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
|
和谐社会应当“匀贫富”
2006年10月30日 09:22
相关Tag | [凤凰视点] [和谐社会] [胡温] |
“匀贫富”传达两层意思:其一,在人类权利与财富上公平正义。其二,“匀”不同于“均”,“均”是“平均”,“匀”是“和谐”。“匀贫富”即是在权利与财富的分配上贯彻公平正义原则,就是“和谐分配”。
在中国改革争论中,有观点把胡温亲民新政叫做“杀富济贫”、“均贫富”。六中全会后,仍有观点认为“和谐社会”就是要“回到大锅饭时代”。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强化“财富至上观”,它使各国都遇到一个共同难题:权利与财富分配是否公平,更加成为社会能否和谐稳定的基本因素。笔者以为,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对“均贫富”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要树立“匀贫富”的社会理念。
“均贫富”理想已被颠覆
悠悠数千载,“均贫富”历来是大多数民众的社会理想。古今中外历代农民起义与平民革命,都把社会权利与财富的公平分配视为天经地义。古往今来的民主思想,也历来把人类平等视为“人本主义”的精髓,从“耕者有其田”到“自由平等博爱”,从“大同世界”到“乌托邦”,最后到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都是一脉相承的社会理想。
曾几何时,这种“均贫富”理想在当代中国被颠覆了。谁再主张“均贫富”,轻者“僵化保守”,重则“反对改革”,传统的平民理想变成大逆不道的东西。似乎只有走向“均贫富”的反面,才算“时代潮流”,才算“与时俱进”,才算“与国际接轨”。伴随这种意识形态而来的,是“扩大贫富差距才有效率”、“均贫富就是大锅饭”、“只有贫富悬殊才有改革动力”……于是,“生存竞争”、“优胜劣汰”、“减员增效”、“差距就是动力”等等“资本邪教”大行其道,成为某些社会精英天经地义的信条。
有人攻击农民起义是“愚昧的坯子暴动”,攻击新中国17年是“农民乌托邦”,攻击毛泽东是“农民起义头子”,最后连西方的马克思也被攻击为“空想主义者”……一言以蔽之,除了西方资本以及资产阶级的“资本万岁论”,什么都是大逆不道。
应当提倡“匀贫富”
当然,“均贫富”并非是完全的理想状态。笔者以为有三层意思需要说明:其一,“均贫富”的不可能性。“均”是指“平均”,即人人取得同样数量、质量的社会权利与财富。只要人与人与生俱来的差异性不消失,“均贫富”就不可能出现。二是“均贫富”的非客观性。“均贫富”在5千年文明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今天也不会出现,即使到了共产主义“按需分配”,也不可能人人需求一样。三是“均贫富”思想的合理性。它是一种人类理想,其本意并非“人人一样”,而是“公平正义”与“平等精神”。“公平”与“平等”的含义是合情合理地满足个体需求,饭量大的就应多吃一些,并非人人都是3个汉堡包。最确切的解释,是马克思讲的“所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基于上述理念,笔者提出“匀贫富”理念,一不是玩文字游戏,二不是换汤不换药,而是要传达两层意思:其一,吸收“均贫富”的理想精髓,即在人类权利与财富上的公平正义与平等精神。其二,“匀”不同于“均”,“均”是“平均”,“匀”是“和谐”。就像一幅油画,要求色彩要匀称和谐,并不是要求各种颜料的量都一样。“匀贫富”即是在权利与财富的分配上贯彻公平正义原则,就是“和谐分配”。
莱茵模式国家“匀贫富”
某些社会精英忽悠国人:“西方从来反对均贫富”。这是用“洋邪教”骗人!最近笔者出访西欧8国,目的是印证平时研究。深感欧洲福利社会在“匀贫富”上做出了杰出贡献。欧洲不仅在实践上大胆尝试,而且在理论上努力探索。比如“公正促进效率”的新观点,就令人耳目一新。传统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必然拉大收入差距。国际上从新古典模型到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对收入差距的测量一直以货币为指标,得出“收入差距越大,效率越高”的结论。但盖拉等学者以财富为指标进行考察,却把这个结论“颠倒过来”,提出“财富均等有利于效率提高”。
一石激起千层浪:罗德里克与阿尔辛纳以“土地分配越均等收益越高”验证了上述结论,认为“不公平分配既不利于消费需求的提高,抑制经济增长;又使阶级冲突增加,造成再分配努力取代了生产性努力”。林德勒的“教育越普及效率越高”也得到验证。“公正促进效率”的观点,在欧洲向“经典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越来越成为主流经济理论。这就是一种“匀贫富经济学”。
“匀贫富”有利社会和谐
我国目前的“匀贫富”状况如何呢?波士顿咨询公司的《2006全球财富报告》指出,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百分富翁家庭的聚集地。2005年,中国台湾地区富有家庭财富总量达到1471万亿美元,中国大陆以1335万亿美元紧随其后。该公司北京办公室副总裁邓俊豪对记者表示,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中国大陆会超过台湾地区,列亚太地区第一位(日本除外)”。报告显示,中国大陆150万个(0.4%)家庭占有全国财富的70%,而在发达国家,一般情况是5%的家庭占有50%至60%的财富,中国已成为财富最高度集中的国家之一。中国富有家庭的管理资产额2005年比2004年增长18%。针对此报告,《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触目惊心的贫富两极分化”的文章。
笔者以为,历史反覆告诫我们,无论赞成“匀贫富”与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任何社会的贫富差距过大时,都对和谐稳定造成威胁。六中全会以“和谐社会”为主题,点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害。经济增长的结果若是社会动荡,这种增长就是得不偿失。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应提倡“匀贫富”理念,若权利与财富不断向极少数人集中,还能指望和谐吗?(凤凰视点)
陈群 作者为资深传媒人
在中国改革争论中,有观点把胡温亲民新政叫做“杀富济贫”、“均贫富”。六中全会后,仍有观点认为“和谐社会”就是要“回到大锅饭时代”。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强化“财富至上观”,它使各国都遇到一个共同难题:权利与财富分配是否公平,更加成为社会能否和谐稳定的基本因素。笔者以为,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对“均贫富”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要树立“匀贫富”的社会理念。
“均贫富”理想已被颠覆
悠悠数千载,“均贫富”历来是大多数民众的社会理想。古今中外历代农民起义与平民革命,都把社会权利与财富的公平分配视为天经地义。古往今来的民主思想,也历来把人类平等视为“人本主义”的精髓,从“耕者有其田”到“自由平等博爱”,从“大同世界”到“乌托邦”,最后到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都是一脉相承的社会理想。
曾几何时,这种“均贫富”理想在当代中国被颠覆了。谁再主张“均贫富”,轻者“僵化保守”,重则“反对改革”,传统的平民理想变成大逆不道的东西。似乎只有走向“均贫富”的反面,才算“时代潮流”,才算“与时俱进”,才算“与国际接轨”。伴随这种意识形态而来的,是“扩大贫富差距才有效率”、“均贫富就是大锅饭”、“只有贫富悬殊才有改革动力”……于是,“生存竞争”、“优胜劣汰”、“减员增效”、“差距就是动力”等等“资本邪教”大行其道,成为某些社会精英天经地义的信条。
有人攻击农民起义是“愚昧的坯子暴动”,攻击新中国17年是“农民乌托邦”,攻击毛泽东是“农民起义头子”,最后连西方的马克思也被攻击为“空想主义者”……一言以蔽之,除了西方资本以及资产阶级的“资本万岁论”,什么都是大逆不道。
应当提倡“匀贫富”
当然,“均贫富”并非是完全的理想状态。笔者以为有三层意思需要说明:其一,“均贫富”的不可能性。“均”是指“平均”,即人人取得同样数量、质量的社会权利与财富。只要人与人与生俱来的差异性不消失,“均贫富”就不可能出现。二是“均贫富”的非客观性。“均贫富”在5千年文明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今天也不会出现,即使到了共产主义“按需分配”,也不可能人人需求一样。三是“均贫富”思想的合理性。它是一种人类理想,其本意并非“人人一样”,而是“公平正义”与“平等精神”。“公平”与“平等”的含义是合情合理地满足个体需求,饭量大的就应多吃一些,并非人人都是3个汉堡包。最确切的解释,是马克思讲的“所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基于上述理念,笔者提出“匀贫富”理念,一不是玩文字游戏,二不是换汤不换药,而是要传达两层意思:其一,吸收“均贫富”的理想精髓,即在人类权利与财富上的公平正义与平等精神。其二,“匀”不同于“均”,“均”是“平均”,“匀”是“和谐”。就像一幅油画,要求色彩要匀称和谐,并不是要求各种颜料的量都一样。“匀贫富”即是在权利与财富的分配上贯彻公平正义原则,就是“和谐分配”。
莱茵模式国家“匀贫富”
某些社会精英忽悠国人:“西方从来反对均贫富”。这是用“洋邪教”骗人!最近笔者出访西欧8国,目的是印证平时研究。深感欧洲福利社会在“匀贫富”上做出了杰出贡献。欧洲不仅在实践上大胆尝试,而且在理论上努力探索。比如“公正促进效率”的新观点,就令人耳目一新。传统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必然拉大收入差距。国际上从新古典模型到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对收入差距的测量一直以货币为指标,得出“收入差距越大,效率越高”的结论。但盖拉等学者以财富为指标进行考察,却把这个结论“颠倒过来”,提出“财富均等有利于效率提高”。
一石激起千层浪:罗德里克与阿尔辛纳以“土地分配越均等收益越高”验证了上述结论,认为“不公平分配既不利于消费需求的提高,抑制经济增长;又使阶级冲突增加,造成再分配努力取代了生产性努力”。林德勒的“教育越普及效率越高”也得到验证。“公正促进效率”的观点,在欧洲向“经典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越来越成为主流经济理论。这就是一种“匀贫富经济学”。
“匀贫富”有利社会和谐
我国目前的“匀贫富”状况如何呢?波士顿咨询公司的《2006全球财富报告》指出,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百分富翁家庭的聚集地。2005年,中国台湾地区富有家庭财富总量达到1471万亿美元,中国大陆以1335万亿美元紧随其后。该公司北京办公室副总裁邓俊豪对记者表示,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中国大陆会超过台湾地区,列亚太地区第一位(日本除外)”。报告显示,中国大陆150万个(0.4%)家庭占有全国财富的70%,而在发达国家,一般情况是5%的家庭占有50%至60%的财富,中国已成为财富最高度集中的国家之一。中国富有家庭的管理资产额2005年比2004年增长18%。针对此报告,《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触目惊心的贫富两极分化”的文章。
笔者以为,历史反覆告诫我们,无论赞成“匀贫富”与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任何社会的贫富差距过大时,都对和谐稳定造成威胁。六中全会以“和谐社会”为主题,点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害。经济增长的结果若是社会动荡,这种增长就是得不偿失。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应提倡“匀贫富”理念,若权利与财富不断向极少数人集中,还能指望和谐吗?(凤凰视点)
陈群 作者为资深传媒人
编辑:
luwl
|
- → 印愿真心跟北京合作吗
- → 核试风云卷动政治变量
- → 欧洲精英仍面临价值挑战
- → 日提东盟10+6意在抑华
- → 美国中期选举迫近选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