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威:书斋里想不出农民缺什么
2009年09月10日 14:41《中国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连一个南就水村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说什么解决‘三农问题’不是吹牛嘛?”在记者质疑一个经济学家动用一切人脉资源来帮助一个只有65户的小山村是否值得时,儒雅、文静的刘姝威教授给予了坚定的回答。

刘姝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曾因戳穿“蓝田”神话而当选央视经济年度人物及“感动中国”人物。2008年初,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找到了“做事认真,人脉广泛”的刘姝威,让她为贫困的革命老区南就水村做点实事。为此,刘姝威把经济、科技、农业、气象等各个领域的一流专家都请进了这个袖珍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希望实现南就水的富裕与文明,探索出一套新的农村发展模式,并向中国广大的中西部农村推广。

刘姝威的导师是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陈老生前对学生最重要的教诲之一就是“经济学是致用之学”。对此,刘姝威时刻不曾忘记,她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书斋里是不可能了解农民的,一定要深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去。

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南就水村四面环山。阻碍南就水人出行的大山,人称“贼见愁”,其愁在“喊声听得见,见面一天半”。由于地处太行山脉深处,属于一个缺水地区,水资源有限,吃的、用的都是山泉水。洗澡和上厕所的确是个大问题。当地厕所是用石头垒起的四面透风墙,中间一个茅坑,有的厕所连屋顶都没有,村民说,“冬天上厕所很受罪”。村里一直没有洗浴设施,老人“身上半年不沾水”,“爱臭美”的年轻人只能坐车到镇上的公共浴池。村支书李全说,村民的这种生活状态“并不是不讲卫生,而是太不方便了”。汽车票费一趟6元,洗澡费5元,来回车费加上洗澡费总共要花11块钱,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洗澡算得上是一种奢侈。

刘姝威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她说,以前在书斋里想不出南就水人需要什么,国家扩内需,出台家电下乡政策,她觉得电视、空调、冰箱还是洗衣机都很好。但是,到农村来,她才知道,在南就水电冰箱、洗衣机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嫁妆必备品。农民平时都吃新鲜的蔬菜,冰箱很少用,洗衣机农民一般也只有冬天会用,而夏天南就水就是避暑胜地,空调纯属多余。她认为对于农民来讲,如果连身上的泥巴都洗不掉,买洗衣机、豆浆机之类的“奢侈品”用处不大。有些家电产品是农民们生活必需品,有些则不是,太阳能则属于必需品行列。

于是,刘姝威立刻联系了三位经济年度人物,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和复星实业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很快,三位经济年度人物和刘姝威筹措出15万元,共同为南就水村捐赠了一座公共生态卫生设施,包括太阳能热水淋浴室和无害化卫生冲水厕所。卫生设施不仅为“原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也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南就水结束了坐车到镇上洗澡的历史。村支书李全感慨地说,“我们做梦也没想到啊,现在真感觉像城里人一样了”。

商品意识进农村

如何代领全村65户农民致富,提高南就水人的收入,是发展南就水村最根本的问题。刘姝威经过调研,发现这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很适合种植核桃树。但是前两年,村民由于缺乏科技知识,很容易就买了假种子,10株核桃树苗里面只有不到5株能够成活,遭受了很大损失。

于是,刘姝威发动自己的朋友,找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果树专家贾克功教授,亲自为农民挑选了8000株优质树苗,以9元一株的价格卖给农民。

不过,村民并没像刘姝威想的那样兴高采烈地接受购买这批树苗。村长孙能建说,大家的顾虑很大,首先买假树苗买怕了,其次这种优质树苗的价格高于普通树苗2元钱,另外,好树苗还有被偷的危险。也就是说,由于信息不对称,村民并不像刘姝威那样对这批树苗充满信心。然而,时间紧迫,过了清明就要下种子了,不能贻误了种植的时机。于是,刘姝威担负起了买新树苗的风险,由她垫钱给村民买树苗,等核桃树长大了结了果实,农民可以再用成熟了的核桃来还刘姝威垫付的钱。这样一来,农民一下子就把树苗分光了。

不过,刘姝威并不是简单地让农民打个白条或是口头承诺,她很正式地和每一户村民都签了合同,每颗树苗由她垫付7元,村民出2元就可以了。刘姝威坦诚地对记者说,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白送5万6千元的树苗,承受起来还是有一点困难的,所以只是垫付了,但更重要的是,签合同能使农民增强商品意识,并不是单纯地扶贫,授人以鱼不如受人以渔。同时她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可以增强信用意识,答应的事一定会做到。

想不到的灾害都来了

今年6月,核桃树苗长的很好,成活率达到99%以上,虽然还没到成熟的时节,一些树苗已经结出了丰满的果实,刘姝威很是欣慰。不过,没有想到的是,松鼠竟然成了南就水村最大灾害。刘姝威亲眼见识了松鼠将一棵核桃树的树叶全部啃光。灰松鼠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此,人们无可奈何叶落去。松树繁殖能力特别强,一年五六胎,一胎十只。松鼠和老鼠还不一样,老鼠有窝,把洞堵死就行了,但是松鼠居无定所,有洞就钻。板栗、核桃成熟后,松鼠便将它们拍打下来当冬储粮。在南就水山里,农民只能收到十分之一的山货,剩下的十分之九都被松鼠“抢夺”走了。为此,刘姝威已经联系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专家亲自来“捉松鼠”。

7月,刘姝威遇到了更大的问题。一个月前还好好的树苗,居然死了将近一半。一向沉着冷静的刘姝威也着急上火了。原来,6月底以来,南就水村一直没有下雨,遇到了53年以来最大的干旱,即使隔壁的县城已下瓢泼大雨,村里也只掉了几滴毛毛雨,愁得村民没有办法,只能眼看着树苗枯黄。刘姝威四处向专家求救。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室的主任说,8月石家庄以南有明显雨,邢台地区在未来十天的降水量在90毫米以上。中国农业大学贾克功教授建议马上挖坑储水,以备灌溉。

目前,南就水村的松鼠问题正在等待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专家亲往解决,干旱也在进一步的缓解中,眼前的困难似乎快要过去了。不过,在农村,如厕问题、松鼠问题、干旱问题还有很多刘姝威没有想到的问题都在等着她,这些问题都是在书斋里想不到的,但却需要她和村民一起实实在在地一步一步去解决。(《中国报道》赵菲)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赵菲   编辑: 周磊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