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朝贡体系与亚洲经济圈 :评《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来源:凤凰历史

朱荫贵教授荣休讲座场景编者按:朱荫贵教授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史专家,也是我的老师,虽然不是我的导师。朱荫贵教授非常平易近人,很多时候碰到他,都是老师向我这个学生先打招呼,因为我还没有

朱荫贵教授荣休讲座场景

编者按:

朱荫贵教授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史专家,也是我的老师,虽然不是我的导师。朱荫贵教授非常平易近人,很多时候碰到他,都是老师向我这个学生先打招呼,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向老师问好。他在我心中的经典形象是,他戴着椭圆形的宽边眼睛,穿着西服,略显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笑眯眯的,和蔼可亲地看着我,然后关心地询问我的近况。

朱荫贵先生,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于中国社科科学院研究生院,在东京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日本著名中国史专家滨下武志教授。他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兼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8年他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他被复旦大学人才引进,担任历史系教授。他在复旦历史系先后担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朱荫贵先生1993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家证书,并从该年度起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的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近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副会长;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等。

朱荫贵先生主要研究集中在中国经济史领域,对中国、日本近代史其他学术领域也有深入的研究,著作等身,成果卓著。值此先生荣休之际,季我努学社特地联络先生,将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经济研究》等顶级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整理出来,组成朱荫贵教授荣休纪念特辑,与学界同人和广大读者朋友分享。

本文摘自:朱荫贵教授荣休纪念专辑,作者:朱荫贵

提要:80年代中期,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滨下武志教授提出了与"冲击-反应"论迥然有别的"亚洲经济圈"理论。这个理论主张"从亚洲出发进行思考"。它是日本学术界最近二三十年引起争议最多的学术观点,其影响远远超出日本学术界。滨下教授的代表作是《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该书围绕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考察近代亚洲内部贸易关系和亚洲与欧洲的关系,对近代中国和国际关系的变化提出了独特见解。

1984年5月,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滨下武志教授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学者一起,在日本社会经济史学会全国大会上以"近代亚洲贸易圈的形成和结构--以19世纪后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中心"作为共同论题,向大会提交了系列论文并作了会议发言。次年,这些论文作为专题论文集中发表在《社会经济史学》杂志上①(东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中译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这些文章主要包括滨下武志的《近代亚洲贸易圈中的银流通》,K.N.唐立的《亚洲贸易圈从前近代贸易向殖民地贸易的转换1700-1850年》,杉原熏的《亚洲内部贸易的形成和结构》,川胜平太的《亚洲棉布市场的结构和展开》以及角山荣的《亚洲内部的米贸易和日本》等文,均发表于〔日〕《社会经济史学》第51卷第1号,1985年6月。)。这是"亚洲经济圈"理论在日本学术界的正式提出。此后,这一理论就以其一系列全新而又富于挑战性的观点在日本学术界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论争,成为日本史学界最近二三十年最引人注目而又最引起争议的学术观点。其后,参与这些论争的学者的范围逐步扩大,不仅有从事东洋史和日本史研究的学者,还有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这些论争又推动认同和不认同以及部分认同滨下武志教授观点的学者在不同的领域中从事一步研究。十多年来,围绕这些论争发表和出版的论文、著作数量虽然没有正式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同一时期没有其他任何理论引发的讨论和出版物能够与之相比。而且,随着日本国内和国际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对"亚洲经济圈"理论的关注,这个理论在各国学者尤其是在研究中国和亚洲的学者中同样引起了重大反响。这个理论在中国学术界也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目前,围绕此理论进行的论争尚未结束,但我们可以断定,"亚洲经济圈"理论的出现以及围绕其进行的论争,必然会把亚洲史特别是日本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一、从亚洲观察欧洲--视角、框架和方法

"亚洲经济圈"理论之所以产生如此重大的反响,首先是因为它以实证性研究为基础提出的一系列看法,打破了长期统治学术界的以西方为中心的"东-西方对抗"即"冲击-反应"模式,提出了全新的研究亚洲史的基本理论和思路。其次,在这种基本理论和思路的基础上,滨下武志教授提出的一系列有关亚洲近代史尤其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结论,给某些定论和看法带来了强大的冲击。然而从根本上说,"亚洲经济圈"理论提供的与过去研究迥然不同的研究视角、框架和方法,其意义更超过了关于具体问题的研究结论。

那么,"亚洲经济圈"理论包含什么内容,提出什么新的观点,又在哪些方面向传统的看法提出了挑战呢?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滨下武志教授的代表作《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以下简称《契机》)一书进行一些具体的观察。此书是以滨下教授70年代以来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为基础的集大成著作,也是阐述"亚洲经济圈"理论并以此理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代表作。

长期以来,统治东亚史尤其是中国史研究的理论,是美国学者费正清于本世纪50年代提出的冲击-反应理论。冲击-反应理论的核心,是把东亚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看成是一个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长期在低水平上循环往复,缺乏内部动力突破传统框架的社会,认为只有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才打破了这种停滞不前的状态,使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向近代社会演变。因而19世纪西方的冲击,也就成为激发中国和亚洲发生变化的决定性的动力和活力。无疑,这种冲击-反应论是"西方中心论"在学术领域中的某种反映。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这种理论越来越受到东西方学者的质疑和挑战①(①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的看法,可参见美国学者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中华书局1989年版。)。但真正能以自己的理论取而代之或拿出有说服力的研究著作的学者,目前还不能说有很多。在此意义上讲,滨下武志教授的《契机》一书,无疑是向"西方中心论"挑战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滨下武志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研究,早在出版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这本书之前,除了已发表的系列论文之外,他还于1989年出版了长达730页的著作《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开港地市场圈》①(日本汲古书院1989年版。)。正是这些研究,奠定了他的理论的资料基础,同时也形成和逐步完善了他的理论。简言之,贯穿滨下武志教授"亚洲经济圈"理论的基本构想,是"把握亚洲内在的纽带,并以此为基础进而描画亚洲的近代面貌",基本视角则是"将历来观察问题的方法逆转,从亚洲的角度观察西欧"。也就是说,要"从历史上形成并显示出来的亚洲区域内的国际秩序、国际交易关系全体的内在变化之中,去把握作为亚洲历史继承形态的近代亚洲"。这种构想,在《契机》一书中表述得最为清楚和完整。书名中所说的"国际契机",并非是指近代西方的外压和冲击,而是指环绕近代中国的国际环境。这一点,从滨下武志教授以"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作为书的副标题就可以看出来。例如,他在书的序言开篇就点明:"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迄今为止,在作为`西力东渐'来把握的时候,实际无非等同于`西洋冲击'而已。但是,在本书对此进行探讨时,`国际契机'却并非仅限于欧洲对亚洲的关系。这里,首先是从东亚和中国、东南亚和中国的关系之中,即从中国与亚洲的关系方面进行探讨。这是因为,历史上亚洲区域内的各种关系,是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关系中形成的。这种关系的内在变化,不仅是中国近代的内容,而且也是影响和延及东亚、东南亚近代内在关系的缘由"②。(见《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序言。以下凡出自《契机》的引文,不再注明出处。)他明确指出,《契机》一书,是从广阔对应的地域关系的角度,来揭示近代中国在发展进程中发挥作用的国际契机。这就需要一方面探讨在以中国为中心构成的朝贡关系和朝贡贸易关系中,亚洲内部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同时又根据这种既有的关系,对历史上的中国以及亚洲与欧洲的关系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解。也就是说,应当从欧洲是如何加入到亚洲既有关系的角度,来观察从亚洲所看到的对欧洲关系。显然,他在这里提出了研究视角转换的问题,即对过去研究西方-东方关系时主客颠倒的状况进行了批判,从而提出了"从亚洲的角度进行观察"的命题。

二、以亚洲为中心:亚洲的内在纽带和原动力

显然,要把历来以欧洲为中心的研究视角转变为以亚洲为中心进行研究,关键是要寻找到把亚洲连结在一起的内在纽带和亚洲发展的原动力。基于对此命题的课题意识,构成滨下武志教授《契机》一书各章的标题如下:

序章近代亚洲史研究的课题

第一章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

第二章近代亚洲贸易圈中的白银流通

第三章银价腾贵和外国贸易结构的变化

第四章英国银行资本在中国的扩张过程

第五章英帝国经济与中国和香港

第六章近代中国的"亚洲和欧洲观"

结语现代中国和近代史研究

为对滨下武志教授的视角和思路有更清楚的了解,不妨对各章的结构和内容作一简单的介绍:

序章和第一、第二章,是作者从制度的侧面、市场的侧面去寻求和推导亚洲内在纽带的尝试。在序章中,滨下武志教授首先对过去研究亚洲史和中国近代史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论。他指出,历来对亚洲近代史的研究,都是把亚洲和近代欧洲的接触作为亚洲近代的开始,在这里,欧洲扮演的都是主动者的角色,亚洲扮演的都是被动者的角色。但是,为了将亚洲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把握,以及寻求亚洲史内在的连结纽带和推导出亚洲发展的内在的原动力,有必要把关注的目光从欧洲转向亚洲。滨下武志教授认为,历史上的亚洲存在着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和朝贡贸易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为基础形成了"亚洲经济圈"即"前近代亚洲市场"。这个市场的特点是,以中国和印度为两轴,以东南亚为媒介,以东亚朝贡贸易圈和亚洲区域内相对独立的白银流通圈为基础形成的、有着自身规律和特点的亚洲区域内市场。

当欧洲接触和进入亚洲时,虽然它对亚洲形成了"冲击",但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这个在它进入之前即已形成了的、以整个亚洲为规模的、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的亚洲经济圈即前近代亚洲市场的"反冲击"。此后,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将这个市场逐步纳入世界市场之中时,这个"前近代亚洲市场"除了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相应的位置外,还保留和继承了自己的历史延续性。这些历史延续性在亚洲茶叶出口市场的重组、亚洲白银货币圈的延续、契约劳工贸易的开始和亚洲区域内汇款网络的形成等等方面得到了体现。

滨下武志教授认为,"以中国为核心的与亚洲全境密切联系的朝贡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朝贡贸易关系,是亚洲而且只有亚洲才具有的惟一的历史体系"。这个看法,是形成和贯穿滨下教授"亚洲经济圈"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而成为第一章重点探讨的问题。滨下武志教授认为,朝贡关系从政治方面看,是中国统治者将中央与地方的统治关系扩大到外围和四边,按中央-各省-藩部(土司、土官)-朝贡诸国-互市诸国的顺序排列,按邻接的中心-周边关系的同心圆的方式交错产生的一种体系,这种体系在16、17世纪逐渐成熟(见下图)。滨下教授认为,这个朝贡体系的重要之处更表现在它的经济方面,因为,在这个由朝贡关系促发和推动的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交易活动中,产生了连接亚洲各地的交易网络、交易中心地、汇兑渠道和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金融中心地等,这些因素"形成了朝贡贸易关系的交易网络"。这个交易网络不仅在与外部世界进行商品交换的同时,对亚洲和中国市场的价格动向发挥一定的制约机能,更重要的是,它成为西方国家面对东方时不能不受到制约的"冲击"。而且,日本工业化的发生也与朝贡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与周边关系(以清代为例)

第二章重点探讨历来在近代史研究中不被重视的以帆船贸易为中心的亚洲区域贸易圈的形成、扩大以及亚洲区域贸易圈之间的白银流通、白银结算体系,还有以亚洲白银流通为前提的殖民地银行的机能,进而分析了亚洲区域内华侨和印度商人等超越国境的经济活动,以及相伴产生的各地区经济间的相互联系,由此而形成的贸易结算机构、金银关系、银银关系、银钱关系等等具有多重结构的白银流通圈。同时还分析了亚洲区域内的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区,分析了这些具有地域经济圈中枢地位的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金融中枢地功能,以及这种功能在扩大亚洲区域贸易中的作用。实际上,该章探讨或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握亚洲前近代和近代的跨国境的、或者说是同时超越若干国境的地域经济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亚洲区域内自身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白银流通圈分不开。

第三章和第四章以中国对外贸易为中心,特别是以欧美商人、银行是怎样加入中国贸易体系为中心,进而追寻贸易金融、投资行为的变化轨迹。这两章实际上是作者用历史事实对自己的论点进行论证。第三章探讨19世纪后半期的银价腾贵、贸易过剩和白银不足,以及由此产生的英国棉制品和中国茶叶贸易之间出现的"现货贸易"和"现货结算"的方式。第四章以"1850年代围绕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连接和扩大,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转换期"为中心,探讨这个时期英国殖民地银行进入中国的过程,国际金融市场的扩大和亚洲贸易结构重组中的问题,以及通过政治、军事借款导致中国对列强产生的金融依赖关系等问题。

滨下教授认为,历史上的亚洲,不是以一个平面体的方式存在,而是由多个中心-周边关系的复合体方式交错构成,这种状况,必然形成"连接各地域的、具有网络中介作用的中枢地"。新加坡、马六甲、琉球、香港等就是具有这种中介作用的中枢地。第五章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香港对外关系置于英国和亚洲贸易圈中考察。通过贸易、金融、劳动力移动等方面的统计,探讨香港作为中枢地所具有的经济机能。

第六章探讨的实际是一个总的视角问题,也就是滨下教授从序章开始至第五章所关心的各种问题的视角问题,或者说是反映了他所具有的历史意识。他在序言中明确指出,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需寻求的视野,是立体的多层次的视野,他应当在意识到自身是历史认识主体的同时,去描绘出同时代人的时代认识,并将其与现代的认识主体的课题意识进行对比和质疑,由此去辨别历史现象中所包含的纷繁复杂的脉络,从而在此基础上完成历史面貌再构成的任务"。滨下教授以"序章开始到第五章为止的历史分析的综合视点",对围绕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和欧洲间的关系,以及存在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间对亚洲与欧洲的认识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这一章中,比起经济史的分析方法来,滨下教授更多地采用了历史的方法论来探讨中国对西洋的认识,探讨从洋务、变法论中反映出来的对亚洲的认识,以及西方通过通商、外交关系和基督教传教等活动对中国的认识等等。

在结语部分,滨下武志教授从"近代史研究的方法与对象,在现代史研究中也有连续性表现"的角度出发,对现代中国的地域社会进行了研究。他通过重点考察"合股""合资"这种在中国民间经济活动史上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共同出资兴办事业的方式,结合目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中民间农业、农村工业、商业、手工业和金融业等等领域中焕发显示出来的活力,力图去探讨历史的连续性和内在的联系。他指出,

在近代史研究中,对现代史和现代社会的关心,对于提供研究近代史的视角和问题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滨下武志教授对中国国内民间经济活动和诸种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把握方法论去探讨经济发展内在契机方面所做的努力。

统观全书,这本以中国和亚洲近现代历史为探讨对象的著作,根本的立足点和思路与以往同类著作明显不同的地方在于"从亚洲出发进行思考",而并非仅仅停留于"思考亚洲"本身。因此,本书的视野开阔就是一个突出的特点。例如作者在分析亚洲时,密切关注着以英国为首的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动向,并把亚洲发生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的变化置于全球经济演变的背景之中进行观察。本书的另一个明显特点是,对某些关键的具体问题紧紧抓住,深入分析。例如在对英美中、英印中两个三角贸易关系中诸种脉络进行的分析中,从贸易结算这一根本环节入手,深入跟踪,环环分析,令人印象深刻。另外,作者用了结语部分整整一章探讨中国现代民间经济活动中显现出来的近代社会的经济传统和组织方式。这是过去的经济史著作中极少见到的。这种探讨不仅提示了在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重视深层次传统影响的重要性,也在方法论方面有着独特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研究,显示了经济史研究与现实经济研究之间难以割断的紧密联系。

正是在对诸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把握中,滨下武志教授的重要研究结论之一是:19世纪中叶以来形成的亚洲近代市场,并非是在近代西欧资本主义迫使亚洲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形成的,而只不过是西欧加入了亚洲早已形成的贸易网络,加入了亚洲原有的市场和这个市场在新形势下发生了变化。那么,研究进行到这里,问题实际又集中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上,即原来的亚洲贸易网络和亚洲市场,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的特征又表现在什么方面?可以说,"亚洲经济圈"理论正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复探讨才得以最终形成。

三、两块基石:朝贡贸易和地域经济圈

通过对亚洲历史全貌进行的探讨,滨下武志教授认为,与过去从外因寻求亚洲近代史契机的角度相反,在探讨亚洲内在契机时,过去一般的做法则与"各国历史的算术简单相加"无异。而亚洲的近代史,应当是作为"一个有机关联的历史体"和在"统一的亚洲面貌"之下来进行探讨。也就是说,亚洲各国各地区有着自己固有的不同历史,因而需要寻求一种既能承继过去传统,又能统一把握各国不同历史特质和现状的方法,尽管这种方法时至今日尚未确立。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对各国固有的历史、现状以及差异相当大的状况视而不见,或者对两者采取简单直线连结的方式,那么寻求把握亚洲整体规模的主题契机,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因为,只有以亚洲的整体规模来设定问题,并将其作为历史探讨的对象,从中寻求把握世界史的契机,同时通过对成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媒介体的各国历史的把握,才能对亚洲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归根结底,要从亚洲区域内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贸易关系总体的内在变化之中,去把握作为亚洲史延续形态的近代亚洲。只有从这个角度去探求中国的位置及其变化,才是考察中国近代道路的有效方法。同样,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从亚洲的一侧推导出亚洲诸国、诸地区的开国、开港,欧洲势力的形成以及殖民地化的历史脉络和进程。

正是在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和以亚洲的整体规模来设定问题的过程中,滨下武志教授注意到了亚洲区域内存在的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朝贡贸易体系"和"地域经济圈"这两个纽带,并高度重视前述结论,即:"以中国为核心的与亚洲全境密切联系的朝贡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朝贡贸易关系,是亚洲而且只有亚洲才具有的惟一的历史体系"。他认为,朝贡体制的根本,在于"它是国内基本统治关系即地方分权在对外关系上的延续和应用"。但是,"与统治关系相比,朝贡体制的根本点是靠贸易关系在支撑,实际上是更加多面的、多层次的、在某些时候具有包容异质因素作用的一种体制。"

"朝贡贸易体系"对理解亚洲与欧洲关系的意义在于,因为西欧在进入亚洲时首先要面对一个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的亚洲朝贡贸易体系的存在,所以西洋诸国一方面采取了加入朝贡网络的方式,另一方面则试图介入朝贡关系的一角,并力图使其改变。由此也说明,对于西洋,亚洲并没有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立场出发,单枪匹马地与之对应,而是不断通过各自加入的、构成整体一部分的朝贡贸易体系的中介,显见地或潜在地进行对应。

由于西欧进入亚洲是遵循和利用朝贡贸易体系形成的途径和网络,因而即使到了近代,一方面,以朝贡贸易体系为基础的亚洲区域贸易圈,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规定着西洋"进入"和"冲击"亚洲的内容;另一方面,西洋进入后缔结的各种条约,很多方面实质上也是按照朝贡关系中的方式来处理的。在对朝贡贸易体系的理念、形态、结构和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后,滨下武志教授认为,"以亚洲各国、各地区为整体共同构成的朝贡贸易体系,已是既成的历史事实,与西洋发生的新的关系,顶多只能算是亚洲历史发展的契机或手段而已。"从这个认识出发,滨下教授关于亚洲近代史何时开始的看法,与一般的看法不同。他认为,过去关于亚洲近代史开始和形成的一般看法,可以说都是以19世纪中叶英国产业资本家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对封闭的亚洲及未开拓的亚洲市场进行冲击和打开的过程为标志。亚洲方面,则是通过与此相对应的民族的反应和反抗,以及逐步接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进入亚洲的近代时期的。在这里,可以说资本主义等同于工业化,工业化又等同于近代化。而关于达到此点的途径的讨论,又存在内因和外因的两分论。但是,在研究亚洲近代史尤其是亚洲近代经济史时,应当把亚洲历史上的经济活动方式作为固有的研究对象,并以其结构为前提,从西欧经济在哪些方面与之发生接触这一视角来进行探讨。从这个角度出发,决不能忽视对亚洲历史上形成的朝贡贸易体系的研究。也就是说,必须从朝贡贸易体系这一视角出发去推导亚洲史的内在联系,因为这一体系不仅是以地域圈的规模构成亚洲近现代史的前提,其机制和功能也规定和制约着亚洲近代史开始的途径和方式。甚至在现代史中,也存在以此历史过程为背景显现出来的事件。

与此同时,滨下武志教授十分强调地域经济圈的作用,他认为,过去在追求新的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国际统合观念方面,历来都是将"国家"以及由"国家"组成的"国际"来作为分析近代史的前提和框架,这种分析框架进而又成为演出种种史实的舞台。但是,在"国家"和"国际"之间可称之为"地域圈"的领域却难以包容进去。因而如何把握具有复合和多重色彩的实态"地域圈"的内在纽带就成为一个问题。特别是在研究经济史时,把处于"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媒介地位的"地域经济圈"纳入研究视野是十分必要的。同样,在把握亚洲区域内在关系的时候,并非仅仅存在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存在地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在历史上发挥机能作用的实体--地域圈。近代亚洲史不应被视为西欧近代发展阶段所规定的对象,而应探求如何在亚洲历史上的地域圈内的各种关系中,亦即从对亚洲自身的认识中去寻找亚洲的历史。

而地域圈内各地区的结合,必然形成发挥网络中介作用的中枢地。这些中枢地在近代亚洲的人、财、物流动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地域圈与朝贡贸易圈相互重合或互为表里,形成既有区别又联系紧密的亚洲经济圈。

因而,朝贡贸易和地域经济圈也就成为滨下武志教授"亚洲经济圈"即"前近代亚洲市场"理论的两块基石。

四、"亚洲经济圈"理论的影响

在《契机》一书出版后的几年,滨下武志教授又独自撰写和与他人合作编著出版了一系列与"亚洲经济圈"理论有关的论文和著作,其中主要有1991年与川胜平太教授合编的论文集《亚洲经济圈与日本工业化》、1994年与沟口雄三等主编的7卷本论文集《从亚洲进行的思考》、1996年出版的著作《香港--亚洲的网络都市》、1997年出版的著作《朝贡体系与近代亚洲》等等。这些著作和论文的出版,进一步在学术界扩

大了"亚洲经济圈"理论的影响,带动和影响了更多的学者对这一问题产生兴趣,并且形成了范围广泛的学术圈。

滨下武志教授以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观点,尤其是观察思考这些问题的视角、框架和方法,在日本学术界进而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注目。《契机》一书也因产生重大影响而于1992年荣获读卖新闻社"亚洲太平洋学术大奖"。正因为这个理论提出了许多与过去被视为定论的学术观点不同的看法,它在日本学术界引起争论和批评也就是势所必然。这些争论和批评涉及基本理论和具体观点,范围相当广泛。例如,对

"亚洲经济圈"所用"亚洲"一词的概念和用法首先就出现争议。有学者指出,过去惯用的"亚洲"一词,一般是指西欧从西洋方面观察亚洲地区时所使用的,是一个总括的地理概念,而在"亚洲经济圈"论中,"亚洲"一词并非单纯的地区称呼,更多的是作为带有统一体色彩的词语及理论前提所使用的,而这种使用是有问题的。进而,有学者对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各地域有机联系的亚洲体制提出怀疑,认为"亚洲经济

圈"理论的前提是亚洲存在一个有机的体制,即有一个统一的亚洲体存在,但是存在统一的亚洲体,仅仅只是一种构想和假设,其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论证的研究课题。如果说亚洲存在着某些地域经济的联合体,也可能只是存在几个不一定有有机联系的个别地域经济的集合或综合体。问题在于,对把亚洲各地区结合在一起的经济纽带,也就是形成有机体制的论证,并非仅仅从人、财、物的流动或移动方面进行论证就可以

了;或者说,即使存在一个有机的体制,但是维系其作为基本的自立的地域经济纽带的基础到底是什么?也有学者指出,滨下武志等人关于从前近代开始到20世纪都存在一个亚洲经济圈,并且发挥着强有力影响的说法,只不过是一种假设,在具体内容的论证方面却明显薄弱,例如"亚洲经济圈"论者强调亚洲在贸易方面有着连续性,但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亚洲的贸易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中国沿海地区可说是迎来了一个贸易的新时代,这种变化的非连续性十分明显。还有的学者认为,"亚洲经济圈"论者在把握亚洲经济圈的前近代和近代的连续性时,强调朝贡贸易圈的作用,但同时对欧洲比其他地区发展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产业革命带来的变革作用,似乎过分轻视。另外,在关于地域圈作用的评价、日本工业化的动力与朝贡体制的关系等等方面,同样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

总起来看,虽然目前滨下武志教授的理论和观点并不为所有同仁认可,而且在某些观点上还引起了持续的争论,但可以说,即使是不同意滨下武志教授看法的学者,也认为"亚洲经济圈"理论的提出很有意义,特别是关于亚洲是一个有机体制的假定,以及亚洲是一个统一体的构想,对于亚洲近代史研究的深化,具有相当的意义。

"亚洲经济圈"理论出现后激起的持续争论,是正常的学术现象。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学者对学术的贡献往往并不表现在他的观点在多大范围和多大程度上被人接受,而在于他的研究和探讨是否能够引起广泛的注意,并将这个领域和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向前大大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说,滨下武志教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提出的理论及其观点的影响将是广泛和深远的,正如一位哲人在评论某位学问家学术

观点的影响时所说:"你可以不同意他,甚至反对他,但你却无法避开他。"我们相信,今后在研究近代亚洲、近代亚洲与欧洲关系和亚洲现代化等问题时,滨下武志教授都会以他独创性的见解和扎扎实实的研究,站在这个"无法避开"的地位上。

〔作者朱荫贵,1950年生,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

来源:《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责任编辑:徐思彦。

季我努学社文字编辑:广西师范大学2013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张旭杨。

朱荫贵个人信息

朱荫贵出生年月:1950年12月出生于贵州贵阳籍贯:河北景县现在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学术职称:二级教授学术职务和荣衔:1993年起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家证书并从该年度起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5月至今先后担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近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副会长;招商局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03年至今为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兼职研究员;2003年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任期3年);2005年6月被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聘为客座教授(任期3月);2011年7月被聘为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客座教授(任期5年);2006至2012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2006至2015年7月任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电子邮箱:ygzhu@263.net学术简历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从事经济史研究。198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聂宝璋先生。1990年,作为首批与日本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赴日本东京大学学习1年。199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至1997年,再赴日本东京大学进行两年博士后研究,师从滨下武志先生。1997年至2003年,先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并兼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3年,被复旦大学历史系引进。

荣誉及获奖

1996年6月专著《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优秀著作二等奖2000年8月论文《论晚清新式工商企业对政府的报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论著二等奖2000年合著专著《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2002年分别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著作奖一等奖,吴玉章社会科学一等奖和郭沫若历史科学一等奖2008年获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2008年论文《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论文《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获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历史类)2009年获上海市2009年度高等学校育才奖2011年获复旦大学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提名奖2012年论文《抗战时期日本对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入侵与垄断》,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2011)二等奖。2013年论文《论近代中国实业界之"中国梦"》,获上海市社科联第十一届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专著、译著、编著1、《招商局与中国企业史研究》(与胡政、陈争平合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2、《民间契约文书与乡土中国社会:以清水江流域天柱文书为中心的研究》(与张新民合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3、《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与吴太昌、武力等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4、《近代中国:金融与证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5、《朱荫贵论招商局》,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6、《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1927-1937)》(与刘克祥、吴太昌等合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7、《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研究》(简体增补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8、《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9、《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研究》,台湾高文出版社2006年出版。10、《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与戴鞍钢合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1、《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1895-1927)》(与聂宝璋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12、《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与汪敬虞等合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3、《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与欧阳菲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4、《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轮船招商局与三菱o日本邮船会社的比较研究》,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修订增补版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再版)。

论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1、《梁启超与时务学堂》1.2万字《近代史研究》1984年3期2、《从戊通航业公司的历史看经营管理方式对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影响》1.6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3期3、《中国铁路与近代经济发展》3万字《平准学刊》第5期〈上〉1989年出版〈合著〉4、《甲午战后日本轮运势力在长江流域的扩张》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十辑1988年出版5、《中国的近代经济史研究-数年来的回顾和展望》2万字日本〈近邻〉杂志19号1991年5月出版〈日文〉6、《从轮船航运业的兴办看中日早期近代化的异同》1.1万字《中日关系史研究》1993年1期7、《论清季轮船招商局的资金外流》1.6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2期8、《论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1.2万字《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2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7期全文转载9、《晚清轮船招商局资金外流与盛宣怀"敛字诀"初探》1万字《招商局与中国近现代化-纪念招商局成立120周年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10、《论国家政权在中日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中日近代海技自立的比较研究》1.8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2期11、《从中日两国近代航运业发展状况的不同看国家政权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1万字《教学与研究》1994年2期12、《试论影响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内在因素》1.2万字《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4期13、《引进与引进后的管理-清轮船招商局与日本轮运业发展的比较》0.6万字《经济导刊》994年6期14、《计划经济结出的苦果-我国交通运输业成为"瓶颈"的原因》0.8万字《经济导刊》199515、《轮船与长江流域近代经济的演变》1.3万字收入《近代市场与沿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出版16、《论晚清中国新式工商企业对政府的报效》1.2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4期17、《论晚清轮船招商局的对外投资》1.5万字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0年出版。〈英文稿〉18、《近代上海证券市场上股票买卖的三次高潮》1.8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3期19、《朝贡贸易与近代亚洲经济圈》――〈评滨下武志教授的《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1.8万字《历史研究》1999年2期20、《1927――1937年的中国轮船航运业》2.5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21、《中日早期现代化进程中资金问题的比较研究》1.8万字《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22、《近代中国的第一批股份制企业》1.8万字《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23、《从大生纱厂看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的特点》,1.6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24、《引进与变革:近代中国企业"官利"制度分析》,1.8万字《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25、《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演变》,1.8万字《近代史学刊》第1辑,2001年12月出版26、《"官利"制度及其他:近代中国企业的资金运作》,1.5万字《现代化研究》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9月出版27、《两次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2.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28、《"官督商办"与"命令书"--中日近代工商企业管理形态的比较研究》,1.8万字,《纪念依田熹家教授诞辰70周年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29、《论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中制度的中西结合》,1.5万字《企业发展中的制度变迁》,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30、《抗战前钱庄业的衰落与南京国民政府》1.7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31、《China'sBankingIndustrybetweentheWorldWars》,SocialSciencesinChina,Summer200332、《"孤岛"时期的上海西商众业公所》,1.5万字,《民国档案》2004年第1期33、《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1.8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4期34、《抗战时期的上海华商证券市场》,1.6万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35、《从老股票看五十年代的股份制企业》,1.8万字,《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3期36、《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资本股份制企业的形成途径》,1.8万字,《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5期37、《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的资金运作》(日文),《中国经济月报》(东京)2005年11月版38、《20世纪初的轮船招商局-体制变动与军阀战争的干扰影响》,《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39、《1927-1937年的中国轮船航运业与招商局》,收入《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40、《1918-1937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复旦学报》2006年2期41、《近代新式交通运输业与中国的现代化――以铁路轮船为中心的考察》,1.8万字,收入论文集《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42、《论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1.9万字,《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5期43、《论抗战时期上海的华商股票推进会》,1.7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4期44、《支撑近代化的"中国式金融"》,1万字《国企》杂志2007年6期45、《晚清新式工商企业:在"报效"中沉沦?》0.8万字,《国企》杂志2007年7期46、《论晚清轮船招商局的对外投资》,1.7万字,《汪敬虞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版47、《"年少志高,头角初现"――论抗战前董浩云先生对发展中国航运业的构想和活动》,载《董浩云――中国现代航运业先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48、《论近代中国企业商号吸收社会储蓄》,1.6万字,《复旦学报》,2007年5期49、《国家资本企业历史图景变迁之晚清起步篇》,0.8万字,《国企》第14期,2007年12月50、《国家资本企业历史图景变迁之北洋政府篇》,0.8万字,《国企》第15期,2008年1月10日51、《国家资本企业历史图景变迁之南京国民政府篇》,0.8万字,《国企》第16-17期,2008年2-3期合刊52、《从招商局的发展历程看近代中国的政企关系》,1.8万字,收入张忠民、陆兴隆、李一翔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环境与企业发展》(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3月版53、《试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1.6万字,《经济研究》2008年3期,2008年3月20日出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8期收录3.5千字。54、《论中国近代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调拨流动》,1.6万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55、《从1885年盛宣怀入主招商局看晚清新式工商企业中的官商关系》,1.8万字,《史林》,2008年3期56、《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1927-1945年)》,1.8万字,《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6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3月出版。57、《论日本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的干预作用》,1.3万字,《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4期58、《试论近代中国社会传统力量对早期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作用--以穆藕初引进推广现代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践为例》,1.7万字,《近代中国》第19辑,2009年11月出版59、《论抗战时期的杭州钱庄业》,1.4万字,《安徽史学》2010年1期60、《论研究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必要性》,0.8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1期61《近代中国のセメント产业と资金调达--刘鸿生企业集团と上海华商水泥公司》,1.4万字,载田岛俊雄主编《中国セメント产业の发展》(第二章),2010年6月出版62《对近代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线索的再思考》,0.9万字,《社会科学》,2010年6期63《从'商务官报'看晚清国人对世博会的认识》,1.4万字,《学术月刊》2010年6期64《中国儒家传统股份制企业典型:张謇与他创办的大生系统企业》,1.8万字,收入崔之清主编《第五届张謇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张謇与海门-早期现代化思想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65《论抗战时期日本对华轮船航运业的侵袭和垄断》,2万字,《历史研究》2011年第2期66《论抗战时期上海的华商房地产公司》,1.9万字,《安徽史学》,2011年第3期67《从上海水泥厂看1937年前中国民间资本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问题》,1.8万字,收入田岛俊雄、朱荫贵、加岛润主编《中国水泥业的发展:产业组织与结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68《论钱庄在近代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1.7万字,《社会科学》2011年8期69《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矿权的攫夺与清政府的经济地理认识》,1.5万字,《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10辑,2011年6月出版。70《论近代中国民间金融资本的地位和作用》,1.6万字,《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3期(5月20日出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12年5期全文转载)。71《甲午战后外国列强在中国沿海航线上的争夺(上)》,1万字,《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3期(5月30日出版)。72《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1.8万字,《学术月刊》2012年7期(7月20日出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12年11期全文转载)。73《甲午战后外国列强在中国沿海航线上的争夺(下)》,1万字,《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4期(7月30日出版)。74《从轮船招商局的债款看近代中国的资本市场》,1.7万字,《社会科学》2012年10期(10月10日出版)。75《辛亥革命前后の中国经济》,1.6万字(日文),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论文集,日本岩波书店2012年9月出版。76《试论穆藕初在近代棉纺织业方面的贡献》,1.8万字,《邦计货殖》(论文集),台湾万卷楼图书公司2013年1月版。77《论近代中国实业界之"中国梦"》,《安徽史学》2013年6期,该文获上海市社科联第十一届优秀论文奖二等奖78《近代中国的资本市场与企业筹资》,1.3万字,收入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学术讲座汇编》,2013年版79《从贵州清水江文书看近代中国的地权转移》,1.4万字,《贵州大学学报》,2013年6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14年4期全文转载)80《管理之初》,1万字,《清华管理评论》,2013年4期81《晚清社会经济制度之改变:从内在角度进行的考察》,1.4万字,《清史研究》2014年2期82《戊通公司的兴与亡》,1万字,《清华管理评论》2014年5期83《试论轮船航运业兴起前的清代木船业》,1.8万字,《国家航海》第8辑(2014年8月出版)84《清代木船业的衰落和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1.8万字,《安徽史学》2014年6期85《试论清水江文书中的"股"》,1.7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1期86《试论汉冶萍发展与近代中国资本市场》,1.8万字,《社会科学》2015年4期87《抗战胜利后的轮船招商局与民生公司》,1.7万字,收入《招商局与中国企业史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88《论贵州青溪铁厂的失败原因》,1.5万字,《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9期89《抗战时期的国统区农村金融--以农村合作金融事业为中心》,1.8万字,《安徽史学》,2015年5期90、《"调汇"经营:大生资本企业集团的突出特点-以大生棉纺织系统为中心的分析》1.8万字,《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2期91《关于行业史的笔谈》,1万字,《近代史学刊》1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9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证券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2万字,《社会科学》,2016年6期93《从江南机器制造局财务角度看晚清军用企业的经营(1865-1894)》,1.7万字,《上海档案史料研究》20辑,2016年8月出版94《中国早期现代化:与日本的比较》,1.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9期95《试论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体现》,1.7万字,《承先启后-王业键院士纪念论文集》,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公司2016年11月出版

其它(文章、译文及小论文):1、《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简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一辑1983年12月2、《卢作孚的成功-技术、管理、人才》,《中国青年报》1984年5月20日3、《应该扩大考察的范围》,《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3期4、〈译文〉《十九世纪下半叶在华外国银行操纵控制金融市场的历史本质》,《近代中国》第二辑1991年12月出版5、〈译文〉《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一些问题的再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4期6、《聂宝璋先生传略》,《近代中国》第一辑1991年4月出版7、〈译文〉《转承包关系》,〈合译〉《经济研究资料》1990年5期8、《章有义先生传略》,《近代中国》第三辑1993年4月出版9、《兼容众法,切入热点-如何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讨论》〈笔谈〉《学术研究》1994年4期10、《研究传统市场重视国家干预》〈关于传统市场与市场经济的笔谈〉,《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2期11、《彭泽益》,《历史年鉴》1995年三联书店1995年12月版12、《从传统文化角度看"乱收费"现象》,《改革内参》1998年18期13、《第三届中国商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四期14、书评《我国首部优秀完整的经济通史――评介《中国经济发展史》,《全国新书目》2000年第5期15、《新旧儒商漫议》,《经济学家茶座》第二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16、《泡沫经济的中国版――近代橡胶股票风潮》,《经济学家茶座》第四辑,2001年4月出版《文汇报》2001年5月25日第11版全文转载17、《近代商战第一捷》,《经济学家茶座》第七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18、《"学而优则贾"--晋商大院考察随感》,《经济学家茶座》第十集2002年12月出版。19、《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经济史研究室介绍》,台湾《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4期,2002年9月出版20、书评:《科学阐释中国近代经济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评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第80期,2002年10月29日,第2版21、《评"晋商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4期22、《近代中国银行界的海归派》,《经济学家茶座》,第12辑,2003年4月出版。23、为日本学者久保亨著《走向自立之路--两次大战之间中国的关税通货政策和经济发展》一书中文版作"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24、"近代中国第一股",《经济学家茶座》,第18辑,2004年12月出版。25、为宋美云《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一书作"序言",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26、"导致晚清政府倒台的股票",《经济学家茶座》,第20辑,2005年3月出版27、招商局史研究会编《招商局印谱》,"序言",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28、《大生企业股票:晚清状元张謇下海办实业的见证》,《经济学家茶座》,第22辑,2006年2月出版。2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纪念《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诞辰20周年》,《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30、《如何评价近代中国的国家资本企业》,《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31、《"申报"上的揽储广告》,《国企》杂志2006年11月创刊号32、"山西保晋矿务公司股票",《经济学家茶座》第26辑,2006年12月出版33、"中国航运业与金融业研究文献的介绍",日本《中国企业史研究会编《中国企业史研究的成果与课题》,汲古书院2007年4月出版34、《汪老吴老九十寿诞感言》,《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2期35、《经济参考报》2007年7月6、13、20日12版,8月17日12版连载"老股票的故事"(1-4辑)。36、《钱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背后的故事》,《经济学家茶座》第30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经济参考报2007年11月23日12版全文转载37、《19世纪80年代首现股票买卖高潮》0.6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1月4日12版38、《1910年上海橡胶股票买卖高潮》0.5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1月11日12版39、《1921年:上海爆发滥设交易所风潮》,0.6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1月18日12版40、《"信交风潮"后遗症:股票遭冷落,公债偏红火》,0.6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2月1日12版41、《昙花一现的沪外证券市场》,0.6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2月15日12版42、《众业公所缘何成上海投机家的大乐园》,0.6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2月22日12版43、《抗战八年:上海华商证券由陪衬转入主角》,0.6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2月29日12版44、《详说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的三大特点》,07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3月21日12版45、《老股票的故事6-从老股票看50年代工业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0.6万字,《经济学家茶座》第37辑,2008年10月出版46、《老股票的故事7-从老股票看50年代的农村股份制企业》0.5万字,《经济学家茶座》第40辑,2009年5月出版47《老股票的故事8-从老股票看大跃进时期的城市街道办企业》0.6万字,《经济学家茶座》第43辑,2009年11月出版48、《老股票的故事9-中央苏维埃根据地的老股票》0.5万字,《经济学家茶座》第48辑,2010年9月出版49、《近代工业化进程中活跃的民间金融》,0.6万字,《经济学家茶座》第54辑,2011年12月出版50《怀念吴老》,0.5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2期。51《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祝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0.5万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1期。52《中国的市场经济始于何时?》0.5万字,《经济学家茶座》6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53《回忆和感念汪敬虞先生》,0.7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4期。54《十九世纪中国的股票买卖》0.4万字,《中国金融》,2014年13期55《近代中国的第一次股灾》0.4万字,《中国金融》,2014年16期56《1921年的"信交风潮"》0.4万字,《中国金融》2014年20期57《轮船招商局:新兴企业的早期历史》,0.6万字,《清华管理评论》,2015年3期58《早期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官商关系》,0.5万字,《清华管理评论》,2015年7-8期59《太平洋战后上海证券市场与企业的关系》,0.3万字,《金融博览》,2015年10期

承担及已结项的课题: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卷,汪敬虞主编(人民出版社已出版)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卷,吴太昌、刘克祥主编(人民出版社已出版)3、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卷,刘克祥主编,(进行中)4、集体项目:国家经贸委九五重点课题《中国企业史》第二卷(近代部分,任副主编,承担交通、金融领域企业的写作,已出版。)5、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与吴太昌、武力等合著,已出版)6、集体项目: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企业史》,承担金融和股份制企业部分(已结项)7、国家社科基金2004年项目《中国近代的股份制企业研究》(已出版)8、主持国家清史工程项目《清史·近代工矿志·矿业篇》(2011年已结项,22万字,另提交100万字史料长编)9、主持国家清史工程项目《清史·近代工矿志·航运篇》(2012年已结项,18万字,另提交80万字史料长编)10、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项目《近代中国资本市场现代化历程研究-以证券市场为中心的分析》(进行中)11、主持复旦大学985三期项目《贵州清水江文书研究》(已结项)12、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上海通史(新修)子课题:晚清中期(1863-1899)》,(进行中)。13、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金融市场发展与运行研究》燕红忠主编,主持子课题四"近代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进行中)14、主持招商局招标项目《招商局之弊》,(进行中)

[责任编辑:王诗云 PN132]

责任编辑:王诗云 PN13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