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使者3000:播下中日友好之种
2007年04月11日 15:19投票数: 顶一下  【

日中友好协会理事、事务局长酒井诚作为3000人代表团的一员和日方组织者,在越洋电话中用标准的汉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那次访华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了中国青年的热情招待,感觉像回到了家一样,心里暖乎乎的。”

在各地的访问结束后,3000人在北京汇合。今天的全国青联国际部部长倪健,1984年刚刚大学毕业,踏进青联大门没顾喘口气,便一头扎进了对3000人代表团的接待工作中。倪健说,对于1984年的北京来说,接待3000名外国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当时的宾馆饭店不像今天这样多,为了招待日本客人,中方连军队的招待所都动用了。

在北京,日本青年受到了超乎他们想象的破格接待,胡耀邦等中国国家领导人亲自出面接见,天安门广场上举办了欢迎他们的烟花晚会。在中国35周年国庆庆典上,来访的日本青年作为贵宾,在天安门前的观礼台上参观了阅兵式。10月3日,3000名日本人还参观了中南海,中国领导人与日本青年一同在碧波中畅游,创造了中国迎宾史上的一段佳话。

500人回访

日本青年在中国访问的情形通过媒体传回了日本,在日本朝野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一些访华青年在回国以后,应邀到全国各地做报告,讲述在中国的经历。更多人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转达给了身边的亲友。

中国对日本的友好姿态是日本国民始料不及的,日本社会普遍认为有必要做出相应的表示。于是,在一些日本民间团体的努力下,500名中国青年在1985年乘坐“中日友好之船”回访了日本。

酒井诚说,由于中日的国情不同,日本邀请中国青年回访完全是民间性的行为。由于这些民间团体没有足够的资金,请不起3000人,所以只好邀请了500人。

倪健是500人回访团的成员,他说,这次访问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访问团走遍了日本47个都、道、府,接触了大量的日本人,日本民众欢迎他们的热烈程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倪健说,对中国人最热情的是访问过中国的日本青年。此后,从事中日交流的工作的倪健曾多次前往日本,他说,每一次都能遇到3000人团的成员,一提起那一次交流的经历,相互之间的关系立即拉近了很多。

友谊之花10年结果

这一次中日青年的互访是两国间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员交流,有人形象地讲这段时期称为中日关系的“蜜月期”。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新生认为,“蜜月期”的出现是中日关系10年友好的一个自然延续。中日在建交的前10年时间内,以友好合作为主,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看到了国外的电影和电视剧大都来自日本,两国还合作拍摄了很多以中日友好为主题的电影。

1982年日本发生了第一次教科书事件,两国关系的热度有所下降。王新生认为,中国之所以邀请3000名日本青年来访,其初衷是希望在两国关系初遇坎坷时,通过大规模的人员交流,维持中日关系前10年的友好局面。酒井诚也认为,胡耀邦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看到并抓住了时机,并使用了史无前例的手段,推进了中日关系。他说:“这是一个有魄力的决策。”

但是,1985年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和1986年的第二次教科书事件却使中日关系跌入了低谷,两国关系的僵局一直持续到1992年日本天皇访华。

虽然中日关系遭遇了冰雪期,但是中日青年的交流埋下的火种,却逐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自从1984年的大规模青年交流以后,中日两国的青年交流就成了一个既定的传统,再也没有中断。

从1987年开始,日本政府每年固定邀请100名中国青年到日本参观访问。1998年,江泽民访问日本时,与日方商定中方也将在5年内每年邀请100日本青年来华访问。今年9月初,日本外长川口顺子来华访问,在与中国外长唐家璇的会谈中,中方表示从2004年开始延长邀请日本青年来访的计划。

走上日中友好岗位

3000人访华还改变了很多日本青年的人生轨迹。日本西泽佑工务店株式会社社长西荣佑先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当年他在参加长野县上田市日中友好协会的一个会议时,被问到是否愿意参加3000人交流活动,他举了手,于是有幸成了3000人中的一员。现在西荣佑的另一个身份是上田市日中友好协会理事,自从1984年以后,他每年都要来中国访问。

如今,当年的青年都已经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了,他们中有的当上了国会议员,有的当上了地方的行政长官或公司的领导者,这些人现在是日本国内反对极右势力、推动中日友好的骨干力量。

1995年,在中日青年大联欢10周年的时候,400多名参加过3000人访华团的日本人,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了一次集会,纪念那次难忘的经历。在集会上,大家一致表达了反对日本社会上极右逆流的心愿,在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的倡议下,与会者当场捐款帮助南京修复被日本侵略军毁坏的城墙,并资助更多的日本青年人到南京参观大屠杀纪念馆,接受历史教育。这一行动至今仍在持续进行。

“今年来华访问的13,000人中,还有当年参加3000人活动的成员,他们对这样的活动给予非常积极的评价。应该说,当时3000人访华的活动播下了日中友好的种子,现在已经生根发芽,成为推动日中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日本驻华使馆一等秘书柏木隆久这样概括说。记者/李楠

中国新闻周刊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zhf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