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寺“倒坐观音”:中国“最美观音”
2015年03月11日 06:58
来源:河北日报
“‘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民间传说河北有四宝,其实只我们正定一座隆兴寺里,就有六处文物堪称国内之最,而一座摩尼殿就包含了两处,分别是‘中国古建筑孤例’摩尼殿和有‘中国最美观音’之称的倒坐观音——‘正定菩萨’虽然是一个泛指,但这尊宋代五彩悬塑倒坐观音,即使在文物古迹极为丰富的正定,也绝对堪称瑰宝中的瑰宝。”目前,正定县正在对隆兴寺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寺进行修缮,再现宋代佛教建筑群风韵。一提起隆兴寺里的五彩悬塑观音,正定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朱志辉滔滔不绝。
原标题:隆兴寺“倒坐观音”:中国“最美观音”
它是正定隆兴寺“全国之最”的六大文物之一,鲁迅先生曾将其照片长期摆放在北京故居书案上; 它坐落在被梁思成先生誉为“艺臻极品”的建筑孤例摩尼殿里,它的美直达人心、让人震撼。
□本报记者 原付川
本报通讯员 成玉红
隆兴寺“倒坐观音”:中国“最美观音”
“‘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民间传说河北有四宝,其实只我们正定一座隆兴寺里,就有六处文物堪称国内之最,而一座摩尼殿就包含了两处,分别是‘中国古建筑孤例’摩尼殿和有‘中国最美观音’之称的倒坐观音——‘正定菩萨’虽然是一个泛指,但这尊宋代五彩悬塑倒坐观音,即使在文物古迹极为丰富的正定,也绝对堪称瑰宝中的瑰宝。”目前,正定县正在对隆兴寺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寺进行修缮,再现宋代佛教建筑群风韵。一提起隆兴寺里的五彩悬塑观音,正定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朱志辉滔滔不绝。
解读年代之谜
“最美观音”是宋代原塑,在后世修补残损过程中被涂改不少
俗称大佛寺的正定隆兴寺,在河北可谓家喻户晓。可说起它的历史,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隆兴寺始建于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宋代佛教寺院、北方最大皇家寺院。
这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初名龙藏寺,唐朝改为龙兴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改为隆兴寺后沿用至今。它之所以被民间称为大佛寺,是因为寺内供有一尊千手千眼观音铜铸佛像,高21.3米、有42臂,为世界铜铸立式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观音像。
“然而,在大佛寺,最为国内外游客所津津乐道的,还有另外一尊菩萨造像,这就是摩尼殿的倒坐观音像,民间称其为‘最美观音’。”朱志辉说。
“倒坐观音像高3.4米,头戴花冠微右侧,身稍前倾,上身除斜披络腋外大部裸露,下身着镶饰花边的红裙,左腿下垂,足踏朵莲,面带微笑,右腿自然斜压于左腿之上,右手绕膝轻搭于左手腕部。”2015年新春,在摩尼殿采访时,笔者正好遇到一个来自甘肃的旅行团,导游在倒坐观音像下为游客兴致勃勃地讲解着。
摩尼殿内槽北侧为通壁塑五彩悬山,长15.7米、高7.5米,以雕塑与绘画相结合的壁塑艺术形式,将观音显灵说法的道场——普陀络伽山——那壮观热烈的场景微缩于壁面。悬山正中,一尊泥塑五彩观音踞坐,在山石、碧波、天神、罗汉的衬托下格外引人注目。原来,正是因其面北背南,与大殿坐向相背,才又被称为“倒坐观音”。
“真美!真绝!这尊观音跷着二郎腿,一派闲适自若、怡然自得,可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感觉那眼神是在与你交流,那微笑简直像是蒙娜丽莎——‘最美观音’当之无愧!”旅行团里一位来自兰州大学的教师发出惊叹。
隆兴寺摩尼殿中这尊“最美观音”,是怎样引发世人关注的呢?
事实上,说到正定,说到隆兴寺,说到摩尼殿,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古建学家梁思成。
1933年,时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的梁思成,到正定调查古建筑。初见摩尼殿,梁思成就对它的造型布局赞叹不已,而对于其建筑年代,正定县志中“竟无只字提到”,他根据其建筑形制,判断“至少也是北宋原构”——1978年摩尼殿大修时发现的多处墨书题记,证实梁思成的推断正确,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
后来,梁思成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如此写道:“这种的布局,我们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是世界古建的孤例。”
而梁思成在1933年返京后不久撰写的《正定调查纪略》中就附有77张在正定拍摄的照片,其中包括一张倒坐观音像——这正是学术界对倒坐观音最早的关注。
可如此美妙的倒坐观音究竟塑于何时呢?
“学界对此一直莫衷一是,首都师范大学欧阳启名教授等人认为其塑于明代,而我们正定文保所认为其应是建造摩尼殿时所塑,是宋代原塑,只是在不断修补残损过程中,被后世涂改了不少。”
正定文保所工作人员杜平认为,因摩尼殿内现存一段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重塑背坐观音圣像记》的碑文,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其塑于明代,可能是由于只侧重碑文标题而忽略了内容所致。
“从碑文上看,此次重修由明代真定善人杨朋发起,属民间自发之举,限于人力财力,‘百余人量舍己资妆严圣像三坐’,应是重修。”
杜平分析说,壁塑为唐代杨惠之始创,到宋代时为盛行。根据中国古代寺院布局,在大雄宝殿佛坛背后常塑一堂“海岛观音”。作为隆兴寺供奉佛祖的重要建筑,摩尼殿内佛坛面阔达三间,殿背面正中尚设一门供人出入,故映入人们视线的佛坛背壁当初亦会按照佛殿像设而进行布置。“梁思成曾指出‘宋塑壁遗物以正定隆兴寺为最’,而摩尼殿塑壁又是隆兴寺殿阁中壁塑艺术的唯一遗存。”杜平说。
解读鲁迅案头观音像之谜
摆上鲁迅书案早于梁思成考察正定十年,见证《野草》、《彷徨》创作
“在摩尼殿,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游客,他们是初次到访正定,对隆兴寺内的其他文物古迹未必多么了解,可一旦转到背面的五彩悬山前,便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啊,这不是鲁迅先生摆在案头上的菩萨像嘛!’”正定文保所旅游科科长于平兰告诉笔者。
在位于北京阜成门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笔者找到了至今仍摆放在书案上的这幅倒坐观音像。
鲁迅故居内南北房各三间,东西各两小间厢房,三间北房是正房,将院子辟成前后院。“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野草·秋夜》里开篇所描绘的,就是这里。如今,虽然墙外的枣树已经难觅踪影,但在前院,笔者仍能看到鲁迅当年栽种的三棵白丁香树,历经90多年的岁月洗礼,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三间北房正中间是起居室,是全家人洗漱、吃饭的地方,起居室后面接出一间小房子,活像一条尾巴,被称为“老虎尾巴”,是鲁迅的工作室兼卧房。
“老虎尾巴”面积不足10平方米,一张三屉书桌靠东墙而放,桌上陈设简单,最显眼的是桌面右侧、斜靠东墙放着一个精致的相框,里面是一张约7寸大小的黑白倒坐观音像照片,东墙上则挂有一张约3寸大小的藤野先生照片,除此房间内再无其他照片。
“这里是鲁迅在北京的最后一处寓所。”鲁迅博物馆文物资料保管部副主任夏晓静说,1923年,鲁迅购置了这座独具特色的四合院,1924年5月,鲁迅携母亲鲁瑞和原配夫人朱安搬进居住,直至1926年8月离开北京南下。之后,鲁瑞和朱安仍一直在此居住,直到去世。鲁迅的大批藏书和部分手稿也存放在此,后来鲁迅两次回北京探亲,也都居住在此。
在“老虎尾巴”居住的两年多时间,鲁迅留下了不少惊世之作。在那个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特殊时期,一个个不眠之夜,正是在倒坐观音和藤野先生这两幅照片的陪伴和注视下,他写出了《野草》、《彷徨》两部重要文集以及《朝花夕拾》中的部分篇什,为我们留下了他苦闷、彷徨、思索、坚韧战斗的心路历程。
“鲁迅对这个寓所和工作室极为重视,亲自绘制房屋设计图并设计改造,足足花费了半年时间,‘老虎尾巴’房内布置更是匠心独运,每一件物品都是精挑细选。从众多收藏中挑出倒坐观音像照片置诸案头,足见其对这张照片的情有独钟和珍爱。”夏晓静说。
也正因如此,对于鲁迅案头这张倒坐观音像照片的来历,民间一直有多种不同版本的传说。有人说,鲁迅曾到过正定大佛寺,亲自拍摄了照片。流传更广的版本则是1933年梁思成首次到正定考察时拍摄并转送给鲁迅的。
这幅倒坐观音像照片究竟从何而来呢?
夏晓静在1923年7月3日的鲁迅日记中找到了答案:“与二弟至东安市场,又至东交民巷,又至山本照相馆,买云冈石窟写真十四枚,又正定木佛像写真三枚,共泉六元八角。”夏晓静分析认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倒坐观音照片正是鲁迅和二弟周作人从山本照相馆买来的,也正是由于鲁迅没有到过正定隆兴寺的现场,才将彩塑倒坐观音像误当作了“正定木佛像”。
“由于鲁迅购得照片在前,梁思成考察正定在后,二者前后相差10年,照片由梁思成提供的说法不攻自破。更何况梁思成所拍倒坐观音像照片,拍摄角度与鲁迅书案上那张显然不同。”夏晓静说,鲁迅日记中提到的“山本照相馆”,指的应该是当年著名的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在北京王府井附近霞公府街上开办的照相馆。
那么,鲁迅先生又为什么要把这样一幅倒坐观音像的照片摆放在自己的书桌案头呢?民间至今仍有这样的说法:鲁迅赞誉倒坐观音为“东方美神”,称普通佛像是“把人神化”,而倒坐观音则是“把神人化”。对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不同见解。
离开“老虎尾巴”不久,1926年10月,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夏晓静认为,或许,对鲁迅而言,藤野先生是谨严的鞭策,鲁迅在奋进搏战时需要藤野,而在休息或疗伤时,因为这尊观音塑得很美、很有人情味,对鲁迅可能起到精神调节和抚慰作用。“遗憾的是,至今,鲁迅把倒坐观音誉为‘东方美神’的说法仍无从考证。”夏晓静说。
“根据1923年7月鲁迅日记所记,购买倒坐观音像照片应该是鲁迅和周作人决裂前的最后一次一道出门——从这个角度分析,这幅倒坐观音像照片寄托的也可能是兄弟之情。”在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闫浩岗看来,考虑到鲁迅和周作人在此前兄弟感情极好,一直摆放在书案上的这幅倒坐观音像照片,反映的也可能是对兄弟的怀念、牵挂以及对兄弟反目的怨恨等一系列复杂情绪。
“如今,鲁迅先生作古已近80年,从他留下的作品、资料以及有关当事人的追忆中,我们已经很难考证出他摆放这幅倒坐观音照片的确切原因。但无论如何,正是由于这份特殊的文化渊源,当我们在隆兴寺看到这尊倒坐观音塑像或是读到鲁迅有关作品时,总会不知不觉地多一些联想和亲切,多一些抚今追昔的感慨和思索。这就是历史、文化带给我们的特殊记忆和感受。”闫浩岗这样说。
解读历史影像之谜
1897年匈牙利人拍摄的老照片,是目前已知最早记录正定的影像
鲁迅案头的倒坐观音照片出现早于梁思成版本10年,那么,这是不是正定文物古迹传世的最早影像资料呢?
“民间之所以误传鲁迅案头倒坐观音像是由梁思成提供,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流传在世的正定老照片多出自中国营造学社。据不完全统计,营造学社在正定拍摄的照片已超550张。”河北省高级导游员、古建筑研究爱好者张永波告诉笔者。因为长期在正定从事导游工作,他对正定古城有着特殊的感情,历时十余年搜集整理出数百张清末民初的正定老照片。
“尤其是一批早于营造学社拍摄的外国摄影师留下的正定图片,更为解读正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影像资料。”张永波说,这些老照片主要包括:1897年匈牙利人拍摄版,1901年法国人拍摄版,1907年至1912年山本照相馆版,1908年桑原骘藏版,1918年至1924年常盘大定、关野贞版。
“1897年匈牙利人拍摄的老照片,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正定最早的影像记录。”张永波说,然而,直到二十世纪初的法国人版正定老照片里,还没有出现倒坐观音的优美身影。
“早期拍摄正定古迹旧影的摄影师中,最为专业的莫过于山本照相馆老板山本赞七郎。”张永波告诉笔者,他曾托朋友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找到了由山本赞七郎(又名山本明)拍摄的17张正定老照片,其中部分收录到1924年出版的山本明生平及著作《震旦旧迹图汇》中,经考证拍摄于1907年至1912年间。
1895年,山本来到中国,在北京王府井附近霞公府街上开设了照相馆。“山本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又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拍摄的许多中国自然、人文景观传播极广,制成大量明信片销售或被国外介绍中国的书籍收录。在我们找到的17张老照片中,就包括3张摩尼殿倒坐观音,和鲁迅收藏的显然是同一版。”张永波说。
“对比1901年法国人版和山本这一版老照片,可以看出,短短几年间隆兴寺进一步破败,大悲阁一层以上已完全坍塌,大铜佛露天,大悲阁底层基本完好的千佛和文殊、普贤部众塑壁处于风吹雨淋状态。而山本版倒坐观音照片中,整个造像还保持完好,但到梁思成拍摄时,造像左脚已有残损,这也是山本版倒坐观音老照片流传更广的一个原因。”朱志辉说,一系列老照片中正定文物古迹的状态,也折射着国家盛衰兴亡的变迁,而此次对隆兴寺的修缮,就是要再现其宋代佛教建筑群风韵。
解读“男身女像”之谜
定格宋代观音逐渐呈现民间世俗化的特殊节点
“大佛寺倒坐观音到底是男菩萨还是女菩萨呢?”这是曾在正定做了十几年导游的于平兰当年经常被游客问及的一个问题。
“观世音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不仅能听见、还能看到世人的呼救之音,前往拯救解脱,唐代因避李世民名讳简称为‘观音’。”于平兰说,其实,有佛经记载观音菩萨能现32应身,不能简单地说观音是男还是女。
据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骆继光介绍,观世音在印度佛教造像中原为男性,印度佛教初传入中国时,观世音依旧是男身,敦煌石窟中北魏、唐朝的观音造像也多是男身,“现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唐代绢本《引路菩萨图》中的观音亦如此,其明显标志就是唇上两撮小胡子。”
“唐代后,观音像脸庞渐趋丰腴圆润,尔后更加俏丽,双眉细长,黑发披拂。到宋代,观音逐渐呈现民间世俗化的特点。”骆继光说,梁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一书中指出:“宋代最受信仰者观音,其姿态益活动秀丽;竟由象征之偶像,变为和蔼可亲之人类。且性别亦变为女,女性美遂成观音特征之一矣。”
于平兰认为,从隆兴寺倒坐观音造像“男身女像”的造型上来看,正是定格了宋代观音造像逐渐呈现民间世俗化的特殊节点,“这也正是正定悠久的历史文化遗留给我们的一份独特的馈赐。”
曾考察过世界三大宗教文明的著名学者余秋雨则认为,“正定最大亮点是中华文化最兴盛时期的佛教重镇,在这个地方曾经出现过最高的东方智慧。”他在寻访正定古迹后曾这样写道:“正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千古之美,令我震惊,让我找到了中国最兴盛时期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信号,也找到了中华文明最辉煌时期的图谱和证据。”
事实上,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不久便在正定生根衍息,至隋唐时期,当地佛寺多达190多座。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崔红芬告诉笔者,敦煌莫高窟第61窟西壁绘有一幅《五台山图》,高3.42米、宽13.45米,它犹如巨幅的山水人物画,将自正定(古河北道镇州)经五台山至太原的数百里山川、城镇、寺院、桥梁、亭台塔阁、草庐店铺及人物活动场景尽绘其中,作为当时从河北通往五台山的必经要邑的正定,被形象地绘制在该图的一角。从这幅1000多年前的壁画中可看出,镇州城是当时较大的城市,四周建有高大的城墙,城正中为衙署,衙署东南方有一座三层方塔,城西的大悲阁也清晰可见。“民间有‘一座正定城,半部佛教史’的说法,著名的临济宗也是由此滥觞。正定在当时佛教传播中的地位,由这幅敦煌壁画中也可见一斑。”
“源远流长的历史,给正定留下了风格独特的名胜古迹,古城内佛刹林立、古塔高耸,‘九楼四塔八大寺’,完整保存的晚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古建体系名震中外,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河北人文学者梁勇感慨,考虑到这些因素,这尊造型优美独特的五彩悬塑倒坐观音会出现在正定,并被保存至今,就不能不说既是历史的偶然,也自有某种必然因素凝结其间了。
隆兴寺的6处“之最”
1、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观音像——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像
隆兴寺大悲阁内供奉的铜铸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立像,通高21.3米,铸造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是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
2、我国现存古代建筑中“艺臻极品”——摩尼殿
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为宋《营造法式》之典范,梁思成先生赞其为我国现存古代建筑中“艺臻极品”。
3、“最美观音”——五彩悬塑自在观音像
即本文介绍的倒坐观音。
4、我国现存最完美隶楷过渡的楷书碑刻——隋龙藏寺碑
矗立在隆兴寺内的隋龙藏寺碑,是国内现存楷书碑刻鼻祖。此碑刻刻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是研究魏隶向楷书过渡时期书法艺术的重要碑刻,康有为则称其为“隋碑第一”,后人称“楷书之祖”。
5、我国最古老、最大的转轮藏——宋代转轮藏
转轮藏阁内安放的宋代转轮藏,八角形小木制作,直径7米,正中立轴。经橱以上作重檐状,下檐八角,斗拱式样为八铺作,为我国早期斗拱出挑最多的实例。上檐圆,出飞檐,是典型的宋《营造法式》作法,为国内最古老、最大的藏经橱。
6、我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千佛绕毗卢铜铸造像
隆兴寺中轴线末端,由崇因寺迁来的毗卢佛,明神宗与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举高6.42米,自下而上逐层渐收,形成千佛绕毗卢佛的格局。整体共计1072尊佛像。著名古建专家祁英涛先生称其为明代艺术珍品,是国内同类造像中最精美的一座。
网罗天下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图片新闻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