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纪事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曾山] [革命] |
那时候,曾山很穷,我们共产党人都穷,他甚至连一件微小的结婚纪念品都没有送给我。因为我们是干革命的,从心里鄙薄任何私有的东西,组织上的同意和身边战友的祝愿就是最好的礼物。以后的几十年,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但都能互相体谅和理解,我很高兴自己当年的选择。
由于国民党阻挠,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在西安滞留了一个多月,经过中央和国民党交涉,才给了我们通行证。我们坐大卡车从西安到武汉,然后到长沙,再坐火车到南昌。在南昌住了几天,又坐大汽车到了皖南云岭。这一路走走停停,沿路大大小小的车站都挤满了人,流亡的难民、学生和伤兵到处可见,头顶还不时传来敌人隆隆的飞机声,抗战的气氛越来越浓。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了皖南。
曾山:两个时代的内务部长——纪念曾山同志百岁诞辰
文 /裘之倬
1999年12月12日,是曾山百岁诞辰。为了纪念这位一生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原海南省文物馆现保护委员会主任兼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副厅长、研究员、教授、作家裘之倬怀着对曾山崇敬的心情,沿着曾山当年的足迹,爬山涉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访问了曾山当年的战友、老红军、赤卫队员,口问手记,并前往瑞金、吉安、兴国、宁都、淮海前线纪念馆、档案馆,查阅搜集了许多生动的资料,写出了这篇文章,本刊特发表出来,以慰曾山同志的英灵。以飨读者。
一、曾山的家在赣水那一边
在曾山百岁诞辰前夕,我驱车从赣江下游的南昌市赣江大桥,溯江而上,沿着昌(南)赣(州)公路前进,经南昌县莲塘、丰城、樟树、新干、峡江、吉水,横跨赣江中游的庐陵大桥,驶过吉安市的井冈山大道的尽头,经吉安县新城往南,全程约220公里,便到了吉安县永和乡锦源村曾家——曾山老家,去追寻这位赣江人民的优秀儿子——曾山的足迹。
曾山的老家——吉安县永和镇锦源村,是一个美丽的村庄。远处是雄伟巍峨的罗宵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近处则是白浪滔滔的母亲河赣江,它象一条白色的练带,一泻千余里,从章河、贡河流过,在赣州八境台汇合成为赣江。赣江经过赣县、万安、遂川、泰和,流入曾山的老家——吉安(以前称庐陵)。后经吉安市的白鹭州、吉水、峡江、新干、清江、丰城、南吕市、新建县、永修、彭泽、都昌、瑞昌,流向碧波浩淼的鄱阳湖,再经过湖口流入奔腾的长江,全长一千余里。
曾山的家乡在地处赣江中游的吉安县,被誉为金庐陵,位于吉泰盆地中心,是一个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好地方,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历代文人蔚起。从唐宋至明清,吉安科举进士2300多人,状元15人。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永乐大典》主纂解缙都出生在这里。现在的王佐、袁文才、贺子珍、张国华、梁必业、梁兴初、李水清、康克清、陈正人、曾山、余秋里、王恩茂、王辉球、曾庆红等160多位将军、省长、省委书记、部长、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以及当代伟人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的祖籍也在庐陵。
曾山的家在吉安县永和镇锦源村的中央,是一栋青砖碧瓦的旧式民房,门前有一口水塘,给人以清新古朴的感觉。曾山的父亲曾彩芹,是一位文化素质很高的清末秀才,为人道德高尚,助人为乐,他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献给村里的青少年儿童,自己创办学馆,教书育人,在村里有很高的威信,母亲康春玉是一位勤劳贤淑、眉目清秀的妇女。他们勤俭持家、生育了延生、洛生(后改名曾山)、炳生等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曾山是1899年11月10日出生的,在孩子当中,他排行老二,幼年时在父亲曾彩芹身边读过三年私塾,熟读孔子、老子、孟子的著作以及《左传》、《古文观止》、《幼学琼林》和诗词歌赋,成绩都在同学之上。曾山有天斌,又勤奋,所以文学和哲理的基础很扎实,能写一手好文章,又能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事很有主见,父母都很喜欢他。1915年,锦源村发生了一次大水灾,曾山的家和全村一样,都受到了很大损失。曾山为了减轻荒年给家里带来的生活负担,心甘情愿地放弃求学的机会,翻山越岭来到离家两百里以外的赣州市东门外天竺山一家做丝线的作坊——裕丰泰栈房,专门学做丝线手艺,很快掌握了解丝、打线的操作技术,和老板一起肩挑丝线担子,翻山越岭,到龙都、安都、全都、安远、柔郭等别的市场去卖,一直过着低层生活。1925年,远在上海读大学的哥哥曾延生参加了共产党,从上海回到吉安组织觉群社,发展党的组织,声援“五卅运动”,促使曾山走上了革命道路。
编辑:
唐毓瑨
|
- → 七十年之后的新长征
- → 苏联容不下的匈牙利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