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现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小传
2007年10月19日 12:42中国江苏网投票数: 顶一下  【

1920年5月摄于北京

参加“五·四”创办《新社会》

瞿秋白在杨氏小教算术,图画、音乐等课程,家庭的惨景和学校周围地方恶势力,好象给他“精神上判了无期徒刑”,他的精神极其苦闷。惨酷的社会,好象严厉的数学教授给瞿秋白出了一道极难解决的天文学算题,闷闷的不能解决。为着解答这道难题,他不得不另寻新的出路。在1916年年底,表舅母典当了自的“当头”,给他筹办了一点路费,他毅然离开故乡常州,沿着长江西上,到武汉支找在京汉铁路局当翻泽的堂史瞿纯白。在纯白的帮助下,秋白进了武昌外国语学校学习取文。1917年春,纯白调外交部任职,他随同北上到了北京,先参加了文官考试,未录取,便又考进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

瞿秋白在俄文专修馆,除了学习俄语、英语、法语,还研究文学、哲学、佛学,去北京大学旁听过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胡适的讲课,试图寻找人生问题的答案。他回忆说:“从入北京到“五四”运动之前,是我最孤寂的生涯。朋友的交际可以说绝对的断绝,北京城里新官僚‘民国’的生活使我受一重大的痛苦刺激。“厌世”,就是要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改革社会。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一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瞿秋白立即打破了孤寂的生活,领导和参加了这一场运动。5月4日那天,他带领俄文专修馆的同学参加了游行示威和火烧赵家楼的半争。因为疲劳过度,回校后立即肺病发作、吐血,但他仍奋不顾身,担任北京学联评议部负责人,积极领导俄文专修馆及附近汇文大学、铁路管理学堂3校的罢课斗争, 成为3校学生运动的“谋主”。

“五四”运动是瞿秋白一生政治生涯的开始。他判若两人,一反历来埋头书方斋的文弱气质和内向格,在超强度的体力支付和神经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忍住病肺吐血的痛苦,在酷热中奔波于街头,联络  、组织、演讲……他欣赏克鲁泡特金的一名名言:一次暴动胜于数千百万册书报。他给秦耐铭的信中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的已经达到。瞿秋白在举国欢腾中能冷静地思考问题,为了不使“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白白流逝,他在北京《晨报》上发表了《不签字后之办法》,文中用简洁的语言提出了政府、国民、学生各自应当速办的事情和恪守的信条,这是瞿秋白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编辑: 唐毓瑨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