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通改写历史 陈云林访台“不谈政治”(图)
2008年11月06日 16:38中国新闻网 】 【打印

  不谈政治

  “大三通能够在这次谈出成果,是不谈政治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前所长李家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11月3日,陈云林甫抵下榻的台北圆山大饭店,就发表讲话称:不谈政治。有网友随后发帖表示不解:身为大陆正部级官员,也需会见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哪能够不谈政治?

  但“两会”次日的会谈及协议的签署,揭开了这个谜底。综观《海峡两岸空运协议》,只出现了“包机”“航路”字样,而无“航线”一词。海基会主要谈判代表、副董事长高孔廉表示,航线的部分,双方认为不是国内航线,也就没有直接写在协议里面。大家的共识是,这是两岸特别航线。

  “如果有了航线的说法,就需要给出航线名称,国别标识也将出现”。台湾《中国时报》主任记者王铭义对本刊说。

  显然,高孔廉口中的“两岸特别航线”的妙处,在于刻意避开了敏感词汇,变清晰为模糊,也就此辟出了谈判空间。

  “如果有了正常的航线,包机一词就不会存在了”。王铭义说。

  不仅空运如此,海运亦如法炮制。此前,两岸海运业者为回避政治风险,“小三通”时不挂本地区旗帜,或改挂外籍旗帜,或以其他旗帜遮掩。此番“大三通”在即,权宜船的命运受到广泛关注。

  海运协议规定:双方同意两岸登记船舶自进入对方港口至出港期间,船舶悬挂公司旗,船艉及主桅暂不挂旗。两岸资本并在香港登记的船舶比照直航船舶从事两岸间海上直接运输,在进出两岸港口期间,其船舶识别方式比照《台港海运商谈纪要》有关香港船舶的规定。目前已经从事境外航运中心(两岸试点直航)运输、两岸三地货柜(集装箱)班轮运输、砂石运输的两岸资本权宜船,经特别许可,可按照本协议有关船舶识别等规定,从事两岸间海上直接运输。

  显然,尽管马英九在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之时曾经提出“两岸和平协议”的构想,但“两会”此番仍然延续了往日“先易后难”的原则。10月中旬,台湾“陆委会”副主委傅栋成在回应媒体问询时就明确表示,二度陈江会不会涉及政治议题。

  “两会一直存在‘先经济后政治’的共识,总要先埋好地基才能谈其他”。殷存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二度陈江会落幕之际,不难看出,“九二共识,各自表述”的原则,犹如一张看不见的手,在幕后遥控着两会洽谈的走向。

  急与不急

  此番的二度陈江会,不仅没有触及政治议题,在经济上也明显表现出主次。面对“大三通”的强劲风头,此前数年一直为两岸业界所热望的金融议题之少,几可用蜻蜓点水来形容。

  二度陈江会只是声明共同探讨应对金融海啸之策,更多事务性谈判已被推至明年上半年。在台湾期间,陈云林当面邀请江丙坤明年再赴大陆展开两会复谈后的第三轮协商。预计,三度陈江会议题将主要以金融为主。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二度陈江会的4大议题有增有减。

  由于三鹿奶粉的强大冲击波,食品安全问题被列入;而旁观金融海啸中韩国的二度金融危机,大陆方面已有共识:过度开放导致货币严重贬值。在一揽子缓解金融海啸方案尚未出台之际,显然不是与台湾方面洽谈两岸金融对接的时机。

  与大陆出牌错落有致相比,台湾方面的心情更显急迫。一度陈江会时,海基会发言人庞建超就曾在香山碧云寺爆出“两岸互设办事处”的话题。

  由于办事处涉及主权等敏感区域,二度陈江会时,两会都公开表示,互设办事处不在议题之列。

  “这反映了岛内深蓝层面的急迫心情,希望在政治上早日取得突破。”台湾《联合报》副总编辑游其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而在二度陈江会之时,即使是只谈经济议题,台湾业界亦有“口子开得不大”的评论。此前,台湾航运业者希望货运每个航点每天至少一班,客运每条航线,每天至少一班。依照目前台方业者的操作,两家拥有货运机队的业者,桃园小港对飞广州和上海,每天各飞一班,一个月要120班。而空运协议数量,只有台湾业者期望值的一半。

  客运方面,台湾业者的期望值是每周105班,协议的班次也只刚刚超过期望值的半数。台湾业者的意见是:客机腹仓不能载货,客运成本较难压低,班次不能抬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票价恐怕还要偏高,因此担心旅客抢不到位子,造成一票难求的局面。

  而在金融方面,台湾业者亦坦承,这次两岸金融座谈会时间短促,双方只能交换名片、寒暄,顶多点出双方关切议题后就结束了,“大家都想打探对方能开放些什么、开放到什么程度”。只是,“底牌恐非操之在我方”。

  “如果时光倒退20年乃至30年,是大陆急而台湾不急,现在正好反了过来,起码在经济问题上是如此。”王铭义说。

  “总体而言,大陆方面一直希望双方能够更多更深地开放彼此,急与不急实际上只是谈判的策略而已,开放的目标从来就没有动摇过。”殷存毅说。

  变数

  就在两岸三通得以实现的历史性时刻,一些学者也提醒说,两岸关系尚存变数。

  第一个风向标是明年将要举行的台湾“县市长”选举。民进党执政后期,由于拒绝与大陆展开更深一步交流,加之绿营自身问题多多,在上一届“县市长”选举中惨败。“问题是,绿营上一次败到了谷底,这一次会不会有所反弹?”殷存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让这些学者担心的是,蓝营执政半年以来,支持率不升反降。二度陈江会固然可以为蓝营加分,“比如马英九将会见陈云林,就给台湾民众传递了一个明显的信号:陈水扁为什么没有能力见到大陆的高级官员?”

  但是,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岛内选情复杂,如果明年的选战中蓝营稍稍受挫,必将面临绿营对“两会”复谈、三通成果大肆秋后算账的境地,“到那时,马英九也许就将面临一个两难的局面”。

  第二个风向标则是3年半之后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为避免成为“活靶子”,为连任计——两岸学者已有几近相同的判断——马英九不会在第一个任期内对两岸和平协议做出实质性的推动——换言之,两岸谈判中的政治议题,甚至可能要在至少3年半之后才能展开。

  “问题是,谁又能保证马英九一定连任呢?”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记者/杨中旭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解文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