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回顾:粮票被送进历史橱窗(图)
2008年10月14日 10:20京华时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改革开放]

吃饭的护照

朱光荣在四区粮店上班的第一个月,便开始熟悉收放粮票的业务。

195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分别公布了《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粮食流通体制从此进入长达31年的统购统销时期,粮票登上历史舞台。

上世纪80年代,城镇居民迁徙户口时,有一个特殊的关系叫做“粮食关系”。粮食关系最终会落实到具体粮店,关系人只能限定在该粮店购粮。对于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来说,“粮食关系”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倘若居民想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除须办理户口转移手续外,还必须办理“粮食关系”的转移。没有粮食关系,等同于没法吃饭。

四区粮店拥有近万人的粮食关系。每月21日,四区粮店的上级单位就会把数十万斤粮票发放到粮店内。

粮票是成联发的,每次都有厚厚一摞。每张成联粮票的面积与报纸相仿,上面打有孔洞。朱光荣等人的工作便是把粮票裁剪成小张,然后按户装入一个小口袋中。口袋上写有户主的名字。每月24日前,小口袋便会发放到每户手中。

买粮时,居民首先要出示粮食供应证来“验明正身”,粮票回收后,工作人员会把粮票贴在报纸上,攒满一张报纸后,再刷上一种特殊的紫色涂料,防止被人重复使用。在南方一些地区,粮票被人们视为生命票,当时下发各区县的粮票都有专门的运票车运送,还有武警押运,回收的粮票也有专人清点,每半年送到造纸厂销毁一次,负责监督销毁的人要看着所有粮票打成纸浆才能离去。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北京,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高。朱光荣说,因为缺乏副食供应,人们的肚中很难存下油水,有的人家里甚至吃了上顿就惦记下顿。一般人家未到月底,家里的粮食就吃空了,“粮票刚好够花,根本攒不下来”。

这种情况下,被俗称为“粮本”的粮食供应证,和户口、结婚证变得同等重要,往往被珍藏家中,束之高阁。没有粮本就无处买粮,某种意义上,这个黄皮黑字的粮本就成为了吃饭的护照。

那时,朱光荣觉得在粮店工作光荣且有面子,“大家都不敢得罪粮店的人,社会地位较高”。因为工作努力,1981年,他被任命为四区粮店的经理。

疯狂的票证

在朱光荣当粮店经理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的商品市场处于萧条阶段。

每逢秋天,北京的大街小巷内开始堆满大白菜,每一棵白菜都成为居民家中珍贵的储备。

朱光荣一个月的工资是52元,但这52元钱却不能随心所欲地购买商品,因为所有商品都捆有票证的“枷锁”。

1986年   1983年   粮票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一热点图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