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价政策的文字游戏
2009年12月16日 11:16凤凰网评论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评中评第319期

苏振华提问:说要遏制房价了,你信么?

上海一网友回答:不信,每次都是狼来了

当然,在下判断之前,还得先看看国务院常务会议是如何阐述房价政策的。人民网发布的相关新闻中,是这样表述的:“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出于对房价问题的期待,百姓和媒体大多都看到了“遏制”和“房价”两个词。于是倍感兴奋。可是在这两个词之前,还有一个前提: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俺是个外行人,但是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意味着中央政府对房地产政策的大方向不会变。而且,更重要的是,政府要遏制的是什么?是“房价”还是“房价上涨过快”?

央视评论员杨禹明确指出:国务院会议精神里最值得注意的一个微妙措辞,是始终强调“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而不是部分媒体和网民习惯性认为的“遏制高房价”,这两种措辞的含义有很大不同。

于是,一场民间与政府在房价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最后演化成了一个文字游戏。一个政策,各自解读。对于老百姓而言,虽然每次都是狼来了,但是每次都还是充满了希望——毕竟,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房价已经高涨到如此,在房地产商和政府之间,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相信后者。但其实他们也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希望,希望成了希望本身。那些盼着房价下降的老百姓,仿佛一个明知道丈夫不会回来,但是仍旧执着站在村口张望的女人,最后,化作了永恒,成为一尊望夫石。

但是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考虑,有多少老百姓买不起房?老百姓多少年才能买得起房,并不是他们重点考虑的内容。一种充斥于我们传统教育语境中的观念,可是为决策者的房地产政策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口:我们国家的政策,不能为个人的买房需求左右。我们的政策要从国家经济的大局出发,有时候需要为了国家经济大局的利益,牺牲百姓的个人利益,也是必要的,这是大局观。如果你理解了这个语境,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经济学家会抛出买房就是爱国的观点了。

当然,即使不考虑百姓买得起买不起房的问题。决策者还是得考虑房地产行业本身是不是发展的够健康,比如,房地产的泡沫是不是已经够大?就像决策者要考虑股市是不是有泡沫,泡沫是不是够大一样。考虑这个,并不是为了解决百姓买房的问题——考虑股市的泡沫也不是因为和许多人买不起股票——而是为了维护这个行业本身。这个区别我们还是要搞清楚。

正如石齐平所解读的,现在中国的房地产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单个行业的问题。无论是买房子的,还是建房子的,几乎都涉及到了金融问题。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问题,金融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政府只不过是担心房价涨的太快,想让它慢慢涨而已,并不是真的想抑制房价。道理也很简单,地方政府靠着卖地维持其财政收入,而卖地一般只能卖个地产商。你要政府抑制房价,那岂不是降低地产商的开发动力,进而降低他们买地的兴趣,进而影响地方财政的收入。这个道理已经被说烂了,我这个外行都知道,政策制定者不可能不知道吧?陈英凤说,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关键在地方政府。但让地方政府减少卖地动力的一个措施就是削弱其对卖地财政的依赖。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改革税收政策,让地方政策能够不靠卖地也能够有钱。

最后,还是一个问题,朱文晖问:国务院出手能否遏制房价创新高?

凤凰卫视观察员鲁韬的回答是:高房价其实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并不是一个两个政策能够解决的问题。

你的回答呢?

凤凰网评论编辑:张恒

上期评中评:就用这样的报道告诉我律师造假?

房价   遏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恒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