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潜规则”能否大行其道,看官员态度
2007年08月16日 17:27检察日报投票数: 顶一下  【

据说,广东人到北京来办件事,往往要请经办的官员从长安街东头开始吃,一直吃到长安街西头,如此一个月吃下来,批文才到手。但这件事要是叫上海人来办呢,办公室里泡两杯茶水,就搞定了。这是怎么回事?明白人就说了,其实,广东人这饭吃不吃,吃好吃坏,本来与办批文没有关系,但京城的官员心里有个“潜规则”:你广东人来北京办事就是要请客,你们喜欢吃、讲究吃,出手又大方;而上海人呢,精打细算,不爽,就算了。

对这一段笑谈,可以打打哈哈;但对“潜规则”,我们别打哈哈。

这两天,吉林省德惠700多人被骗3700多万元的高考特大诈骗案,引起大家关注。孙靖国,案发时只有20岁,是2005年高考落榜生,被警方定为案件的一号人物。在记者的面前,被骗家长说,他们并不像媒体所说的那样,因为糊涂,因为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过去四五年,那些差几分的落榜生出钱“办”进大学是公开的秘密,他们都能举出发生在身边的令人信服的例子,亲眼看到了“潜规则”的存在,高等教育招生背后的确存在腐败行为见8月15日《广州日报》。

查现代汉语词典,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潜规则”呢,词典里没有归词,但词典里“潜”字的释义非常到位,潜:“不露在表面”。

我们生活中,很多看着不顺、做起来挺顺的事情,就是所谓的“潜规则”使然。回扣是,佣金是,红包是,择校费是,办事打点是,升官送礼是......还有好多是。花钱,就能办按规定办不了的事,甚至是办违法的事一个社会,如果让这样的“潜规则”盛行,那还了得?

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近日接受凤凰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透露,在办理赖昌星案件时,赖曾拿着几千万元到北京准备打点,“主要对象是我。到北京以后他找了一位局长,这位局长因为对我很了解,告诉他,赖老板你拉倒吧,姓牟的不会吃你一口饭的……”那会儿,赖极相信他的“潜规则”,扬言:中央来人办案,来一批我搞定他一批,就不信中央专案组的人是金刚不坏之身

所幸,我们就是有这样的“金刚不坏之身”的官员

对“潜规则”,我看要以四种态度应对。其一,对“潜规则”言,不排除其有合理的地方,那么,就让合理的地方“露出表面”,大家共同遵守就是了,不要让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都“潜”下去;其二,对决策者言,那些“不露在表面”的,就要让它总也露不出来,灭其于初始状态,等这些个“潜规则”大行其道,那就晚了;其三,对官员言,要独善其身,不按“潜规则”做事,向牟新生署长学习,立“金刚不坏之身”;其四,对社会言,要大张旗鼓地提倡规则意识,坚决反对“潜规则”意识。

“潜规则”能否大行其道,很大程度是看官员的态度。官员都跟着“潜规则”走,“潜规则”还有什么行不通的呢?

作者: 老信   编辑: 吴飞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