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昆明“人事新政”的延续之一,6月8日,昆明市对60名副县级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公示公告。这群后备干部中有30名“80后”,最小的85年出生、10名无党派及民主党派人士。(6月9日《生活新报》)
60名新官中有30名“80后”,如此魄力的确不小。但在习惯论资排辈的传统官场风气里,资历浅难免被人诟病,因而
便引来一片议论。既然政界已向80后敞开,对于这些“80后”官员,他们尤需要以自己的官德和政绩来回应人们的惊讶与质疑。
与株洲海选官员相比,昆明此次倒是有些制度性和常态化,但同样没有摆脱口水一片。其实,一个核心和关键问题在于———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官员?什么样的人才符合官员晋升的资格?从《公务员法》以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来看,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官员晋升制度,只要这些制度得到了完美的执行,任何人晋升都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也是,既然年满18周岁就可当公务员,那么,现在“80后”要晋升也是合情合理的。
网络上,网民曾对这些年轻干部展开过家庭背景和能力水平的人肉搜索,专家针对这种现象分析认为,这起码说明“我们的干部任免制度透明度不足、老百姓的信任感不强,提示我们干部任免还需要进一步的透明化、公开化,我们对干部的评价体系明晰化,这个才是需要反思的地方。”确实,行政系统需要一种健康的、充满活力的人才梯队来不断延续,所以,年轻人可以晋升能够证明有活力,同样,无能者可以退出也是活力的明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80后干部,对于反思和完善任前公示制度以及官员退出机制,很有意义,关键就是让干部的任免程序经得起考验。
无可否认,官员年轻化的政策导向因素,直接助推着这些80后的“幸运儿”走上了晋升之路。近期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的中央党校关于“60后”、“70后”、“80后”干部的三份调研报告中,就对80后干部的群体特征概括为 “初出茅庐,是新生力量”。而这股新生力量能否在未来胜任职责,这才是摆在年轻的80后干部面前的真正考验。真不希望他们因为能力不足而出现拔苗助长,也不愿看到日后在官场中沉沦或腐化,他们身后再留下一篇《伤仲永》。
简言之,寻求一种让合适的人以公众信服的方式晋升,是回应质疑的最好方式。回到昆明“人事新政”上,年轻人从来都没有被排除在官员选拔制度之外,况且,值得注意的是,干部年轻化仅仅是一个人事制度改革的有益补充,“不能替代从基层提拔”。因而,即便在整个昆明出现30名“80后”副县级干部,也不过是行政官员体系中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再加上如果他们今后表现能力和政绩足够出色的话,那么,今后的年轻干部晋升中,相信质疑的声音就会少一些。
作者:
杨 鹏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