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现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小传
2007年10月19日 12:42中国江苏网投票数: 顶一下  【

瞿秋白和杨之华1929年在苏联黑海之滨

瞿秋白被排挤出中央领导机构后,并没有停止革命斗争,他随即参加并领导了当时上海文艺战线的斗争。瞿秋白自小多才多艺,尤其喜爱文学,在繁忙的革命工作中也不时流露对文学事业的依恋情结。1931年5 月瞿秋白因上海党中央某机关被破坏而避难到茅盾先生家中,与茅盾谈起了创作问题。之后,他与妻子杨之华扮作乡音新来到上海的人租了南市紫霞路68号一们爱好文学而又同情革的谢詹如的两间楼房,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自此直到1932年冬天,他完成了大量翻译作品和许多重林的论文和杂文。他并且与鲁迅先生建立了亲密的战半的友谊。鲁迅为了表明他特别看重他们的友谊,将清代何瓦琴语书写成立轴赠给秋白:“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期世当以同怀视之、”

瞿秋白的译作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借俄罗期革命民主主义文学、苏联新文学的翻译介绍,唤醒中国人民,推动中国新文学、革命文学的发展,做普洛米修期盗天火给人间的工作。他的译作文笔流畅可观。鲁迅再三感叹说:“中文俄文教好,像他那样的,我看中国现在少有、”后来,鲁迅在谈到《死魂灵》的翻译工作时又说:“瞿若不死,译这种书是极相宜的,即此一端,即足判杀者为罪大恶极。”

瞿秋白创作的杂文明白晓畅,与鲁迅的杂文合称“双璧”。如果说,鲁迅的杂文是首和投枪,因为它们锋利无比地刺向敌人的心窝,深入事物的底蕴,那么,瞿秋白的杂文就好比是照见魔怪的明镜,因为它们清晰地揭穿敌人的面目。他在题为《沉默》的文章中写道:“至于对付将要呼吼起来的声音,那就有一切种种的武器,可以用来者住民众的嘴和鼻子,割断那些会呼吼的喉管。于是乎对人说:这些小百姓沉默了!但是,总有那一天—这些不中听的声音终究要掩没不住的。……这种静止和沉默之后,跟眷就要有真正震动世界的霹雳!”文章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封锁消息,在于掩盖其虚弱,说明了人民力量的强大和不可战胜,预示了革命的胜利前景。

瞿秋白写的大量论文论述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与人民的关系。他认为,文学可以用作阶级半争工具,革命文学应当成为革命争的利器。革命文学的根本任务又决定了文学必须为工农大会服务,与工农大众相结合。他纵同历史,认为文原来就是属于劳动人民的,只是由于剥削阶级的长期统治他才丧失了享用的权利。因此把工农大作为文学的主要的服务对象,让文学重新属于人民,是历史的必然,是革命文学运动应当负起的历史使命。瞿秋白以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水平和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从思想路线上指导了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成为中国革命文学事来的奠者和开拓者之一。

   编辑: 唐毓瑨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