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林则徐勘地兴水造福新疆


来源:天山网

林则徐深知水利之重要,故每到一处,无不是勘水与勘地并举,并对水利工程质量严格把关,绝不敷衍了事。他在叶尔羌查看渠道时提出“坝工倍须坚固,挑工更要宽深”;他在喀什噶尔一带发现这里“水性浑浊,日久不免停淤”,因而指示工人“所有渠工坝座,尚须加以岁修,乃可永资利用”;在途经吐鲁番时,林则徐十分赞赏“坎儿井”,制定了《经久章程》并大力推广,扩大了坎儿井在吐鲁番和哈密地区的灌溉面积,于是就有了寄予百姓对林则徐敬仰与爱戴的 “林公井”传说。

原标题:林则徐勘地兴水造福新疆

资料图:新疆阿瓦提的林则徐雕像

资料图:新疆阿瓦提的林则徐雕像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六日(1842年8月11日)上午,年近花甲的布衣老人林则徐,在与亲友告别时,用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直抒胸臆,便踏上了西去伊犁的漫漫戍途。

经过122天冰天雪地的艰苦跋行,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九日(1842年12月10日),在漫天飞雪中,伊犁惠远城迎来了林则徐。置身伊犁的林则徐强撑病体,四处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他敏锐的发现为抵御沙俄之患,新疆大兴屯田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他协助伊犁将军布彦泰开垦了多块荒地,积极承担了垦复阿齐乌苏荒地的工程的重任。

阿齐乌苏荒地,开渠引水工程浩大艰巨。由于国家经费紧张,无力拨款,林则徐随即向布彦泰呈请捐资承修了水利工程中最为艰巨的龙口工程。尽管身体一直未能康复,但他依旧全身心的投入到龙口工程之中。林则徐运用自己丰富的治水经验,亲自设计督修,率领民工挖石筑堤,日夜操劳。阿齐乌苏大渠浚通后,穿越今天的伊宁县、伊宁市、霍城县,行程100多公里注入伊犁河,流域灌溉面积约20余万亩,开垦熟地83300亩,成为当时新疆最大的灌溉区,也是清代新疆水利史上最为庞大的工程。时至今日,伊犁人民都亲切称之为“林公渠”,以感念林则徐的功绩。

伊犁垦荒的成功,激发了清朝开发南疆的的想法。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5年),朝廷命林则徐前往南疆的阿克苏、库、乌什、和阗等地履勘垦荒。林则徐所勘的七城垦地,大多离城很远,而此时林则徐已经60岁且体弱多病,但他不畏路途艰辛,一一亲临。正如《书林文忠公遗事》所说,林则徐所到之地“不仅从来谪臣所未到,即武臣边帅亦鲜有躬亲周历”,表现了他高度的认真负责态度。

林则徐深知水利之重要,故每到一处,无不是勘水与勘地并举,并对水利工程质量严格把关,绝不敷衍了事。他在叶尔羌查看渠道时提出“坝工倍须坚固,挑工更要宽深”;他在喀什噶尔一带发现这里“水性浑浊,日久不免停淤”,因而指示工人“所有渠工坝座,尚须加以岁修,乃可永资利用”;在途经吐鲁番时,林则徐十分赞赏“坎儿井”,制定了《经久章程》并大力推广,扩大了坎儿井在吐鲁番和哈密地区的灌溉面积,于是就有了寄予百姓对林则徐敬仰与爱戴的 “林公井”传说。

时隔145年后,1986年林则徐五世孙、著名外交家凌青先生与林公后裔一行来到先祖曾经耕耘的热土,他感慨于新疆各族人民对林公的感情那样深厚!而林公的另一名后裔,航测专家林颂璋先生,于60年代扎根新疆,为新疆的开发建设奉献了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他说:“我要让林公的一支后人,在他流过汗水的边疆土地上繁衍下去”。是的,林公永远与新疆人民在一起!

作者: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李元斌

标签:新疆 先祖 雕像

人参与 评论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