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帝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及得失
2008年11月19日 09:36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
相关标签: [清朝]

4.清政府武力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

①“因剿寓抚”以剿促抚的战略方针-

“因剿寓抚”这一战略方针是清朝杰出将领施琅早在康熙七年(1668年)给朝廷的上疏中提出来的。其核心是以战逼和,以军事手段促成台湾问题的政治解决,尽量避免在台湾本岛引发战争。“因剿寓抚”的重点在于“剿”,军事进攻占主导地位,同时又努力寻找政治解决的可能性。二者的关系是先剿后抚、以剿促抚,也就是采取武力行动,以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台湾郑氏集团接受和谈条件,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施琅还为这一战略方针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这一方案分为三个步骤实施:第一阶段,以清军水陆两栖部队攻占澎湖,消灭郑军的有生力量。澎湖是台湾的海上屏障,扼制着当时台湾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海上通道。占领澎湖,大兵压境,使台湾门户洞开、贸易受阻,可形成威胁起生存的逼近威慑。第二阶段,清军占领澎湖后,引而不发,作好攻台准备。同时派使者赴台与郑氏集团和谈,迫其向清政府投诚,实现对台湾本岛的和平统一。若和谈失败,郑氏集团决定顽抗到底,就采取第三步行动,向台湾本岛发动军事进攻。以清军主力舰队直抵台湾政治中心承天府(今台湾省台南市)以西的安平港,实施正面牵制;同时派出两支精锐的快速舰队,一支向南封锁打狗港(今高雄港),一支向北封锁蚊港(今台南县西南),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在控制了台湾进出的主要港口水道后,对台湾实施围困,并派人进一步招降郑氏集团,或促使其内部发生激变,不战自溃。如乃不能达到目的,则对台湾实施登陆作战,先扫清城市以外、村落之间的郑军,在攻取郑军困守的孤城,最后武力夺取整个台湾岛,彻底消灭郑氏集团。

②选择得力将领,赋予专征大权

“闻颦鼓而思良将”。康熙皇帝下定以武力统一台湾的决心之后,就开始考虑清军水师主将的人选问题。当时的清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虽然擅长海战,战功卓著,但他是武力统一台湾的坚决反对者,无法正确地贯彻康熙皇帝的战略思想,康熙果断地将其调离原职。这时福建总督姚启圣和内阁学士李光地向康熙推荐了曾担任过福建水师提督的施琅。康熙皇帝经过仔细斟酌,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八月作出决定,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担当率领清军进攻台湾的重任。

从施琅的自身条件来看,他的确是攻台清军主将的合适人选。首先,施琅生长在海边,自幼随父从事海上贸易活动,精通航海,对海疆的气候、地理等方面的情况了若指掌。从军后,转战东南沿海,有丰富的海战经验。其次,施琅通晓兵法、战阵,并一贯主张以武力统一台湾,所以多年来精心谋划对台用兵方略,提出“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及一整套实施方案,不但周密完备,而且是切实可行的。第三,施琅是从郑氏军营中反叛出来的,他熟悉台湾郑氏集团内情,他的智勇韬略也一向为郑军官兵所畏惧。他在郑氏集团中的故旧很多,为他争取内应和情报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第四,施琅不但是武力统一的坚决拥护者,而且对统一充满信心。他指出,清政府对郑氏集团有三个必胜条件,一是“新平三藩”,政治稳定;二是凭借“天下之财赋”,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三是“以我之众百倍于彼”,军事实力占压倒优势。这是很有见地的。

康熙皇帝不但起用施琅,而且授予他全权指挥攻占行动的“专征”大权,给予充分信任,保证了攻抬清军指挥系统的协调一致。康熙对自己不善海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说,我对陆上用兵可以做到筹划周密,但我不了解海上情况,不能盲目的遥控指挥。因而他一方面统筹全局,保证福建前线的各种需求;另一方面在作战指挥问题上十分尊重前方将领的意见,从不强行干涉其行动。

③施琅出色的指挥作战艺术

施琅的指挥艺术首先表现在他能够根据台湾海峡的气候特点,选择了正确的渡海时机和进攻路线。季风气候是台湾海峡最明显的气候特点。每年的冬季季风,风向偏北,风力强劲,海上风急浪高;夏季季风则风向偏南,风力较小,海面也较平缓,但夏季又是破坏力极强的台风的多发期。对于攻台的清军舰队来说,气候风向利用得当, 则可以海风为动力,为取胜创造有利条件;利用不当,判断失误,就可能遭到海风的袭击,重蹈康熙三、四年攻台失利的覆辙。因此,根据海峡季风气候规律来选择正确的渡海时机和进攻路线,对于清军攻台行动的成败至关重要。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