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坝坝会+楼栋长+居民公约创新社区依法自治


来源:华西都市报

“坝坝会”功效到底有多大?《“民生访谈坝坝会”台账》最能回答这个问题。2013年8月,居民与社区两委班子、物业的第一场“约会”在E1区院落进行后,“随后蔓延到E2、E3、E4院落,两个月时间,社区搜集到包括基础设施类、物业服务管理类、市民素质提升类、小区治安类等超过90条意见和建议,件件都得以落实,大部分问题被妥善解决。

原标题:坝坝会+楼栋长+居民公约创新社区依法自治

居民坝坝会

居民坝坝会

1 月 19 日,龙泉驿区崇德社区“两委”委员陈琦又在小区院落里被几个居民围住了,众人七嘴八舌,说的都是心头的麻烦事,盼着陈琦能提供解决方案。陈琦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那是因为她不久前替社区居民解决了个大麻烦,帮4000 多辆电马儿安了个“家”。

社区“坝坝会”两个月解决90件糟心事

事情要从半年前说起,陈琦忙着组织居民开“坝坝会”,请居民提意见。

搜集一周的意见后,发现居民们反映最强烈的是电动没地方停放的问题,现有的停车位容纳不下社区超过4000辆电瓶车的总量,乱停乱放的情况严重。“坝坝会”上,这个问题被记上台账,并通过和物业公司商议,在小区地下停车场为居民电马儿安置了“新家”。

“民情访谈坝坝会”,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人说这是“我和邻居的七点钟‘约会’”,有人说这是“民情访谈室”。“民情访谈坝坝会,是群众建言献策、反映问题和居民开展自我教育的平台”崇德社区党支部书记曾明秀全面的介绍道。

“以坝坝会的形式,社区两委会和相关区级职能部门,与社区居民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服务”曾明秀告诉记者,崇德社区的“坝坝会”是社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居民自治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居民“四自”作用的创新办法。

“坝坝会”功效到底有多大?《“民生访谈坝坝会”台账》最能回答这个问题。2013年8月,居民与社区两委班子、物业的第一场“约会”在E1区院落进行后,“随后蔓延到E2、E3、E4院落,两个月时间,社区搜集到包括基础设施类、物业服务管理类、市民素质提升类、小区治安类等超过90条意见和建议,件件都得以落实,大部分问题被妥善解决。

“有的居民不好意思开口,有的居民不晓得该找哪个,”居委会委员王朝敏说,因为崇德社区的住户都是刚转变身份的新市民,生活上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因为过去的老邻居都分散开了,多数人怯于寻求帮助。“坝坝会”上,众人围坐在一起,讲难处,提意见之余,还能家长里短,氛围轻松。“不但可以提问题,还可以交朋友,”E2区的赵师傅特别青睐“坝坝会”,把它看作和街坊邻居的约会。

34个“楼栋长”,处理了8000件居民琐事

在崇德社区,“坝坝会”的做法,实实在在发挥了居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实现真正的民主决策,群众的事情群众来决定、群众说了算、群众来监督。

和“坝坝会”一样,体现民事民商、民权民用、民事民定、民权民享的新型治理机制,还有社区的民情驿站。“社区成立34个楼栋自治小组,‘楼栋长’记录的民情日记,就是社区的民情驿站,”曾明秀口中的“楼栋长”和“坝坝会”一样,听起来很别致,记者走进E2社区,揭开“楼栋长”的神秘身份。

崇德社区E2区里,一位身着深色夹克,个头不高的老人在14栋楼周围来回踱步,一会探头检查树丛,一会仰望高楼,随后逐一检查楼梯间的路灯。这位今年已经69岁的老人叫曾开益,正是E2区14栋的楼栋长,他每周星期一必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巡视14楼的每个角落。

“楼栋长的工作就是‘五到七访’,”曾开益解释:“居民身患重大疾病到;产生情绪波动到;发生相互纠纷到;面临就业苦难到;与群体利益冲突应到。对苦难群众、独居或空巢老人、残疾人员、失业人员、留守儿童、外来人员、重点帮扶等七类人员要上门走访。”

“五到七访”可不是走过场,楼栋长手上都握着一本民情日记,专门记录居民的急难困事。记者了解到,截止目前,崇德社区楼栋长的民情日记,已经协调处理群众性事物8000多件。

除了“楼栋长”,崇德社区还聘请4名居民代表担任社区“民情速递员”,复杂收集民生问题,及时上报,监督问题整改落实。

社区治理,签下“居民公约”

据悉,龙泉驿区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指导全区各社区(村)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全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村)创建评比活动,龙泉街道崇德社区以绝对优势跻身成都市参加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评比。

曾明秀介绍崇德社区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会、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等,都相应的建立了自我管理工作制度,并在日常社区治理中按照制度开展自治工作。

与此同时,在贯彻龙泉驿区把完善居民公约作为开展依法治区和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创建的重要内容过程中,崇德社区利用“民情访谈坝坝会”进行民意收集和拟稿商讨,制定适合本社区的居民公约。“规范修订居民公约的整个过程居民都参与其中,居民潜移默化的得到了自我教育,听到了其他人的意见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使邻里矛盾减少,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崇德社区签订“居民公约”,还有“社区律师”坐台,担任专业顾问。原来,龙泉驿区委出台了《龙泉驿区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方案》,并依托法治大讲堂进社区(村)“7+3”计划。为全区141个社区(村)配备法律顾问和专职普法宣传员,每月到社区(村)开展法治讲座、义务法律咨询等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以案说法。目前全区实现了12个街镇乡、141个社区(村)法律顾问聘请率均达100%,法律顾问制度建立100%。

“法治宣讲志愿者、普法讲师和法治宣传文艺小分队不定期举行法治大讲堂,法治文艺演出,播放法治电影等。”曾明秀告知,“法治”为社区居民的和谐生活提供了保障,“比如我们的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2014年就受理了民间纠纷30件,结案率 100%,居民的满意率也是100%。”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媛莉新闻链接

龙泉驿区划分500个“网格”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站

崇德社区“坝坝会”台账,楼栋长的民情日记,形成了“栋栋楼有人管、件件事找专人”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新格局。社区民生民情服务队,民情访谈坝坝会和楼栋长等下沉到每家每户。

“网格化”措施在龙泉驿区并不陌生,按照《龙泉驿区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龙泉驿区被划分为500个网格。投入经费589.82万元设立有区监管中心,安装调试完成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12个街镇乡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37个社区(村)网格化服务管理站、28个区级部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终端,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全区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

以崇德社区为例,其网格化管理服务站共设8个网格有8名网格员。网格化带来的改变是什么?点对点的帮扶、宣传,群众诉求能一“网”打尽,实现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

以网格化综合服务监管平台为例,龙泉驿区为全区141个社区(村)便民服务室配备了专用设备,设置实用信息专栏和在线参与栏目,开辟监督管理板块,实现对公共权力运行和基层资金、资产、资源使用全过程监督。将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建设成“政务公开、服务监管、群众办事”三位一体的民生平台、民心平台。

标签:党支部 民情 街镇乡

人参与 评论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