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革命:港澳左派六十年
2007年12月21日 08:56《凤凰周刊》 】 【打印
相关标签: [文革]

周恩来

1976年以后,香港的激进学生、干部、专业人士,特别是社会精英那一批人,跑的跑,走的走,很多人甚至改弦易辙,投奔“死对头”港英政府。总体来看,这批人的社会成就并不理想。

对于中共来说,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周恩来等苦心确立的“八字箴言”被激进的“解放港澳”路线取代,极左运动的后果最突出的是香港左派力量的损失、左派传媒失掉民心、大陆驻港机构的影响力萎缩。

内地学者强世功指出,比起有形政治力量的丧失,更为深远的负面影响是,港英政府镇压“六七抗议运动”,奠定了香港人基本的心态结构。港英政府实施“洗脑赢心”工程,只是作用有限的外力,而香港市民、商界、知识分子形成的“左派等于恐怖”的心理,以及经济腾飞后对相对落后内地现状的排斥成见,极其固定地沉淀了下来。

回归主流价值观

第二代的“文革干部”后来在香港社会饱受歧视,被蔑称为“老左仔”,背上了搞垮香港的罪名。

谭志强分析:“香港的左派要真正成熟,一定要走到马力这一代。马力这一代的好处是没有包袱,他们没有背着‘老左仔’3个字,他们没有那种被迫害又被出卖,奇奇怪怪、莫名其妙的情绪。”

作为过渡时期的左派,这一代的政见比较务实,他们很爱国,但比较理性。“他们的处理方式跟前两代不一样,前两代就是说祖国母亲很美你爱她,母亲丑了你更爱她,纯粹属于一种情感;像马力这一代,相对来说比较理性。”

告别幻灭的革命激情,回归香港传统的实用主义价值观,第三代左派大多选择从商。“从政的往往都是念中文、新闻、政治、公共行政的这些人。不搞政治没饭吃这种人他才搞政治,这些不是香港最好的一批人。最好的那批人根本不从政,只是运用他在中国大陆的关系赚钱。他们因为受“文革”的影响,觉得政治太可怕了。你叫他捐钱回大陆、助学救灾,他们都愿意,但是你叫他抛头颅、洒热血,算了,不必了。”

1984年中英谈判之后,1985年过渡期正式开始,他们成为在大陆投资设厂的主力军。经过22年的发展,这些人也是目前香港社会的中坚分子。

在全民“钱”的背景下,香港的左派政治力量似有断代之虞。

前民建联主席马力,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曾任《香港商报》副社长,是民建联乃至整个左派阵营的“笔胆”。马力心直口快,有关“八九政治风波”的言论弄得满城风雨,也被讥讽为严重缺乏政治智慧。尽管如此,自今年8月,马力因癌症病逝后,左派阵营似乎找不到一位能与之旗鼓相当的人。

《信报》评论员洪清田认为,三四十年前,香港社会以经济和工商贸易为主轴的主流价值和生活现实,大部分香港人营营役役追逐的,都是左派否定的,要打倒的。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