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春泽,1952年出生,1971年下乡到玉田皋公社插队。1975年,作为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成员,赴日进行旨在促进《中日友好条约》缔结的访问,曾因宣读拒绝父亲邀请他回城招工的信件,并表示扎根农村60年,成为知青中的代表人物。)
“你是红代会副主任,你得带头下乡”
主持人: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中国大约有1700万的知识青年从城市走向了农村,走向了边疆,这场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而且也给整个的中国社会带来的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所请到的嘉宾,就是这样一位知识青年的典型,他的名字叫做柴春泽。
解说:柴春泽,1952年出生,1971年下乡到玉田皋公社插队。1975年,作为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成员,赴日进行旨在促进《中日友好条约》缔结的访问,曾因宣读拒绝父亲邀请他回城招工的信件,并表示扎根农村60年,成为知青中的代表人物。
主持人:柴先生您好。
柴春泽:你好。
主持人:欢迎您来到我们凤凰网的六十标志人物访谈,谈到知青,我就特别想问,您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特别是比如说坐在北京这样一个演播室里,还会时常想起自己那段知青岁月吗?
柴春泽:我虽然离开农村有几十年了,但是农村下乡的经历,时时在我脑海里显现,我也日夜在想念着我下乡的地方,现在我还和那个地方的农民保持联系。
解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经像红潮一般震撼过当时中国几乎每一个家庭,波及几乎所有偏僻穷困的乡村和山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1968年上山下乡运动达到了最高潮,与最初自愿建设农村的那批青年不同,60年代中后期的知青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全国所有的大学停止招生,工矿企业也不招工,怎样安置400多万初高中毕业生,就成了当时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在毛泽东做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引导之下,上千万学生和青年,投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洪流之中,他们用青春作为代价,来验证这场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失衡和农村贫困的实践。
主持人:想起自己的下乡记忆,首先浮现出来的画面是什么?
柴春泽:我是1971年12月下乡的,下乡的地点是当时的辽宁省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玉田皋公社。当时是冬季,到了农民家以后,有的家窗户竟然是用纸糊的窗户,所以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农村啊非常的贫穷。
主持人:您自己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去下乡的?
柴春泽:我下乡是有这样一个原因,因为下乡之前,我是赤峰市红代会的副主任,所以我毕业的时候,这个盟和市的领导就找我谈话,说是现在动员知青上山下乡,各学校红卫兵都说,要看柴春泽下不下乡,柴春泽下乡,我们就下乡,柴春泽不下,我们就不下。说柴春泽你是红代会副主任,你得带头下乡,那么当时领导找我谈话就是这样说的。
解说:60年代中期开始,知青的上山下乡,被涂上了越来越浓的政治色彩,虽然国家强调自愿性,但面对下乡的人数硬性的规定,地方干部不得不想方设法的完成。树立柴春泽这样的榜样,是其中比较缓和的方式。
主持人:但是内心没有犹豫的过程吗?难道城市的生活不让您怀念吗?
柴春泽:当时怀念是怀念,可是那不行了,我已经在农村当时1973年的6月24号已经入了党。入党,而且呢,这个又担任大队支部副书记,这种情况下,我要走,我在想,我得顾全大局。
主持人:您考虑的,是比如说您的上级领导给您的压力,不能让您回去,还是说考虑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自己的政治形象?还是真的出于真心的我就是想留在农村?
柴春泽:那个时候我当时我提出在农村的时候,还真就不会想到某个人,谁给我压力呀,或者其他的。咱心里就觉得我要离开农村,青年就骂我。
主持人:舆论的压力?
柴春泽:对,这个很重要。你这口头你动员青年,动员我们扎根,你带头来了,背后你先招工回去了,现在来讲也说不过去,就觉得不够意思,不行,我必须要坚持在农村。
主持人:像政治前途,像自己的未来,这些东西您考虑过吗?
柴春泽:我当时还有这个原因,因为我看到农村那么落后,我确实要想在农村,确实想使这个地方改变这种面貌,改变面貌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周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