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专题 > 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 > 最新消息 > 正文 |
|
希拉克访华离情依依 中法关系存暗涌
2006年10月27日 13:34
相关Tag | [凤凰视点] [希拉克] [中法] [欧洲] |
法国总统希拉克正在进行任期内的最后一次访华行程,开宗明义说目的是要为未来打下基础,确立中法关系未来方向。希拉克造就了中法关系的黄金十年,然而法国明年即将大选,在野左翼有望胜出,他们上次执政时曾采取强硬的对华政策,虽然希拉克企图为未来中法关系定调,但当中的变数恐怕并非他能控制。
希拉克的对华政策可从两方面解。首先,他相信国际政治应从多极化发展,以抗衡美国独大的状况,中国在亚洲的地位犹如法国在欧洲,是地区领袖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兼核武拥有国,是希拉克抗衡美国的理想伙伴;另外,希拉克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改写世界经济地图,法国能否从中得益将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政经并重是希拉克对华政策的特色。在希拉克的推动下,中法两国于1997年建立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年两国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立场非常接近,伊拉克战争、朝核、伊核和黎巴嫩冲突等,两国在战略上一直相互支援。
希拉克正积极推动建立中法“部长会议联席制度”,定期就共同关心的事务进行部长级会议,若落实的话,是法国在欧洲以外唯一的类似机制。
经贸方面,希拉克先后四次出访中国,每次都有一大群商界高层随团,他并不介意被传媒称为“超级推销员”,且以能取得对华合同为荣,2004年的访问拿到了令全世界眼红的40多亿欧元合同,今次访问将会力争核电站、高速铁路、航空、金融和保险等领域的合作机会。
希拉克虽不遗余力巩固自己一手建立的中法关系,但法国政治处多变时期,明年大选选情至今不太明朗,执政人民运动联盟仍无法决定由谁人出选,中法关系能否以既定方向持续发展,存在甚多变数。
自从今年初“首次雇佣法”引发全国大罢工后,法国选民对政府的不满升温,在野左翼社会党支持上升。对执政联盟更为不利的是,总统大选明年4月就要举行,但至现时为止,他们仍然无法决定由谁出选总统。
希拉克年届73岁,虽然他未正式就是否参选表态,但几乎肯定他不会再次参选,民意调查也显示80%选民不愿意由他连任。希拉克的原意是派出亲信总理德维尔潘参选,但德维尔潘在处理“首次雇佣法”事件的表现强差人意,支持度跌至低谷,若由他出选,几可肯定无法胜出。
现时呼声最高的是内政部长萨尔科齐,他在大罢工时主张以“铁腕”镇压,因而赢得保守势力的大力主持,在政府官员中支持率排名最高。但他跟希拉克不和多时,又多次跟德维尔潘公开作对,加上政治立场亲美、认同伊拉克战争,理念跟希拉克相悖,法国报章指希拉克正设法阻止他出战,成为他参选的最大阻力。
希拉克本人则支持现任国防部长阿里奥-玛丽,她是法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国防部长,由希拉克一手提携,是希拉克的忠实追随者。阿里奥-玛丽于1981年加入由希拉克创立的戴高乐主义政党“保卫共和联盟”,1999年获选为党主席,2002希拉克赢得总统大选后,任命她出任国防部长,她就任国防部长四年获得高级将领的赞赏尊重。
明显不过,若阿里奥-玛丽最终获得提名,而又胜出总统选举的话,法国极有可能继续执行希拉克路线,包括外交及对华政策在内;反之,若由萨尔科齐胜出,法国的外交政策很有可能由反美变成亲美,继之而来的是,以抗衡美国为前提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失去其义意,中法关系大有机会出现倒退。
经历过少数族裔动乱及全国大罢工后,不少法国选民开始思变,在野左翼的实力在明年大选中不容忽略。较早前在野社会党选出唯一的女性省长罗雅尔出战总统选举,她将整合左派力量,跟右翼联盟一较高下。
罗雅尔本人绝少就外交政策发表意见,现在很难得知她的对华立场如何,但从她管治普旺斯省的政策观之,可见人权在她的议程占颇高的位置,她曾争取男女同工同酬、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扩大失业青年人就业机会、为节能产品提供补助、阻止在沼泽地区修建高速公路等。
再翻看社会党上次执政时总统密特朗的外交政策,几可肯定若罗雅尔当选的话,对中法关系颇为不利。密特朗1981上台后,以其左翼的意识形态制定“人权外交”政策,在对华关系上,他竭力批评中国的人权问题,又大打台湾牌,向台湾出售幻影2000–5型战斗机,中法关系持续恶化,直至右翼于1993年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再次掌权,两国关系才开始改善。
中法关系因为法国大选而存在暗涌,希拉克期望为未来对华政策定调,大半是空谈,因为谁执政谁就有决定权,希拉克要影响中法关系,最佳办法还是设法令执政联盟胜出大选。(凤凰视点)
撰文 罗少兰
希拉克的对华政策可从两方面解。首先,他相信国际政治应从多极化发展,以抗衡美国独大的状况,中国在亚洲的地位犹如法国在欧洲,是地区领袖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兼核武拥有国,是希拉克抗衡美国的理想伙伴;另外,希拉克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改写世界经济地图,法国能否从中得益将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政经并重是希拉克对华政策的特色。在希拉克的推动下,中法两国于1997年建立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年两国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立场非常接近,伊拉克战争、朝核、伊核和黎巴嫩冲突等,两国在战略上一直相互支援。
希拉克正积极推动建立中法“部长会议联席制度”,定期就共同关心的事务进行部长级会议,若落实的话,是法国在欧洲以外唯一的类似机制。
经贸方面,希拉克先后四次出访中国,每次都有一大群商界高层随团,他并不介意被传媒称为“超级推销员”,且以能取得对华合同为荣,2004年的访问拿到了令全世界眼红的40多亿欧元合同,今次访问将会力争核电站、高速铁路、航空、金融和保险等领域的合作机会。
希拉克虽不遗余力巩固自己一手建立的中法关系,但法国政治处多变时期,明年大选选情至今不太明朗,执政人民运动联盟仍无法决定由谁人出选,中法关系能否以既定方向持续发展,存在甚多变数。
自从今年初“首次雇佣法”引发全国大罢工后,法国选民对政府的不满升温,在野左翼社会党支持上升。对执政联盟更为不利的是,总统大选明年4月就要举行,但至现时为止,他们仍然无法决定由谁出选总统。
希拉克年届73岁,虽然他未正式就是否参选表态,但几乎肯定他不会再次参选,民意调查也显示80%选民不愿意由他连任。希拉克的原意是派出亲信总理德维尔潘参选,但德维尔潘在处理“首次雇佣法”事件的表现强差人意,支持度跌至低谷,若由他出选,几可肯定无法胜出。
现时呼声最高的是内政部长萨尔科齐,他在大罢工时主张以“铁腕”镇压,因而赢得保守势力的大力主持,在政府官员中支持率排名最高。但他跟希拉克不和多时,又多次跟德维尔潘公开作对,加上政治立场亲美、认同伊拉克战争,理念跟希拉克相悖,法国报章指希拉克正设法阻止他出战,成为他参选的最大阻力。
希拉克本人则支持现任国防部长阿里奥-玛丽,她是法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国防部长,由希拉克一手提携,是希拉克的忠实追随者。阿里奥-玛丽于1981年加入由希拉克创立的戴高乐主义政党“保卫共和联盟”,1999年获选为党主席,2002希拉克赢得总统大选后,任命她出任国防部长,她就任国防部长四年获得高级将领的赞赏尊重。
明显不过,若阿里奥-玛丽最终获得提名,而又胜出总统选举的话,法国极有可能继续执行希拉克路线,包括外交及对华政策在内;反之,若由萨尔科齐胜出,法国的外交政策很有可能由反美变成亲美,继之而来的是,以抗衡美国为前提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失去其义意,中法关系大有机会出现倒退。
经历过少数族裔动乱及全国大罢工后,不少法国选民开始思变,在野左翼的实力在明年大选中不容忽略。较早前在野社会党选出唯一的女性省长罗雅尔出战总统选举,她将整合左派力量,跟右翼联盟一较高下。
罗雅尔本人绝少就外交政策发表意见,现在很难得知她的对华立场如何,但从她管治普旺斯省的政策观之,可见人权在她的议程占颇高的位置,她曾争取男女同工同酬、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扩大失业青年人就业机会、为节能产品提供补助、阻止在沼泽地区修建高速公路等。
再翻看社会党上次执政时总统密特朗的外交政策,几可肯定若罗雅尔当选的话,对中法关系颇为不利。密特朗1981上台后,以其左翼的意识形态制定“人权外交”政策,在对华关系上,他竭力批评中国的人权问题,又大打台湾牌,向台湾出售幻影2000–5型战斗机,中法关系持续恶化,直至右翼于1993年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再次掌权,两国关系才开始改善。
中法关系因为法国大选而存在暗涌,希拉克期望为未来对华政策定调,大半是空谈,因为谁执政谁就有决定权,希拉克要影响中法关系,最佳办法还是设法令执政联盟胜出大选。(凤凰视点)
撰文 罗少兰
编辑:
luw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