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之死:一个誓死要复辟满清皇朝的孤臣
2007年06月02日 10:51东北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张勋]

1923年张勋在天津公馆病逝,他的灵柩经过几番周折运回老家江西奉新安葬,成为当年在江西地方上最为轰动的大事之一。当时政界闻人和文化名流纷纷致电哀挽,祭文、哀诗和挽联不计其数。

在我国近代新旧文化交替激荡的历史时期,张勋这样一个在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曾以复辟、遗逆流播天下的孤臣孽子,其死在当时成为新旧文化激荡中特别具有表达政治倾向的述怀题材。激进派的嘲谑自然散见各报章,为这个民国罪人、满清遗逆魂归西天而喝彩,但来自对立面的评价往往拘于一时一局的胜败荣辱,而不易看到死者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象征。如果仔细考究中国历史,我们会豁然发现,尽管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如此紧密,但经过历史淘汰后的文化积淀,政治上的保守人物的文化遗存应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

1923年张勋在天津公馆病逝,他的灵柩经过几番周折运回老家江西奉新安葬,成为当年在江西地方上最为轰动的大事之一。当时政界闻人和文化名流纷纷致电哀挽,祭文、哀诗和挽联不计其数。后来他的家属在门生故吏的帮助下,专门编辑了一本《奉新张忠武公(勋)哀挽录》,可谓同道者的封神榜。当然,其中也不乏民国要人笔墨,读之颇有堂奥。

先说复辟中坚刘廷琛和陈毅,他们直接参与张勋复辟的策划,也是主要的谋士,刘还是张勋的“乡愚弟”——都是江西人!复辟失败后,刘不仅为民国千夫所指,也受到保守阵营中的盟友所攻击。林纾在《答郑孝胥书》就骂他“假复辟之名,图一身之富贵”,真是里外不是人!因而他送给辫帅的祭文《序》也不乏惋惜自责之情:“愧佐公之无状,堕大功于垂成;负吾君与吾友,虽万死犹轻。”其挽联于此仍有注解:“哀动九重,愿来世再生申甫;事求一是,嗟孤忠谁嗣我公。”显然,历史是不会重演的,时不可失,机不再来,当事人的悔悟永远是一味苦涩的汤药。陈毅虽然不似刘之尴尬,但毕竟复辟的龙头老大,感同身受,悲自衷来,“哭公兼自涕,报国愧书生”。他以一个史家的腔调在挽联中表达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慨叹:“秉春秋知罪为心,虽败不朽;堕天下孤孽之泪,非哭其私。”非哭其私,确实,他哭的是他们这一代人。

同是遗老人物,郑孝胥一伙因为没有赶上参与复辟机密的头筹,原本就有些微词,因而借张公之死,也不免散发舍我其谁的调子:“使我早识公,救败岂无术;犹当歌正气,坐得桑榆日。”郑孝胥一直自认为怀才不遇,张勋复辟之役在他看来是一个大好时机,只是被刘廷琛之流搅混了局面,坐失了良机。若是由他来牵头主持,兴许时局完全不同。这显然也是郑某人的一厢情愿,后来他为了扶持溥仪复辟,不惜躲到日本人的卵翼下求生存,岂不是与虎谋皮之下策么?但就在对待张勋之死上,郑利用挽联来责人与自诩,实际上成为他后来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复辟“救败”之张本。

对于那些在清末早有人望的赵尔巽、温肃、吕海寰、绍英等遗老,他们首先已经意识到自己向往的故国不复存在,但对于张公的评价不应该以成败来论英雄。温肃与张勋是有过不少接触的人物,复辟前曾经与张勋的乡贤胡思敬专门到过徐州拜见这位辫帅,寄望甚高。张之死使他深深体会到“公存国与存,公去事可知”的悲切。赵尔巽国变后成为编撰《清史稿》的总裁,按史家笔法写了一副格调平淡却有蕴义的挽联:“英雄成败皆千古,师友交期尽九原。”能够认识到自己所代表的势力阶层正在走向衰亡,不失为史家赵总裁的过人之处。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