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开国元勋] |
1961年下半年,随着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实施,全国经济开始复苏,姐妹俩又看到了新的希望。然而,让她们始料未及的是,几年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山雨欲来风满楼”,随着运动的发展,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受到了冲击和批判。身在北京的何实嗣、杜延庆打电话给何实山,把北京的一些情况告诉她。而何实山则告诉他们,成都已闹得天翻地覆。一夜之间,成都的大街小巷就贴满了大字报,到处都是游行的队伍,口号喊得震天响,从中央的领导人,到基层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统统要打倒!面对这种情景,陈刚和何实山当然感到了局势的严峻,尽管他们知道自己没犯什么罪,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不久后,陈刚被“勒令”停职反省,不用什么手续,一纸大字报宣布了事。1966年底,他被当作牛鬼蛇神关押起来。他们的家也被抄了,连何叔衡生前送给何实山的那枚戒指也被抄走。不久后,何实山也接到通知,要她到党校去集训。在北京的杜延庆、何实嗣也受到了冲击。两人先后都靠边站,接受造反派的批判斗争,继而又进党校、牛棚、接受劳动改造……对于这些,他们都能忍受,但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人竟然对何叔衡的历史提出疑问。这些人认定何叔衡是跳崖自杀,按照他们机械的判断,凡是自杀的都是自绝于人民。于是,在对杜延庆和何实嗣的批判中又多了个问题,问他们的父亲是不是烈士。对此,杜延庆和何实嗣回答得很肯定,他们决不允许这群少不更事的红卫兵污辱他们的父亲,何实嗣更是理直气壮地说:“毛主席早就作过了结论,你们去问他老人家吧!”
1967年6月7日,被造反派关押半年多、长期经受精神和肉体折磨的陈刚在四川含恨离开了人世,时年61岁。想到丈夫为革命奋斗一生,竟换来如此的结局,何实山不禁悲从中来,失声痛哭。有人出来喝止:“哭什么?一个反革命死了有什么值得哭的?而且他是自杀的,是自绝于党和人民。”“不,不可能!”何实山强忍悲痛,坚决反击道:“陈刚的个性我最清楚,他是绝不会自杀的!绝不会!”她急急地离开了陈刚的遗体,四处找人反映情况。她要把这个消息报告中央。造反派此时慌了神,他们立即报告中央文革领导小组。有人指示他们,给陈刚加上叛徒、历史反革命的罪名立即火化。然而,也恰在这时候,传来了周恩来的指示:陈刚同志的政治历史是清楚的,这个由中央负责,你们必须保护遗体,查明死因上报。按这一指示,成都、北京等地的医生对陈刚的遗体进行了鉴定,一致的结论是:“由于心脏病恶化,发生急性心力衰竭致死。”本来有这样的结论就足够证明一切了,但造反派刻意隐瞒了实情,直到1973年,问题才得以解决。先是中共四川省委恢复,党的权威重新树立起来,接着何实山被解放出来,担任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在何实山的要求下,省委指派专人负责解决陈刚的问题,查出了1967年时由成都、北京等地医生所作出的联合鉴定,立即上报了中央。周恩来很重视,亲自过问这个事情,以中共中央的名义为陈刚恢复名誉,批准为陈刚发丧,举行了追悼会。何实山戴着白花走在灵车前,面对前来为陈刚送葬的干部、群众,她感动得泪流满面。“陈刚,你若在天有灵,也可以安息了!”
1976年,“文革”结束。春回大地,何实山、何实嗣历尽沧桑仍不改初衷,她们把自己的晚年岁月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1977年11月,何实山当选为四川省政协副主席。1978年,她又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她一如既往地像老黄牛一样地工作,为四川人民的富裕安康呕心沥血。1990年9月17日,何实山在成都病逝,享年85岁。何实嗣则于1978年担任了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84年还兼任了北京市参事室副主任。1989年1月,何实嗣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相关新闻
- · 90岁高龄酝酿回忆录 杨尚昆呕心沥血写历史(图)
- · 开国少将袁也烈 曾误抓朱德当“俘虏” (图)
- · 1937年在延安 外国女记者“啃”了朱德(图)
- ·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上毛泽东万言书全文(图)
作者:
易凤葵 袁有为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