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古镇事传颂千年,小村名略知一二


来源:新安晚报

在合肥,除了三河古镇,巢湖北岸还有一个独特的古镇。在这个古镇上,有个很罕见的现象,这里的许多小村庄名字非常特别,比如村庄名字叫吴兴一、梅寿二、杨元三、张日九等。第一个字,是村庄家族的姓氏;第二个字一般比较喜庆,含有祝福之意;第三个字是数字,属于“数字型”村落。而且,当地老人介绍,在没有行政区划前,许多村庄都这样叫,数量多达十几个。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古镇,为何有这样奇怪的名字?

原标题:古镇事传颂千年,小村名略知一二

在合肥,除了三河古镇,巢湖北岸还有一个独特的古镇。在这个古镇上,有个很罕见的现象,这里的许多小村庄名字非常特别,比如村庄名字叫吴兴一、梅寿二、杨元三、张日九等。第一个字,是村庄家族的姓氏;第二个字一般比较喜庆,含有祝福之意;第三个字是数字,属于“数字型”村落。而且,当地老人介绍,在没有行政区划前,许多村庄都这样叫,数量多达十几个。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古镇,为何有这样奇怪的名字?

取意长宁寺,皖中小上海

从合肥滨湖区沿着环巢湖大道一路向东,很快就能看到一座古镇,指示牌显示:长临镇。

长临老街就在镇政府的旁边,离巢湖岸边也就百余米,主干道成丁字型,两条道路分别叫东街和老街,所有老街故又名“丁字老街”,据镇上老人介绍,“丁”字就是“船锚”的象形,这条街在以前就是宝船永固的意思。古街长660米,店铺林立,前街后坊徽派建筑,古色古香。走进去,老街路边许多人在卖地方特产。

为何叫长临镇?镇上老人说,长临镇又叫长临河镇,就是紧临水边,而“长”的取意和“陷巢州,长庐州”有关系。不过更多也更为准确的说法是,长临镇曾经有一个古寺,叫长宁寺,这座古寺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青阳山之水从寺前流至当地的龙庵,然后注入巢湖,久而久之形成河,称之长宁河。而在当地的发音中,由于n和l的发音一样,所以“宁”和“临”发音相似。加之此地濒临巢湖,所以久而久之就成了长临河镇。

在长临老街上,街面青石板铺地,一些青石板上车辙印迹足有三四厘米深,足以证明长临老街的历史悠久。据记载,长临老街临湖襟河,自古驿道繁忙,水陆两畅。清末时,坊、铺、馆、庄云集。民国早期,因漕运发达,商贾兴旺,还有一个很豪气的称呼——皖中小上海。

湖边有侠气,自古出英才

在近现代时期,让长临河更加有名的是当地出了许多很牛的人才。清末民初时期,“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就是其中的翘楚。不过,作为刺客,王亚樵只能算晚辈。王亚樵的老乡,长临河人万福华可以算得上其时刺客界的“启蒙者”。万福华一生只进行过一次不成功的刺杀,却引领了刺杀风潮。

1865年万福华出生在长临河镇的万胡村,万福华的父亲在乡村教私塾,备受尊重。不过,诸多资料显示,万福华的父亲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私塾先生,他还曾是太平天国的一名“干部”,太平天国失败后,他才回归乡里,埋名隐姓做了私塾先生。

万福华在巢湖岸边一家药店当学徒,后经合肥望族龚家族人推荐,进入上海的官银号任职。由于他聪明果敢,颇得领导信赖。不久,他被荐至滦州铁路分局任总办。随后,他又受邀在广东、福建主事地方盐务。

但是,由于不满清政府的统治,他开始暗结志士,倾向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他转而从事反清革命。此时的万福华已变成一个革命刺客。1904年冬,主张割地联俄的原广西巡抚王之春到了上海。万福华与章士钊、刘师培、吴旸谷、陈自新等人密谋,决定由万福华和陈自新执行具体暗杀行动。

王之春任安徽巡抚时,与淮军名将吴长庆之子吴葆初相熟,暗杀团就假借吴葆初之名下帖宴请,将王之春诱至英租界四马路(今福州路)金谷香番菜馆二楼。1904年11月19日,王之春按时赴约。万福华拔出手枪,多次抠动扳机,却没有发出一发子弹。原来此枪撞针出了问题,而万福华事先并未试用。虽然豪气万丈,不过这毕竟是一次不专业的刺杀。随后,英租界以“身带凶器、扰害租界”的罪名,判万福华监禁10年。

这次不成功的暗杀,却引起了轰动效应。先是蔡元培主编的《警钟日报》发表了《万福华传》;接着陈去病以此次刺杀为素材,写了《金谷香》剧本;柳亚子等人也赋诗讴歌万福华。在这次暗杀后,革命党刺客风起云涌、前赴后继,每年都有数起暗杀活动。万福华之后涌现的王汉、吴樾、徐锡麟等一批刺客,都对他推崇备至。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黄兴、吴稚晖等多次向英领馆交涉。之后,上海绅商名流及各界群众两万余人联名请愿,要求释放万福华。当年12月7日万福华重获自由。

除了万福华,清末民国时期当地还涌现出了一批名人。

古镇藏玄机,文化待发掘

长临镇及巢湖北岸有不少村名叫“疃”,其实这反映了巢湖地区七百年来最重要的历史事实之一——明代大移民。

明代初期,由于长期战争,巢湖北部几乎到了荒无人烟的程度。所以明代初期,政府从周边省份迁移了大量人口到这里填充劳动力、恢复生产。今天巢湖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来自江西瓦家坝这个“人口疏散中心”。

在长临镇,我们会发现很多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小村庄。它们的名称非常独特,一般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村庄家族姓氏;第二个字有吉祥之意;第三个字是数字,不妨称之为“数字型”村落。如前文中提到的长临镇一带有吴兴一、梅寿二、杨元三、张日九等。

对于这些村庄名称的来历,首先我们来说一个概念,在元朝和明朝乃至清朝时期,一般庶人无职者是不要取名的,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尤其在元朝时期,老百姓是不允许有正式名字的,只让他们按排行或者父母的年龄编个号。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本名就叫朱重八;而他老爸的名字叫朱五四,他爷爷叫朱初一。

其实若联系明代大移民就可以知道,村民是以他们祖先的姓名——也就是用村庄第一代移民者名字命名的。由于移民者在当地落户后,生产受到政府的组织,因此它们的定居点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

在长临河吴兴一村的家谱《渤海吴氏家谱》记载着:第一世迁肥始祖兴一……卜居青阳山。”“ 梅寿二村

家谱《合肥南乡梅氏宗谱》中有:“第一世,寿

二公……自宛陵迁肥下,居茶壶山下。”这些

都是这一段移民历史的反映。

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村庄的名称慢慢湮

没,到了后来,人们或许感觉这种村名不太

好听也不好记,就发生了更名的现象。如吴

兴一村,现在叫吴兴益;附近还有一个村叫

凌福寺村,而当地并没有寺庙,据推测也是

由祖先“凌福四”的名字改动一字而来的。

这种形成于同一年代的村庄,规模整

齐、土地划分均匀,相互距离也较为均等。

航拍图中显示的村落布点更加明确地告诉

我们,长临镇一带大量的村庄是按照方格网状分布的,可以说这是中国明代村落“网格化”规划的“新农村”。 本报记者周晔 摄影报道▲长临河古街上的吴氏故居。?古街道一些古建筑内,常常会举办一些画展。▲古镇上的古街。?古色古香的古镇建筑。

标签:文化 宗谱 始祖

人参与 评论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