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曾荫权:个人奋斗的典范
2007年03月22日 15:26投票数: 顶一下  【

曾荫权从政的一些特点,可以看出他童年成长的烙印。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前立法会议员朱幼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曾荫权在私人社交方面的职业操守做得很好,几十年来,与香港上层社会人士的关系保持距离,“因为这个圈子很小,每个人都说,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这一方面表现了曾荫权作为公务员的职业操守,另一方面,也令人联想到他的身世。从履历上看,他与董建华最明显的一个区别,是二人出身的迥异,曾荫权可称得上香港人靠个人奋斗成功的典范。

曾荫权家境贫寒,是家里六个孩子中的长子。他的父亲是一名警长,母亲在家里缝制尼龙袋贴补家用,加上舅妈去世后留下的三个孩子,十一口人的大家庭,挤住在六十平方米的警察宿舍。

挨打在曾荫权的童年是家常便饭。父亲常驻在偏远地区,只在周末回家,曾荫权几乎每星期都要被父亲打一次。曾荫权回忆往事时说:“记得小时候无知,错买了隔夜面包,挨爸爸一顿打;有一次他吩咐我买豆腐,我不懂,买回来发现是馊的,又要挨打。”即使父亲不在家,母亲也常当街用藤条教训孩子。

1957年,曾荫权通过小学会考升入天主教男校香港华仁书院读书,这是他第一次靠知识改变命运。

这所名校云集了很多富家子弟,而曾荫权兄弟则要靠到夜校教课和当家教赚取学费。贫富差距往往带给穷孩子很大心理压力,身材矮小、成绩平平、家境贫寒的曾荫权尝尽遭受冷落、羞辱的滋味,也使他养成受挫后不服输的性格。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的成绩和各方面表现并不是特别突出,但一有挫折,就会激发他的决心和潜能,他要做一件事情,绝对有才能做到。”

在中学就读的7年给曾荫权的影响是深远的。除选择天主教作为他的宗教信仰之外,在性格培养方面,他日后在政界时而表现出的自负,或许就源于童年自卑的阴影。

而他做事认真严谨,也得益于一次“受辱”经历。上中学四年级时,英语老师穆嘉田神父在课堂上点名宣读曾荫权的作文,狠狠批评他的语法错误,还把作文簿丢到地上,吐了口唾沫。曾荫权认为,这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中学老师,此后,他不断自我提醒作风要严谨。

在立法会上,曾荫权曾两次取笑民主党提出的施政报告建议不严谨。一次是“施政报告”打印成“施枚报告”,被曾荫权发言时当场指出。在2004年立法会答辩中,曾荫权形容他们的施政报告建议“可能导致我们经济破产”,再次令民主党尴尬。

而曾荫权的表演才能也是从中学起崭露头角,被点名称赞“演技出众”,这对于他日后从政大有裨益。四年级时,曾荫权参加话剧比赛《TheEscape》,讲述法国大革命期间,一群被囚的巴黎政治犯的越狱经过。华仁书院校刊刊评论说:“演技较佳的有……中四丁的曾荫权……特点是演技出众,发音清楚自然正确。”

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在预科毕业后破灭了,他虽然被香港大学建筑系录取,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打工养家。

身高一米六几的曾荫权如果不是因为个子矮,很可能继承父亲的衣钵去当一名警察。但这并不妨碍他擅长打架,他的大弟曾荫培说:你别看他个子小小的,其实很能打架,有哪个弟弟在外面被人欺负了,他肯定第一个出头。最终子承父业的使命由曾荫培完成了,他后来升至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处长,人称曾家兄弟“一文一武”。

曾荫权的第一份工作是药厂推销员,亲友们怕他陪客户吃喝玩乐会学坏,劝他转行。1967年,曾荫权加入公务员队伍,考取二级行政主任,在市政事务署工作,此后他的仕途一帆风顺,在迄今的38年公务员生涯中,获得升职十余次,直至代理最高行政长官。

然而,对于自己没有大学学历,曾荫权一直耿耿于怀,他毫不讳言:“我心里总有根刺,担心(没学位)会影响前途。”

1981年,曾荫权被政府推荐,就读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一年后,他以九科优的成绩获得公共行政硕士学位,从此拔掉了这根刺,不再因没上过大学而感到自卑。这一年,他37岁。

   编辑: zhf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