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战场的米格-3
2009年02月25日 13:32新华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首架 MiG-3AM-38

与米格-3AM-35A 的后期型号相比,米格-3AM-38 的低空爬升率与其相当,但是高空爬升率却下降了很多,因此该机爬升到 5,000 米高度需要耗时 8 分钟。由于 AM-38 发动机功率比 AM-35A 提升 400 马力,但却保留了后者的散热器,因此造成了该发动机温度显著升高。8 月 12 日,试飞员 A·科柴科特科夫在驾机完成试飞后认为,必须要对该机进行一系列改进,否则将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于是米格-3AM-38 的发展就此停止。

米格-3M-82

在进行综合考虑之后,米格设计局后来决定为米格-3 更换先进的阿卡迪·施范特索夫 M-82 星形发动机。改装后的米格-3 被重新命名为米格-3M-82 或米格-9。在设计之初,设计局就将保持新机与米格-3 的通用性作为设计主导方针之一,因此米格-3M-82 保留了米格-3 的起落架、外翼和尾翼,只是对机翼中间部分和机体作了微小的改动。米高扬认为这样将会大大简化飞机投入量产的时间。1941 年 8 月 23 日,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批准了米格-9 的设计方案,尽管米格-9 的低空性能略逊于米格-3AM-38,但是其爬升率和起落性能有了明显改善。米高扬还打算为该机加装两挺 12.7 毫米 UBS 机枪用于对地支援。这个建议很快引起了苏联军方的兴趣,因为尽管同样采用 M-82 发动机的苏-2 短程轰炸机已经试飞,但是军方对其并不很满意。

与此同时,M-82 发动机已经通过了国家验收,并在莫罗托夫建立起了生产线。1941 年底,在克服了设计局搬迁带来的巨大困难后,米格-9 终于在古比雪夫投产,因为厂房尚未建成,生产不得不在露天进行。第一飞机厂在搬迁的过程中还生产出了 27 架米格-3,这样整个 1941 年,米格-3 的产量达到了 4,100 架。1941 年 12 月 23 日,第一飞机厂接到了斯大林签署的命令,该命令要求立即停止米格机的生产,全力生产前线急需的伊尔-2 攻击机,米格-3M-82 的发展画上了句号。

米格-3M-82,代号 I-210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超翼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