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0年选举制度:从首张反对票到同比例选举
2008年12月16日 14:54《检察日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黄顺兴大声说:“我反对!”

·中国30年立法故事:"黑砖窑"加速劳动合同法修改

·中国30年人大监督故事:黄静裸死案终结多头鉴定

·30年30个故事:人大代表从“哑巴”到为民仗义执言

以30年为时间坐标观察,我们惊喜地发现,中国民主政治包括选举制度已有了巨大的飞跃,民主的广度和深度有了空前的拓展———

从鼓掌、举手、无记名投票到电子表决,人大代表清晰表达真实意愿。

从城乡人口选举比例4:1到1:1,权利受到空前重视。

从全部赞成到反对票的出现,民主空气日趋浓厚。

从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选举制度日趋完善。

从党政干部比例偏高,到增加一线工人和农民代表比例、增加妇女代表比例,代表结构更加优化。

如今,电视辩论、网络论坛、手机短信……公民参与新形式、新途径正在出现。

30年来,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选举制度,一次次里程碑式的变革,激发了人民参政议政的热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18、淄博淄川:城乡选举人口1:1

2008年4月28日,一口396米的深井,结束了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南黄村喝雨水的历史。提出打井建议并督促落实的,是新当选的区人大代表郭秀梅,她也是村里第一个当选区级人大代表的村民。

“听说村里这次选举增加了一个代表名额,我们全家都投了郭秀梅的票。”村民孙玉说,郭秀梅没当代表的时候就带着村民铺路,现在又挖了井,平了荒地,她知道村里人最需要什么。

像郭秀梅这样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今年增加了11人。别小看这11名农村人大代表,他们代表着身后四五万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

依照现行选举法,农村与城市每一位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为4:1。2007年11月28日,淄博市淄川区人大常委会打破了这个已经实行了12年的选举比例。

整个酝酿过程可以追溯到2005年。这年3月,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乡镇人大主席座谈会,征求他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选举法的意见。会上,各乡镇人大主席普遍提出城乡人大代表名额分配比例相差悬殊的问题。黑旺镇人大副主席张守柱算了一笔账,按照4:1来分配城乡人大代表名额,农村人口占85%的黑旺镇可产生6名人大代表,全部是城镇居民的商城路街道办事处可产生11名人大代表,虽然黑旺比商城总人口多5000人,人大代表却少了近一半。寨里镇人大副主席张云福认为,城镇代表更关心城镇建设,替农民说话的声音小。

2007年10月24日,党的十七大报告让淄博市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司衍会吃了定心丸。报告中明确提到“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第二天,正在召开的淄川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区新一届代表名额按照城乡人口相同比例选举的决定。

2007年11月28日,淄川区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拉开序幕。新当选的253名人大代表中,有112名农村代表。在该区农村总人口数比上届减少近6万人的情况下,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比上届增加了11人。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