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帮助深入灾区人的内心
2009年05月12日 11:20凤凰网评论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编者按:今天,5·12大地震一周年。我们特别用这篇文章做为今天的评中评。作者黄鸣是凤凰网“512个心愿”特派员。他在这篇文章中所提出的那些问题,或许是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仍无法回答的。在今天,我们愿意用这篇文章,提出我们的疑问,与您一起寻找答案。

作者:5·12行动组特派员:黄鸣

大概安县桑枣中学2011级2班学生李敏,从未想过自己想要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心愿能够被实现,所以,当凤凰网送来的盒子被划开,发现里面真的是一台笔记本电脑时,她惊喜地跳了起来,将爱心卡片递给凤凰网的工作人员,想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

5月11日,凤凰网工作人员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场景。灾区的孩子们之前在镜头前留下了自己的心愿,他们一度张口结舌,不知道自己该要点什么,大概是缺的东西太多了;当他们下定决心表达心愿,想要点什么时,他们的内心里,可能并不以为自己的心愿能够真的被实现。譬如,对于李敏这样的中学生来说,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奢侈品。所以,当凤凰网工作人员真的将这些东西送到他们面前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惊讶。

李敏的心愿实现了,捐赠者的想帮助灾区的心愿也得以实现——我们将陆续听到数百个类似的好消息。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以一种强势的外来力量的身份,让孩子表达自己的心愿,然后在网友的帮助下,真的实现它。这种看似“无所不能”的能量,在孩子们眼里,意味着很什么?这种介入,会在什么样的概念下影响孩子们的价值观?一个具体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以为,这样的介入和帮助,是这个社会的常态?是不是他们无论需要什么,都会有人帮他们实现?

假如我们的帮助不能深入灾区人的内心,而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我们就会发现自己面临如上的困惑。这也是为什么给每个受助对象提供捐赠人的联系方式,强调要及时与捐赠人取得联系。直接的沟通,或许可以让孩子们在感恩的同时,对外来的力量有清晰的认识。

其他5·12地震灾区寻访手记:

1、伤痛:一年后的模样

2、忽视:现在该轮到他们了吗?

3、自尊: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开口求助

4、责任:临时村主任王均成为何烦恼

5、快乐:他们在做最难的,我们来做容易的

6、重建:“想要有个家”是所有人的心愿

7、搬迁:他们在他乡思念故乡

版权声明:凤凰网原创评论,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上期评中评:是他们在堕落还是我们在变坏?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黄鸣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