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台湾经验与另一个中国碎片
2010年02月22日 11:10凤凰网评论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评中评第363期

据说台湾有部名叫《艋舺》的电影现在很火,我没有看过,不知道到底如何。但是网上流传的一句台词很是打动我:“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为了这句台词,下来也得找这部电影来看看。

台湾《联合报》的一篇社论也提到了这部电影。社论说这部电影虽然是黑帮题材却也反映出底层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都是台湾经验的一部分。之前台湾还有一部大热的电影《海角七号》,被许多人认为这部电影让我们认识到了另一个台湾形象:一个除了两岸关系、除了民主政治之外的乡土台湾。而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也推荐大陆同胞从人性的角度去解读这部电影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真正让我了解到了与大陆媒体的报道里不一样的社会。我们经常在媒体里看到的是国民两党的对立、议员们的掐架、台湾的民主进程……等等的宏大叙事,但是却很少看到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普通人的生活。

当然这也不是大陆媒体的通病,台湾媒体看来也是如此。虽然关注点不一样,但是忽略的东西却很相似。《联合报》的那篇社论就反思了这个问题:

近年由于传播媒体的放大镜效果,社会新闻往往过度强调了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奢华景象,包括上亿元的豪宅、名媛贵妇动辄千万的珠宝、百货公司的VIP客户一次刷卡百万元……。市井小民天天受这些新闻所影响,年轻人企求一步登天,少女们探询“如何嫁入豪门”的教战守则,社会价值观扭曲得十分厉害。

我们确实需要不时的反思媒体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警惕媒体上不断形成的偏见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看待方式的角度。出于各种不同的考量,媒体上传递的信息更容易偏重那些模式化、类型化的信息,甚至会把一些个案归结为一种普遍性的状况。比如年前被媒体热炒的“恐归族”。因为媒体的传播效果及影响范围,很容易把一个个案夸大成一个整体。而如果我们把这种实际上的个案当成一种普遍现象,很可能就会形成强烈的偏见。

也因此,与那些宏大叙事、全面总结类的文字相比,我更愿意去多看一些细节和故事。比如你说国家法制全面进步了,可是唐福珍的事情算是怎么回事?我们说中国富强了,可是那个摆地摊卖书的孩子又是怎么回事?

再比如,又被媒体提了无数遍的“春运”即将过去了,可是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春运是这部大剧的全貌吗?当我们谈春运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又在忽视什么?

节前回家,我买到了一张午夜出发的临客车票。等上车的时候才发现上面的乘务员都是一些学校的大学生,我看那趟临客的岁数比我都大,没有暖气,到处漏水,漏水成冰。那趟临客上有三十四个这样的大学生做乘务员,他们最小的才十八岁,刚上大一。他们全部来自襄樊学院,他们在这样的列车上已经跑了四个来回了(北京——襄樊)。

如果我没有这次经历,只是从媒体上去看春运,我绝对看不到这样的现实,不会知道在春运期间有很多大学生被铁路局临时招来,在这种正规乘务员不愿意服务的临客上做临时服务员——在媒体镜头里的临客,也都是那些整洁的车厢,里面有满脸微笑的乘务员。如果不是和他们交谈,我当然也不知道,他们将在那趟四处漏风、气温在零下的火车上过年——如果那趟临客不晚点的话,他们将在三十晚上十一点多到襄樊(那个时候,我已经到了家里,陪着家人看春晚,给朋友们发祝福短信了)。

那次坐车经历当然很痛苦,但是我并没什么想抱怨的。因为我发现了一个以前完全没有发现的中国碎片。我越来越不相信,媒体上的中国是一个完整的拼图,他们在进行信息选择的时候,总是会丢弃许多碎片——或者是因为自我选择,或者是因为其他审查。所以我也不相信能够从一个媒体上读懂中国,要读懂,只看媒体是不够的。

凤凰网评论编辑:张恒

上期评中评:把希望寄托在吃不了苦的二代农民工身上?

中国   媒体   春运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恒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