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领的子女现在多数过平民生活
相关标签: | [开国将领] |
陈毅全家——陈毅、张茜,陈昊苏、陈丹淮、陈小鲁、陈姗姗(丛军)50年代初上海合影
“哪儿都不要去,就留在家里学外语”
陈毅元帅给几个孩子取的名字,基本是按出生地而来。长子陈昊苏生在江苏,次子陈丹淮生在安徽,三儿陈小鲁生在山东,只有女儿丛军因为姗姗来迟,而名姗姗,直到参军后才改名为丛军。
丛军少时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中,1972年经周恩来批准,被选派到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语言,改革开放后又到美国攻读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她先后在外交部当过翻译、司长,还出任过驻爱沙尼亚大使,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女大使之一。
丛军的职业生涯,几乎就是父亲给开的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选择外语专业,需要远见和经验。丛军即将升初中时,上什么学校,陈毅和张茜夫妇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妈妈希望我考解放军艺术学院,因为她原来是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能歌善舞,很活跃。我从小学钢琴、小提琴,都是妈妈的主意。可爸爸却说,国家很需要外语人才,女孩子文静一点,学点外语不错。正好当时外语学院开始办附中,我觉得我爸这个决定特好。”
这场文艺和外语的争论,最后还是父亲说了算。丛军进入外语学院附中读书,直接影响了她的一生。
为了帮助女儿学好外语,陈毅专门给丛军买来了英国广播电台英语讲座唱片《林格风》和《基础英语》等教科书。40多年前陈毅的这些行为,即使放在今天,也足以和当今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相媲美,足见他对女儿的呵护与器重。
然而,初中刚毕业,文化大革命突如其来,学校要停课闹革命。丛军再次面临前途的选择,或上山下乡,或参军报国。陈毅当时表示,女儿哪儿都不要去,就留在家里学外语,国家将来还是需要外语人才的。然而,在大环境的压力下,陈毅并没有留住女儿。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