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社会 > 正文
“偷菜”不是白领的精神家园
2009年09月06日 17:40东北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以偷菜闻名的网络游戏,居然让2000万白领在这里找到了快乐,于是,在一些媒体上“偷菜游戏”便成了“小偷们”的精神家园。

“开心农场”(Happy Farm)是一款风靡网络的休闲交友游戏(Social Game)。用户在里面扮演一个农场的农场主,在自己农场里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其吸引白领的关键点是:果实成熟之后,如果不及时采摘,就会被朋友偷摘……目前,在SNS游戏交友网、QQ空间等都有该款软件。

“偷菜游戏”同时提供偷菜技巧:“偷菜的前提是大家要加一定数量的农场好友。这样才有更多偷窃的机会。在好友很多的情况下首先保持自己持有的金币数为零(你可以将剩余的钱花在买种子买化肥买新土地上,使自己持有金币数为零)。这时候大家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偷窃别人的果实了。”

有个喜欢这款游戏的网友说:“因为世界上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其实,无论什么游戏,大部分都是让人开心,让人打发剩余时间的。你不能总是指望像我这样的头脑健康、心思敏捷的人,在工作之余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发呆吧?”

不错,游戏而已,本无可厚非。但是,游戏而已,又何必一定要设定为“偷”呢?也许对于一个百无聊赖的网友而言,一个“偷”字更有刺激性或新鲜感?但是,在违背主流价值取向的“偷菜游戏”中,“偷”是一个固定概念,涵盖着一种价值判断。沉湎于“偷菜人”的角色,在轻松一下的潜移默化中,虚拟世界里不太光明正大的“偷技”不是正在悄然演变成现实生活中人人欣赏的技巧、智慧、本事和快感吗?

马上有人又会说,“游戏不过是人的天性使然”,如同“通过社交有人可以找到爱情,有人找到了外遇”,所以玩玩“偷菜”这等“给朋友捣乱”的小游戏,找到智慧还是找到堕落都无须小题大做!

游戏究竟是什么?游戏到底承载着什么?游戏的一般功能何在?看来只有从根上弄明白,我们才可能继续讨论有关“偷菜游戏”的是是非非。

席勒的“游戏本能理论”认为,“人类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束缚……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它就是游戏。”斯宾塞的“游戏的剩余能量说”也认同“人的剩余的精力的发泄,就是游戏”。弗洛伊德的“游戏宣泄理论”指出,游戏是被压抑欲望的一种替代行为。

西哲们试图从心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类游戏的本能,并非没有道理。然而,游戏者不是“鲁滨孙”也不可能永远游离社会之外。最终,德国生物学家谷鲁斯以其“练习说”对“本能说”给予了修正:“游戏不是没有目的的活动,游戏并非与实际生活没有关联。游戏是为了将来面临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例如,小猫抓线团是在练习抓老鼠,小女孩给布娃娃喂饭是在练习当母亲,男孩子玩打仗游戏是在练习战斗。”

如果说儿童在游戏中获得了与人交往的经验,游戏被作为幼儿期一种最重要的学习活动;那么,成人通过游戏获得的又是什么呢?

毋庸讳言,游戏的确是“使人处于自由状态,从而达到人性的完满实现”,娱乐是成人游戏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游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荷兰历史学家、文化学家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中批评了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不足,他坚持认为:“我所谓的游戏不能够理解为生物现象,只能够理解为文化现象。”因为“即使在最简单的动物层次上,游戏也不只是纯粹的生理现象和心理反射。它超越了单纯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范畴。”

正像学者史丹纳归纳的那样:“赫伊津哈得出了这样一个权威的结论:文明‘决不脱离游戏,它不像脱离母亲子宫的婴儿:文明来自社会的母体,它在游戏中诞生,并且以游戏的面目出现’。”

调查

SNS模式游戏使用调查

1.你玩“开心农场”之类的游戏吗?
  不玩,这种无聊的东西不能吸引我
  玩,“偷菜”让我很开心,离了它不行
  其它
2.你每天玩“开心农场”之类的游戏是在:
  上班的时候偷着玩
  下班回家再玩
  其它
3.你喜欢“开心农场”之类的游戏是因为:
  此类游戏的确好玩,可以让我开心
  生活压力大,“偷菜”是放松方式
  可以填补现实中的焦灼和失意感
  玩的不是游戏,是寂寞
  其它
4.你听说过“摩尔庄园”吗?你和朋友的孩子有玩此类游戏的吗?
  没听说过,我和朋友的孩子没有玩的
  听说过,我和朋友的孩子有玩的
  其它
5.你对未成年孩子玩SNS模式游戏的态度是:
  支持,孩子也需要在娱乐中成长
  反对,孩子自控能力差,不能玩容易上瘾的游戏
  其它
  用户信息  
  婚否:
 
  学历:
 
  性别: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