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鲁迅] [课改] [金庸] [中国文化] |
今年8月,“鲁迅与许广平”雕塑合像在广州图书馆门里揭幕。这是全国第一尊以鲁迅与许广平为题材的户外塑像。鲁迅着长袍,坐在藤椅上,身子微微左倾,右手放在一本书上;许广平则站在鲁迅身后,着五四学生装,身体稍微前倾。与以往横眉冷对的鲁迅形象不同,这回的塑像着力凸现了他和蔼、宽厚、坚韧、睿智的文化气质。这不仅是为了“缅怀两位先生在广州的情缘”,也表达了时人对鲁迅的新认识或者说新塑造。用鲁迅之孙周令飞的话来表达其立意,就是“作为战士的鲁迅已经不合时了”。
据鲁迅之子周海婴说,“文革”中,许广平曾对塑像者说鲁迅并不是那么一副横眉怒目的模样,塑像者笑道,不这样人民群众不答应呀。确实,那时候,真实的鲁迅是怎么样的并不重要,重要是当时的政治形势规定了他必须是那个样子;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表现鲁迅温情的一面,就要让他尝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的味道!
说鲁迅是思想家、文学家,这有作品为证。他对中国专制文化和“民族劣根性”批判之深刻是前无古人的,他的小说和杂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但说他是一个“革命家”这就很勉强。辛亥革命后有几年,他失望、迷惘,曾以抄古书残碑排遣苦闷;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仍然呆在广州,眼见许多接近共产党的革命青年被屠杀,也只有愤慨;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虽然与左联的地下党员有来往,但一直没有参加党组织。他就是一个同情革命的作家和文化名人。至于文章中用“战士”、“猛士”之类词,那只是比喻意义上的;也是那个时代的风气,不论国民党、共产党还是两党内部,乃至全社会的人,都喜欢用“革命”、“反革命”之类标签说事。众所周知,鲁迅曾被创造社时期的郭沫若骂为“二重的反革命”呢。
在鲁迅逝世后的一二十年,鲁迅并未被神化。虽然毛泽东很早就给了他“民族魂”等极高的评价,但还没有以他划线,与他有过龃龉的郭沫若被树为新文化的旗手,他厌恶的周扬等人到延安照样得到信任和重用。只是到了“文革”,鲁迅才成了“文化尊神”。其实,鲁迅一向敢于“解剖自己”,并不认为自己一贯正确、有多么伟大。他曾坦承自己胸中有“鬼气”;他也曾向被他误会的“杨树达”道歉……他本来就是一个有血有肉因而可能有弱点可能犯错误的人。他对邵洵美和顾颉刚的批评,历史和事实证明有很强的意气用事成分。至于他作为亲友,对爱人对兄弟对孩子温情的一面,更在他的“怜子如何不丈夫”等诗文中有表达。将他塑造成一个“完美”的革命家,既不符合历史,也不利于后人研究和学习鲁迅。
作者:
鄢烈山
编辑:
吴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