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在此 百事便无禁忌
2014年06月08日 07:05
来源:广州日报
历史人物姜太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生前建立丰功伟业,死后被奉为历代武将之首。唐宋追封他为武成王,天下遍立太公庙,与孔子并列,掌武事。在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姜太公的神话故事,百姓视姜太公为无所不能的驱邪神、保护神。人们相信,只要“姜太公在此”,便“百事无禁忌”。
原标题:姜太公在此 百事便无禁忌
姜太公像
清 《文王渭水访贤图》
《鱼腹获兵钤图》
《百无禁忌图》
历史人物姜太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生前建立丰功伟业,死后被奉为历代武将之首。唐宋追封他为武成王,天下遍立太公庙,与孔子并列,掌武事。在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姜太公的神话故事,百姓视姜太公为无所不能的驱邪神、保护神。人们相信,只要“姜太公在此”,便“百事无禁忌”。
先祖佐禹治水受封吕地
略懂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有个太公望;不读史书的人,也通过神话小说和影视剧知道有个姜太公。在中国民间诸神中,很多神的本来面目都模糊不清,如《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的二郎神,至今人们还搞不清楚他是“土产”的还是“进口”的。相对而言,姜太公的来历比很多民间神清楚得多,史书有明确记载,其人其事和从人到神的演变过程,都有迹可寻。
姜太公,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生于商末,卒于周初。有人问:为什么姜太公有两个姓?他到底姓姜还是姓吕?《史记·齐太公世家》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先祖尝为四岳(‘四岳’为古代官职名),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从这段文字可知,姜尚本姓姜,因其先祖被封在吕地,后来用封地为姓。
姜太公是哪里人?《史记》称他是“东海上人”;《孟子》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都提到姜太公“居东海之滨”;《吕氏春秋·首时》也说:“太公望,东夷之士也。”但这些说法都有一点笼统含糊。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说得较为明确:“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水经注·齐乘》也说:“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玡海曲,太公望所出。”
垂钓只为王与侯 得遇明主兴西周
姜子牙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在青年时期和中年时期都穷困潦倒,直到老年才遇到周西伯,从此大展宏图,建功立业。他辅佐文、武王兴周前的经历,史书记载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虽然他的先祖是贵族,但到了姜子牙这一代,家境已经败落了。传说他年轻时做过宰牛卖肉的屠夫,开过酒馆卖酒为生。《封神演义》说他32岁上昆仑山拜元始天尊为师学道,72岁遵师命下山,去朝歌城南35里处的宋家庄投奔早年的结义兄长宋异人,在那里他娶了68岁的老姑娘马氏。结婚后他编过笊篱、卖过面粉、经营过饭馆、贩过牛马猪羊,结果都是只亏本不赚钱。后来又开馆算命,结果开业五个月后才来了第一笔生意,姜子牙抓住这个机会,一连算准了两个人的命,自此在京城小有名气。但也正因为算命,姜子牙识破了玉石琵琶精的真面目,得罪了妲己,从而导致了后来的逃亡。逃出朝歌后,他一路风尘来到磻溪,这一年,姜子牙已经80岁了。
《史记》也说“吕尚盖尝穷困”,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周西伯即周文王,吕尚和周文王的相遇,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吕尚当时在海滨隐居,周西伯被纣王囚禁在羑里,周西伯的谋臣散宜生、闳夭素闻吕尚大名,便请他出山营救周西伯。吕尚说:“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盖往焉。”于是三人物色美女和奇珍异宝献给纣王,赎回了西伯。
第二种说法是吕尚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封神演义》说他垂钓“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史记》的记载也颇有传奇色彩:“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悦,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按《史记》的说法,姜太公和周西伯相遇这一历史性时刻是偶然中的必然。相学著作《神异赋》则从面相学“论证”此事:“明珠出海,太公八十遇文王。”所谓“明珠出海”,就是耳珠朝口而明润。姜太公生得耳珠朝口,乃福寿之相。晚年之前气色不佳,故运途坎坷。至八十岁气色转明润,故得遇文王,开创大业。
唐代屡封姜太公 登上神坛掌武事
关于姜太公钓鱼,还有另一则传闻,《列仙传》称:“(吕尚)钓于磻溪,三年不获鱼。或曰:‘可以止矣。’尚曰:‘非尔所及也。’已而果得大鲤,有兵钤于鱼腹中。”“兵钤”就是兵书,传说姜太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著有《太公兵法》,被后世兵家、纵横家奉为宗师。
《史记》称:“(周西伯)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即位,吕尚被尊称为“师尚父”,他辅佐武王在牧野之战中一举灭商。灭商后,“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周武王把姜太公分封在齐国营丘,他到达齐国后,“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周成王年少即位时,管叔、蔡战作乱,淮夷背叛周朝,成王授权姜太公征伐叛民,齐国从此成为大国。
姜太公登上神坛,是从唐代开始。据《唐会要》记载,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玄宗下令在东西两京及天下诸州,各建太公庙一所,并让汉代名臣张良陪伴姜太公同享祭祀。诸州武举人,准明经进士,都要参与祭祀。每逢军队出征,任命将领,亦要祭祀禀告。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皇帝又下令,乡间贡试选拔上来的武举人赴省应试时,要先去拜太公庙。又规定每次任命大将或打了胜仗,都要拜庙告捷。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追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到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皇帝颁发诏书,加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并在青州建庙祭祀。武成王太公庙的规模格局与文宣王孔子庙一样,与文庙相对应称武庙,于是天下文人供奉孔子,武人则敬奉姜太公。姜太公与孔子并列,成为万世武将之首,掌武事。
民间多奉太公像以镇宅辟邪
到了明代,《封神演义》问世,人们进一步把姜太公神化为法力无边的驱邪神。《封神演义》中的姜太公神通广大,法力无边,驱神役鬼,叱咤风云,助周灭商,建立周朝。大功告成后,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捧着玉符金敕,登上封神台,大封阵亡功臣、逢劫神仙。无论正神邪鬼,俱得职司,各有所依。俗话说,姜太公封神,不封自己。传说封神结束后,姜太公自己没位置坐,只得爬上屋顶,坐在梁上说:“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我在众神之上!”下面有人问:“你为什么在诸神之上?”姜太公说:“你们的神位在屋内地面上,我的神位在屋梁上,屋梁高于地面,所以我在你们之上。”
人们相信,姜太公为众神之首,自然神力最大,正神惧他三分,百鬼闻其名必然望风而逃。于是,人们只要觉得做事有可能得罪诸神或鬼怪,就把姜太公请出来。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都把姜太公像贴在家中墙壁上,以祈驱邪镇宅,迎来吉祥喜庆。姜太公像多绘姜太公骑在瑞兽麒麟上,肩插发号施令的杏黄旗,手持多宝鞭,或在画上方绘伏羲八卦图,钤上“驱邪降福”、“灵符镇宅”朱砂印,并且书有“姜太公在此,百事无禁忌”十个大字。
民间凡新建房屋上梁时,工匠必先用红纸写下“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几个大字,贴在木梁上。然后烧香磕头,鸣放鞭炮祭拜姜太公,再从梁上往下扔馒头,撒铜钱,俗称“抛梁”。
陕北地区的人家在修建窑洞时要举行“合龙口”仪式,在仪式上,主持人唱道:“一合龙口不再开,家添人口外添财。窑里窑外喜气生,天神地仙降福来。一撒东方甲乙木,二撒南方丙丁火,三撒西方庚辛金,四撒北方壬癸水,五撒中央戊己土。匠工无忌,主家无忌,天无忌,地无忌,姜太公在此,百事无禁忌,大吉大利。”
当住宅逢路冲或屋角相对时,人们就用红纸写上“姜太公在此,百事无禁忌”诸字,并画上黄色的符贴在墙上,意在挡煞。赶山会的商人,认为凡山会就有庙宇,凡庙宇必有邪鬼,而且不但活人要去赶山会,阴魂邪鬼也会去,因此随身携带姜太公护身符,以求平安。
就这样,姜太公被民间奉为驱邪神,人们用姜太公来抵御一切灾祸,保证太平安康。姜太公像既成了辟邪物,又成了吉祥图。“太公在此,无所畏惧”、“太公在此,一切随意”、“太公在此,大吉大利”等吉祥语被书写成文字,在民间广为张贴,习俗相沿,迄今不衰。
《吉祥艺术》
版逢周日见报。
来信可寄:广州市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广州日报副刊部 钟志荣
29岁小伙恋上62岁老太 称做梦都梦到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中科院院士丁奎岭任上海交大常务副校长
0条评论2018-10-30 13:11:10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