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两派:法日派和英美派的较量
2006年10月18日 19:09投票数: 顶一下

节选自《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

第六章 “女师大风潮”中的明争

两方的阵势(1)

“青年必读书”中的较量是在暗中,语丝派这边参与的只有鲁迅一人,还谈不上是两个阵营的公开对垒。真正的战斗,是在“女师大风潮”中的对抗。

“女师大风潮”是怎么回事,一九八二年出版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史》中,有较为详细的叙述。兹撮录如下:

在北京高师改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影响下,经过争论,女高师于一九二四年五月,改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杨荫榆任校长。一九二五年发生了惊动全国的女师大“风潮”。

杨荫榆原为北京女师学监,思想反动。她与北京政府勾结,竭力压制校内的革命活动。她当校长不久,即因排斥异己,压迫学生,胡乱支配学校经费,违章向学生征收费用等种种劣迹,引起师生的反对。一九二五年初,女师大学生代表赴教育部,要求撤换校长。五月,杨荫榆借故宣布开除刘和珍与许广平等六名学生自治会代表,学生在愤怒之下将布告牌摔掉。七月底,杨借口学校修理校舍,逼令学生搬出校外,并贴出解散学生自治会的布告。在其反动企图未得逞之后,又进一步迫害学生。八月一日,杨率领军警入校,无端宣布解散四班学生,又锁住大门,截断电路,关闭伙房,隔绝校内外一切来往,逼迫学生离校,并指挥军警毒打学生。她与警察总监订立密约,要求警察看守校门,“无论什么人,什么东西(吃的用的或信件),只许出校,不许入校。”为自卫计,学生们团结起来,毁锁开门和亲友会见,并向教师们求援。当时在女师大任课的鲁迅,积极支援了学生的正义斗争。八月初,成立了以鲁迅等人为中心的“女师大校务维持会”。鲁迅写好《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邀请其他教授共同签名发表,表示了严正的态度。八月中,章士钊以“不受检制”“蔑视长上”为借口,下令解散女师大,改设“国立女子大学”。又派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率领军警和女流氓闯入学校,殴打学生。但是,这一切都没有使学生和主持正义的教师屈服。学校被宣布解散后,师生们在宗帽胡同自赁校舍,坚持开学,由鲁迅、许寿裳、马裕藻、郑奠、沈尹默、黎锦熙、傅种孙、徐炳昶等数十名进步教师义务教课不取报酬。段祺瑞政府在技穷之后,被迫于十二月下令恢复女师大,并撤销了杨荫榆的校长职务。

事情大致就是这样。

这样的叙述,不能说有什么不对。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还应当说是很对的。但是,不能说今天看来是很对的,就一定符合历史的原貌,就一定是历史的真实。这里,不光是怎样考证的事儿,还关系到一个历史观的事儿。如果历史观有了偏差,再用力考证也考证不出什么名堂。只会越走越远。

我们应当取什么样的历史观呢?

不管秉持什么样的主义,都应当取进步的历史观。这样你看到的才是真的,你的主义才是对的。除非你事先就知道你的主义是错的还要秉持着。

进步的历史观的一条准则是,历史是不断前进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新的思想,终究要取代旧的思想,新的制度,终究要取代旧的制度。纵然在前进的过程中会有反复,但历史发展的大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真要是那种大的历史的反复,你能知道,更多的人也会知道。如果你认为是历史的反复,更多的人不这样认为,那么你就要省察一下自己是不是错了。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是反复不是反复,还得看是什么样的人看的。如果你本身就是个落后的人,你认为反复了,说不定正是历史的进步。只是没有按你的心思进步罢了。

用这样一种大历史观来看女师大风潮,我们就会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罅隙。

先看看对立两派的人物。一派是闹风潮的,一派是不主张闹风潮的。闹风潮的,又分闹风潮的学生和支持风潮的教授。

上面的引文中说,杨荫榆借故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六名学生,又贴出解散学生自治会的布告。六名学生,除了刘和珍、许广平之外,其他四名学生是蒲振声、张平江、郑德音、姜伯谛。其排列顺序,将刘和珍放在前面,或许是因为刘和珍后来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以示尊崇,实际情形当是许广平在前吧,比如《鲁迅全集》注释中,提到这六个人时,就是许广平排在前面的。事实上也应当是第一名,这六个人同是学生自治会的干事,而许广平是总干事。

也就是说,在这次风潮中,许广平是个关键人物。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编辑: 徐会玲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原文TAG:正义,历史教育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