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73岁的林更银带着老伴程碧元来到村里“反抗日寇暴行纪念碑”前,抚摸着纪念碑上爷爷的名字。很多村民与他一样,每逢清明节前后都会来此祭奠亲人,他们都是被日寇杀害的。
86年前,一位路过的妇女被两名鬼子兵拦下欲施兽行,正在田间劳作的新洲县仓埠林家大湾(现属武汉市长江新区)村民出手相助,合力将两名作恶的日本兵击杀。之后,林家大湾遭日寇报复,74位村民被残杀。
“现在纪念碑所在位置,过去是打谷场,也是先辈们被日军杀害的地方。”身着老式军装的林更银说,“‘只有国强才不被人欺’这句话已刻进了林家大湾人的骨子里,整个湾159户人家,当兵的就有近百人。”
仓埠街师生来到“反抗日寇暴行纪念碑”祭扫。
血性:村民击杀欲施暴行两鬼子
据《新洲县志》记载,1939年1月下旬的一天,“盘踞刘重武(村)之日军至米筛湖边林家大湾逼奸妇女,残杀林继豪等74人,尽焚全村房屋184栋,酿成‘林家大湾惨案’”。林更银从小便听父亲林生富讲述这桩惨案,每次都听得泪流满面。他给长江日报记者讲述了这段历史:
1939年1月18日上午,盘踞在刘重武村的日军上林辎重队的两名日本兵携枪持刀下乡掳抢。在村口马路上遇见一位孤身行走的少妇,两名日本兵进行追逐,在林家大湾村口追上拼命反抗的少妇,按倒在地欲施兽行。正在劳作的村民手持铁锹、锄头纷纷围上来。两个鬼子兵见村民并不怕他们,便用枪托将冲在最前面的村民林继元头部打得鲜血直流,试图恐吓驱散村民。有村民大吼了一句“谁家没有姐妹,把这两个狗日的办了”。
一名日本兵慌忙开枪,枪械卡壳。村民蜂拥而上,将开枪日本兵用农具击毙,另一名想逃走的日本兵被村民林腊伢撵上去,一粪耙打倒在地。
林家大湾所属的仓埠街道墩塘村村支书林先敏至今为祖辈的血性感到自豪。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叔爷爷也参与那次英勇行动,“面对日寇他们表现得勇敢无畏”。
林更财(右一)和林先敏一同祭奠罹难村民。
血泪:74名村民被杀无人屈服
日寇驻地在刘重武村,离林家大湾仅2里路。为避免被敌人军犬发现,村民将两具敌人尸体沉入几里外的米筛湖底,后转移至10里外的靠山店战壕。
当晚,两名日军的失踪引来6名日寇骑马夜查林家大湾,村民众口一词:“不知道”。此后,日寇四处打探,威胁利诱,仍一无所获。
1939年1月23日清晨,日寇包围林家大湾,将村中160多人抓起来拷问,并以烧房、杀人相威胁,众人仍守口如瓶。日寇气急败坏,将69位青壮年村民押解到刘重武村祠堂内折磨逼供,连续5日村民无一屈服。
1月28日,日寇从69名村民中挑出8人挂在车后游村示众后,将他们杀害于阳逻烟子山;2月2日,日寇威逼邻村民众在林家大湾村后稻场挖坑三口,将关押的61人押回村中。这群遍体鳞伤、走路一瘸一拐的村民中就有林更银的爷爷林继佳和爷爷的亲叔叔林向万。
林更银带着老伴抚摸遇害亲人的名字。
林更银回忆,爷爷林继佳被害时只有30岁,有个9岁的女儿和7岁的儿子。“7岁的儿子就是我的父亲林生富。小时候,每当父亲讲到爷爷遇难时的惨状,他都会大哭一场。”
林更银说:“当得知日军要下毒手时,被捆绑的61位村民愤怒反抗,有的用头猛力撞击鬼子,鬼子当即枪杀2人。鬼子队长举刀发令,一时血流成河。”
“日寇撤离后,我父亲和亲戚们扒开土坑寻找被害爷爷的遗体,凭生前衣物辨别才将尸身和头颅合一。”林更银说,日军杀人后还将全村284栋房屋焚烧殆尽,烧死一名卧病在床的妇女,全村先后被害74人。
血誓:近百村民从军卫国
林先敏告诉记者,“林家大湾惨案”发生后,村无片瓦,男性青壮年劳力损失大部,村里12岁男孩子不得不犁田打耙。幸存的村民一边重建家园,一边发誓要剿灭日寇。
林更银展示自己“光荣在党50年”证章。
1941年,林家大湾17岁的村民林上元报考军校。毕业后,林上元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选择和父亲一起投身抗日战场。2015年,林上元作为抗战老战士代表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林先敏说,林上元今年已经101岁,此前每次回村第一站都会来“反抗日寇暴行纪念碑”前祭奠罹难的村民。他和村民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没有国,哪有家?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1972年底,时年20岁的林更银和其他村民一样报名参军,他在部队服役6年,还当上了班长。转业后,他又将儿子林雄和女儿林英送进了部队。在他看来,只有国强才不被人欺,只有保卫好祖国才能有幸福生活。
“村民林大焱参加了解放战争,林美国、林华山参加了抗美援朝,林金奎参加了对印自卫反击战,林更安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今年80岁的林更财扳着手指头给记者统计了村里的卫国英雄。
村民将反抗日寇暴行的事迹雕刻在石碑上,警示后人。
“只要是保家卫国,当兵的愿望总是比别的村强烈些。”林更财曾在1982年到2001年担任村支书,在他记忆中,每年都有两到三个村民当兵。新中国成立后已有近百名村民当兵,要不是名额限制这个数字会更多。
林更财回忆,20世纪80年代,参与“林家大湾惨案”的一名日本老兵坂田,带话过来,想来村里道歉,但是被愤怒的村民断然拒绝。
“不能忘,不敢忘。”清明前夕,仓埠街周埠小学校长陈建华带学生来给74位罹难的先民扫墓。他说,他每年清明都带学生来,每次听完村民讲述“林家大湾惨案”,心情都难以平静。“先辈的铮铮铁骨和凛然正气就是民族魂,希望学生们牢记,一代代传承。”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摄影记者何晓刚)
【编辑:陈明】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