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周密部署 国庆安全保障进入攻坚阶段(图)
2009年09月09日 07:29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9月7日,位于涿州的河北省公安厅环京护城河指挥部,包括涿州在内17个公安检查站的9个治安卡点,以及环京4市、15个县的综合性网络监控大屏,正在24小时不间断地被警方监控。国庆临近,警方加大了危险物品监管检查和涉危案件的查处力度,严防危险物品流入北京。图为值班民警守护在监控屏前。中新社发翟羽佳摄

中新网9月9日电参加国庆游行人员首先接种“甲流”疫苗,北京及周边六省市启动“护城河”工程,食品安全24小时值守……,面对组织大规模庆典活动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中国官方密集出招,倾力为国庆60周年庆典安全顺利举行“保驾护航”,国庆安全“保卫战”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

卫生安全:参加国庆游行人员首先接种甲流疫苗

国庆60周年庆典即将举行,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却在最近出现新情况,“形势比较严峻”——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8日如是描述。

公开报道显示,10月1日当天,仅参加国庆庆典游行的民众就有约20万人。在国庆8天长假期间,中国预计将有上亿人口处于流动状态——人口在特定时刻高度聚集,又在一段时间里频密流动,这些为国庆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带来巨大挑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做好秋冬季“甲流”防控进行了研究部署。会议提及要加强重点时期和重点地区的防控工作,而“当前尤其要搞好国庆节前后的疫情防控”。

陈竺8日在介绍中国下一步防控甲流疫情方针时表示,未来会充分发挥疫苗手段,并特别强调“在参加国庆游行的人员当中将首先启动疫苗接种”。

作为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举办地,北京可算是国庆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北京市卫生局此前曾向媒体透露专为国庆庆典制定的“甲流”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方案显示,参加国庆庆典的各方队和每个训练基地都将防“甲流”作为第一要务,集中训练尽量在室外进行,室内训练保持空气流通;参加游行、晚会、游园的人员每天须进行晨检和午检,一旦出现病例,立即隔离治疗。

治安安全:“护城河”工程启动 6省市区拱卫首都

一项旨在加强国庆安保的“护城河”工程日前启动,北京与周边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山西、山东六省区六日共同签署一份工作协议,安保联动机制开始运转。北京国庆安保体系正从城里向城外延伸。

根据工作协议,北京等七个相邻省区市将设立二十四小时联络热线,对可能危及国庆安全的人员进行有效掌控,启动联动处置机制就地解决矛盾纠纷,以及加大危险物品监管监察和涉危案件的查处力度,严防危险物品流入北京等。

据了解,7日起,北京“近邻”河北、山西等省对所有乘坐长途汽车的进京旅客登记实名,旅客也只有在出示本人身份证后才能购买车票。预计这一与北京奥运会前后类似的安保举措将一直持续到十一黄金周后。

此外,中国公安部8日作出部署:北京及周边6省区市公安机关从9月15日起组织大中城市公安民警与武警联合实行夜间武装巡逻,其他地方公安机关也要根据实际与武警实行联勤联防;确保全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公安部要求各地深入推进社会治安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集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等突出治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以整治酒后驾车、整治火灾隐患为重点,全面落实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消防安全隐患的治理措施,严防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火灾事故;对治安重点地区进行集中挂牌整治,国庆前初步扭转一批重点地区社会治安不好的面貌;严格落实危爆物品管控措施,严防漏管失控。

消防安全:重点消防区域实行零距离看护

根据庆典安排,10月1日晚,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其他指定区域燃放烟火。北京市消防局透露,根据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天安门广场和其他指定烟花燃放区域及周边火灾预防特殊管控措施的通告》,国庆期间,在焰火阵地周边,必须落实“可燃材料全覆盖、可燃杂物全清理、相关人员全培训、监护人员全到位”的四全措施,在重点防范区域,实行零距离看护。

在群众游行、背景组字、联欢晚会和国庆徒步阅兵四个阶段,共投入执勤警力1232人次、消防车辆75车次、各类灭火器材装备453件套;社会面投入警力5926人,消防车辆459部。

根据《通告》内容,在高空礼花阵地礼花燃放半径区域范围内,做到一分钟到场。全市各施工现场、“六小”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地下空间、居民住宅区等易发生群死群伤火灾场所,生产、生活、经营中,必须落实用火用电用气管理措施,正确用火用电用气,各单位必须保证消防设施灵敏有效,严禁遮挡、锁闭安全出口,严禁堵塞、占用消防疏散通道,保证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识齐全,灭火应急预案制定完善。

食品安全: 24小时值班 防重大事故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国庆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值守和监管信息的报送工作,防止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通知要求各地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值守工作。长假期间,承担监管职能的部门,要逐级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同时,各地要加强监管,按照有关要求,逐级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重点目标、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的监督检查;要严格执法,及时查处餐饮服务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指出,各地应妥善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逐级制定和落实应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一旦发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或疑似食品安全事故,要根据有关要求,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通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能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