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和部分家长的“担忧”捆绑在一起,几乎同时扑向健康的儿童虚拟社区,这是网络时代畸形话语权滋生的悲哀。
8月27日央视《朝闻天下》节目介于暑假结束即将开学,报道了关于未成年人游戏娱乐方面的新闻,其中涉及到上海淘米公司运营的儿童虚拟社区《摩尔庄园》,这则新闻播出目的是提醒家长和规劝学生从暑假“自由自在”的环境中走出来,做好开学的准备。但节目中过度地提及了未成人暑假的娱乐生活——游戏,进而把《摩尔庄园》比作《开心网》进行了报道,同时也担心孩子过度沉迷形成“网瘾”。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给予了关爱。
《朝闻天下》安排这样的节目是出于一片爱心,但编导们忽略了对《摩尔庄园》的全面了解,至少编导们没有进入过这个儿童虚拟社区,社区中游戏内容只是《摩尔庄园》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关注互联网的朋友都知道,中国成年人的SNS虚拟社区集体走偏,“抢车位”、“偷菜”等网站也正在调整着自己的开发方向。而业内人士也清楚象《摩尔庄园》等这样一批新兴的儿童虚拟社区,多是为7-12岁儿童上网的安全、健康、益智开发制作的,每个儿童在社区里,可以装扮虚拟形象、虚拟小屋、互动游戏、爱心养成、智力问答等活动,它为儿童提供的是适合儿童心理的综合互动娱乐的空间。这些儿童虚拟社区是洒满阳光的牧场,是浪花澎湃的海洋。也可以说是孩子快乐,家长放心的游乐园。
《朝闻天下》也许不了解具体事实或者新闻价值观的不同,编导们对《摩尔庄园》展开了负面的评论,这样报道的偏颇,当天就引起了众多小网民爆吧现象,坊间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了戒“网瘾”专家渲染的口实。
因游戏文化观的不同,或者对“网瘾”的担忧,游戏进教材的论战硝烟未尽,孩子们校外的娱乐权问题再次提起。童年的成长需要不需要快乐?答案是肯定的。游戏既然是快乐的一种方式,那么,是谁又在限制和拒绝孩子们去游戏?除了“黄赌毒”的游戏之外,对于未成年人绿色健康的游戏行为,我们需要积极鼓励和引导,而不应该抱着因循守旧的观念,因噎废食。
“网瘾”专家看到孩子们爆吧,就认为“摩尔庄园儿童语言很黄很暴力”,这顶帽子不小啊,对于尚未成熟的孩子,快乐的权力被歧视和剥夺,要求孩子们理性是不是过分和牵强?孩子们发帖是表达他们最原始的看法和思想,至于极少的谩骂现象,也只是不文明的上网行为,需要纠正。但言语的过激好像与“网瘾”无关吧。爆吧的真正原因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
儿童上网的结果不仅仅是个“网瘾”问题,低龄化的网民如何监管和引导?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全社会来研究解决,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互联网企业共同努力。
儿童虚拟社区研究人士认为:目前国内上线的十几款儿童虚拟社区和网络游戏,各有特点。但《摩尔庄园》中孩子们的交流方式和防沉迷提示系统值得业内借鉴,它是从源头来净化网络文化的环境和空间,它相当于自然的“绿坝”软件,是一块绿色“盾牌”,保护着未成人的身心健康。
笔者研究发现,新兴的儿童虚拟社区是整个互联网文化中的一块净土,它和儿童肌肤一样很稚嫩,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呵护。象《摩尔庄园》的制作品格和运营方式值得赞赏和推广。在此也向儿童虚拟社区的制作者建议,多融入民族优秀文化的真善美情节,让娱乐和教育结合起来,让艺术和技术完美契合,这样的网络文化产品更能赢得家长和小网民的热爱。同时也郑重地劝告“网瘾”的矛:不要戳向这块绿色的“盾牌”。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网友:薛建英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