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茅于轼挨骂:又一个精英被误解?
2007年08月13日 11:20南方网投票数: 顶一下  【

茅于轼先生最近有点烦,写了一篇《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文章,就招来不少骂声;又作《分析网上骂人》作以回应和辩解,不想更是火上浇油,骂街者却并无收敛。茅老网上挨骂,于这个自诩礼仪之邦的国度,显得很不协调,但与时下板砖横飞的网络时代结合得天衣无缝。

语言暴力正成为当下网络环境里主流话语形式,网络正演化成一个制造语言垃圾的场所,不甘寂寞是网络生存法则,骂人是通行网络的钥匙。拍砖不交税,骂人不犯法,有人以骂人为乐,手里提着“板砖”见人就扔,杀伤力极大,加上起哄架秧子的跟着帮衬,更加得意忘形,所到之处,把个网络搞得跟个痰盂似的。这是暗箭!难以提防,这里不再多说。

有躲不过的暗箭,就有本可避免的明枪。有一群人则表现得相对理性一些,但凡与己见向左者,往往也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喷发出污言秽语。这个现象值得探讨探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形成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利益集团、观念集团,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但是思想意识多元化也造成了多元价值观、甚至价值观断裂,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疏远和隔膜的裂痕在加剧,笔者以为,这才是茅老挨骂的真正原因,与那些到处撒野骂人的自不必去计较,但社会各阶层间缺乏沟通、理解,以至认识观的断裂让人担忧。

近期,贺卫方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就精英被大众误解一事做注。联系到每每所谓的“精英”一发言就挨骂,笔者以为我们扩大了误解的外延,时下,如果挨骂了就被冠以误解,这倒真是对“误解”一词的错误理解,误解的前提起码是“解”。但网络里里的骂声偏偏就缺少理解,何故?与有话语权的精英相比,分散于各处的“草根”无法形成话语强势,无法形成有利于自己的社会舆论,于是网络里到处充满了情绪的粗暴发泄,有人还把这种现象美其名曰:富于批判精神!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批评?任何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当然包括批评,但骂人应该不在其内。茅老很受伤,后果很严重,严重在于此事所折射出各阶层间认识观的断裂亟需修补和弥合,我们需要一个理性、沟通、包容的社会,如何让弱势群体也拥有一个合理的表达空间和平台,让精英不再被误解,我想这是我们需要从这件事情中间得到的警示。

作者: 杨让宁   编辑: 李新爱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