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
|
2006年世界外交舞台上跳动着“和谐”“合作”“民主”“人道”“平等”的音符,唱出这些音符的是中国。冷战结束、苏东巨变后的世界格局,因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而发生变化;中国“和谐世界”的理论正在启蒙世界走向新的旅程。新加坡《联合早报》不久前就此刊发一篇署名文章,题为《中国对世界外交的贡献》。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2006年世界外交旋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可能选择“现实主义”。布什政府在中期选举中遭选民“教训”后,开始在伊拉克、伊朗 、朝鲜等问题上采取量力而行的策略,单边主义让位给多边合作。
欧盟国家在全球变暖、地区冲突等问题上表现出更大的理性和进取心,没有在“知其不可为”的领域摆出“大牌”的架子。像英国这样紧随美国的国家,也在萨达姆被绞、中东和平等事务上弹出与美明显不同的曲调。
日本鉴于经济和政治的现实考虑,主动向中国示好,两年多的“外交冷战”正在解冻。尽管从历史问题到军事战略上依然存在很大的障碍,中日关系改善的势头已很明显。
俄罗斯的“石油牌”玩得过大,在引起欧洲和周边国家的强烈抵制后恢复冷静,刚签署的与白俄罗斯的原油进出口协议,向邻国和欧洲输送低关税石油,是俄外交在畅饮“伏特加”醉后清醒的标志。
南美、非洲国家则依据自身的经济和政治需要,以更独立的外交政策谋求政治经济利益。即便是“桀骜不驯”的朝鲜,也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有所克制,至少已回到六方会谈的谈判桌上。
“善意型”外交
当“中国制造”拥挤在海关急于登上远洋货轮时,当更多的“中国制造”需要输入能源才能流出生产线时,中国的外交先行了,主动出击于全球各个角落。
与盛行于世界半个世纪甚至数百年的“力量型”和“利益型”的外交不同,中国新的全球外交充满善意。“善意型”外交不排除利益争取,也不排除政治钳制力,但高高在上的总则是“睦邻”“友邻”“富邻”。这里的“邻”既指美洲、非洲、欧洲不接壤的远邦,也指俄罗斯、朝鲜、日本、印度等接壤或隔海相望的近邻。信息和交通高度发达的全球化时代,其实“邻国”已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心态术语。
“善意型”外交的第一特征是急友邦之急,以诚恳的行动“雪中送炭”,在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帮助穷国。去年11月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上,宣布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这是欧美歌星和社会名流呼吁20年而八国集团政府没有做到的事,在中国却由政府主动实现了。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只是体谅非洲的贫困,帮助“全天候的好朋友、真诚合作的好伙伴、情同手足的好兄弟”。西方所谓中国对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的说法,既没有境界,也不浪漫,只显得落伍!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