得很不合格。由于密封不严,盛装炸药的钢管内部根本没有产生足够的压力,所以,才会有那一声闷响;否则的话,就应该是一声震耳欲聋的轰响了。

此案引起了联邦调查局的高度关注,大规模的明查暗访工作随即展开。在此期间,联邦特工们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好一通乱怀疑;结果呢,一无所获。

为了便于继续跟进此案,联邦调查局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 UNABOM 的专案组(Unabomber由此得名);美国政府更是悬赏一百万美金缉拿真凶。

返回头,我们再来谈谈卡钦斯基。

或许已经有朋友产生疑惑了:这个卡钦斯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没事儿他总鼓捣炸弹干什么呢?其实,在这一系列恐怖袭击的背后,自有卡钦斯基的一番道理 。

在卡钦斯基眼中,工业革命以后的人类社会进入了一种倒退;人们的生活随之变得机器化、程序化,人们变得越来越依附于机器,受限于机器,生活的意义尽失。他之所以要发动这场 炸弹运动 ,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借此唤醒沉睡中的人们,大家携起手来摧毁现代社会的工业体系,共同回归到原始状态。

您听听,这不是痴人说梦吗?况且,他老人家一直都是默默地往外寄炸弹,人们除了把他当成恐怖分子外,谁会想到这么多啊?

好了,下面我们还是回到炸弹的话题上吧。

1982 年5月初,一件从美国中西部杨百翰大学寄出的邮包,被送到了它的目的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问题来了:邮包上注明的收件人菲舍尔教授,已于两年前离开,现在在范德比尔特大学任教(美国南部种族问题最为严重的一所大学,导致其学术水平不断下降)。菲舍尔教授的一位前同事,非常热心地把这个邮包转送到了他在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办公室。

说句唯心点的话,这位菲舍尔教授也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当时他恰巧不在,到波多黎各讲学去了,他的私人秘书珍妮特就替他打开了那个邮包。伴随着一声巨响,数十颗小钢珠飞射出来,无情地打在了珍妮特的脸上、手臂上。一个可人儿就这样被毁了容,真是造孽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12毫克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