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奇才王安石:另类得出类拔萃
2008年09月04日 09:51百家讲坛 】 【打印
相关标签: [宋朝]

不听话的御史们遭到了清洗。苏东坡发怒了,书生开始挥斥方遒!此时的苏东坡只有32岁,其任职也只限于执笔为文的史馆,官卑职微且与行政毫无关系。

但书生意气的苏东坡管不住自己笔锋,他连续越级给皇帝上奏折两次,一次是在熙宁三年二月,一次是在次年二月。

两份奏折皆洋洋洒洒,雄辩滔滔,直言无隐,笔锋所指即是青苗法以及支持此法的皇帝本人!

这下可不得了,苏东坡何人?他官职虽小,可名气却大,再加文笔如刀,泼墨似锦,立时在京师甚至全国引起轰动!

尤其奏章中直接点明了此法实施的目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臣不知陛下所谓富者富民欤,抑富国欤?”——你这是在想叫哪部分人富起来呢?人民还是国家?

苏东坡的上神宗皇帝“万言书”,阐明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也显示了个人气质与风格:有悲伤讥刺,有苛酷批评,坦白直率,逾乎寻常;全文论辩是非,引证经史,为文工巧而真诚,言出足以动人,深情隐忧,因事而现;愤怒的争论与冷静清晰的推理,交互出现。其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的精神,明显可见。

苏东坡上书反对新法之时,正是王安石正式出任相职之刻,对这种刻意顶风“作案”的叛逆,在政府中权位似乎凛不可犯的王安石,能容忍这公然“邪说”吗?

不可思议的是,宰相并未理睬苏东坡的越级上书,连行文反驳也懒得去做,甚至默许苏东坡得到皇帝的亲自召见。

可见王安石对待苏东坡是有别于他人的,大概这就是惜才的心理使然吧,也兴许王安石自恃东坡不足以动摇皇帝对自己的信任。

王安石在政治、军事,主要是经济等方面的变法,可谓“事无巨细,无所不包”。这还不算,一项新法又颁布了,这次是教育改革——“太学三舍法”。内容主要是兴办官学,改革科举制度,尤其是考试内容,新法废除了进士们主要的业务——诗词,代之的学问则是时事策论。文学要为现实政治服务,这不能说不是文学的悲哀!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