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最能牵动国人心结与情绪的文化符号,非春节莫属。佳节每至,人潮迁徙,归家团圆,这已经沉淀为一种浸入血液的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但是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大家过错了节日,你会作何感想?
日前,湖南学者黄守愚声称“春节”应改为“元旦”。
他认为“元旦”作为夏历正月初一的代称,从汉武帝时沿用到辛亥革命之后,可谓历史悠久,但被袁世凯改名为“春节”后就丧失了其岁时意义与文化意义等。他大声疾呼“除旧布新,还原传统岁时文化意义,恢复正月初一称作元旦的传统”;至于现行的“公历”“元旦节”,不妨改名为“洋旦节”。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
客观而言,黄守愚先生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学识之丰富,治学态度之严谨令人刮目,但遍翻故纸堆以论证“节名错了”并掀起网络风浪的做法也引来了“作秀”的嫌疑。若仅从学术角度看,其观点不失为一项治学成果,但是学术的归学术,生活的归生活,我们不能因为某位学者的一时之论而立刻改变亿万民众的文化习惯,即便确如黄守愚所言,“春节”原名“元旦”,那么,现在是否还有改回来的必要?
黄守愚的大意应是“恢复祖制”,传统如此嘛,回归乃是理所当然。可是,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在不断变动、“与时俱进”,且传统也会“变异”,“变异”中也会有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节日风俗也会不断变化,或遭淘汰,或被更新。如汉代以前上已节的禊祓习俗,魏晋以后就变成了郊游活动。
再以端午节为例。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是个龙的节日,它的起源远在屈原之前。六朝以来,因为这天恰好是屈原投江殉国的日子,人们才逐渐把它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我们甚至可以说,端午节的“屈原元素”其实是“穿凿附会”的结果,但端午节却因“屈原元素”而历久弥新,以至于“以讹传讹”到了现在。闻一多先生可没有因此呼吁“还端午节本来面目”,让“端午的归端午,屈原的归屈原”,将端午节“去屈原化”。
节日嘛,就是生活习惯沉淀成了一种文化传统。事随人变,大家怎么过节,节日就成什么样子,大家都把正月初一叫“春节”,“春节”也就成了新的“传统”。自汉武帝时期开始的“元旦”是一个传统,那么从袁世凯时期开始,“春节”也就成了新的传统。这不过是一种文化变异或者说是更新而已,实在不宜分什么优劣,只看民众接不接受、习不习惯,仅论节日热不热闹、繁不繁盛便是。而每年一度的春运大潮告诉我们,“春节”火着呢。黄守愚呼吁“除旧布新”,而春节之称恰是“新”意所在,再折腾一回改回原名,岂非“除新布旧”?
一种新传统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自发演进”的结果,是民众的日常生活行为选择天长日久的沉淀使然,节日名称是按照“春节”的新传统还是遵循“元旦”的旧传统,得看民众选择,得靠积久的民俗沉淀,专家学者不宜用学术成果代替民意,用机械的“传统原教旨主义”来“指导”民众过节。
从这个角度来讲,“春节”还是“元旦”,跟黄守愚所言的“复兴华夏文化”和中国能否“再次崛起于世界”实在关系不大。我们还是过自己的春节,让学者去改名吧。
作者:
薛世君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