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现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小传
2007年10月19日 12:42中国江苏网投票数: 顶一下  【

1923年4月,中共中央机关由北京迁回上海。6月15日,《新青年》改为季刊出版,为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瞿秋白主编。刊名,由瞿秋白书写。

在1923年1月回国到1927年7月这段时间里,瞿秋白负责主编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又负责编辑《向导》、《前锋》两个刊物,还承担了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的编辑和撰稿,1925年五卅运动中,他又创办并编辑《热血日报》。 他一共撰写了200多篇文章,100多万字。他在这些文章中宣传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常在各个时期的政治主张,揭露帝主义的血腥罪行和军阀长府的黑暗统治,批判了各种错误的思潮(其中包括国民常右派戴季陶等的错误观点),及时地给工农群  众指引半争方向。

瞿秋白是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也第一个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也是第一个堂试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研究中国革命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人。他认为20年代的中国,经济上仍处于宗法社会的半自然经济,政治上仍然是封建政权,中国又深受着帝国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侵略。这样一种政治经济地位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资产阶级有民主革命。在这一革命完成,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他说,应当明白“民权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逻辑上历史上的差别”,“并不因为中国革命运动或所谓辑上历上的差别”,“并不因为中国革命运动或所谓新思想带着一些社会主义色彩,便足证明现时所需要的革命是社会主义的。”瞿秋白又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地各阶级状况,反复指出,中国革命当时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但革命主力却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革命主力却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革命的伉地阶级更不可能是资产阶级而必然是无产阶级。他强调无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要克服遏帛资产阶级的畏怯妥协,逐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指出武装斗争的必更性的人。他指出,中国革命要将武装革命和群运动同时进行,互为促进。五卅惨案发生后,他从帝国主义对工人群众的血腥镇压中迫切地感到,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就必须着手建立工农自己的武装,要用革命武装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他说:“有平民之军队而后有平民之政权,然后可以雪耻,可以立国,可以求得我四万万人梦想中之自由与独立。”他还强调了革命军队必须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之下才能取得革命政党的领导之下才能取得革命战切的胜利。

瞿秋白在这一时期,还在国共两党创办的上海大学担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主讲《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现代民族问题》等课程,使许多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他在对讲稿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发表了《现代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等论著。他还翻译了苏俄哲学家歌列夫的《新哲学—唯物论》一书。瞿秋白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李原理,他是现代哲学史上第一次把辩证法与唯物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宣传,也是第一次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宣传的中国哲学家,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建设作出了在量开拓性和奠基性的工作。

   编辑: 唐毓瑨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