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文革] |
1968年,蒙敏生家眷在广州海珠广场。背后的楼房是27层高的广州宾馆,是当时大陆最高的楼房。
惨的一代:老左仔
每天学习《毛泽东语录》,“共产主义”、“大公无私”时刻挂在嘴边;每天哼唱革命歌曲《歌唱祖国》、《智取威虎山》;每天拿着“红宝书”,和伙伴们上街游行这就是革命青年“左向港”的生活?
这些场景,也出现在“左派摄影师”蒙敏生的镜头里。《香港的另一面:一位摄影师眼中的六七十年代》一书,记录了那个“红色年代”。
无疑,此时的香港已是一个“左香港”。
无论是在国民政府时期还是建政初期,中共领导人始终坚持一条八字箴言,即把香港纳入“长期打算,充分利用”计划,不希望香港陷入混乱。然而,随着红潮从北京涌向全世界,香港终未能幸免。
1967年5月,“反英抗暴斗争”由工人罢工开始,激进学生、左派传媒纷纷加入,欲演欲烈,最终酿成了“六七风暴”。游行、批斗、放火、爆炸,市井一片乱象。
是年8月24日,香港商业电台主播林彬,因为在节目中批评左派暴行,被左派浇上汽油,活活烧死。他的死震惊了整个香港,新闻界人人自危,《明报》创办人金庸也被列入左派分子暗杀的6人黑名单。
现任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当年也是“进步青年”,在学校散发传单,结果以煽动叛乱罪被判两年监禁。现终审法院首席大法官李国能,当时在《远东经济评论》实习时,曾到狱中采访曾德成。曾表示,当时的香港实在太颓废,是个人人只顾尽快“钱”的城市。他对殖民地统治深感恶心,于是选择了共产主义,投身反政府阵营。
学者马家辉认为,这是香港左派的一次“表错情”,以为北京政府支持香港进行“文革”,甚至有人以为香港有可能在1970年代来临前,被迫回归中国,最后中国总理周恩来坚持不收回香港,平息争端。
不少“左”倾的大学生,为与港英政府对抗而拒绝进入政府机构做事,转而为国营公司效力,包括到国货公司担任搬运工人。这些社会的精英虽然牺牲自己的前途而加入国营企业,但他们的努力并未得到国家的认同。到了香港经济起飞,这一班人因为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逐渐与社会脱节。
“1966年那一代是最惨的一代,他们思想单纯,不论有没有念大学,都对英国人统治、葡萄牙统治很反感。他们认为‘文革’是个好事,希望把‘文革’搬到香港来,去对付英国人。结果很多人被抓,活活打死在监牢里面。”谭志强说。
1976年抓“四人帮”对这些人打击最大。“虽然我被英国人打,没问题,因为我是为国作奉献嘛,结果打完以后呢,最后中央还说你们是错的,你们跟错人了,跟‘四人帮’走。” 到现在为止,香港左派都很不愿意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