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根据参考消息的报道及时调整炮击金门计划
2008年04月21日 13:25新闻午报 】 【打印

根据“参考”毛泽东及时调整炮击金门作战计划

当时,正值美国出兵黎巴嫩,阿拉伯世界告急。金门一打炮,美国舰队立刻从地中海调回印度洋,来加强太平洋第七舰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也赶紧飞到台北商量怎样执行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美国政府并发出对中国的战争威胁声明;苏联领导人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事,派了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访问中国,探听虚实;西欧各国目瞪口呆,英国表示要进行调解;连越南领导人胡志明也给毛泽东写信询问该怎么办。一次小小的炮击金门,震动了世界,全球顿时紧张起来,被称为第二次“台海危机”。9月,毛泽东在第15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解释说,这个举措是对美国实行“绞索政策”,不会引发战争,是把美国“在台海套上绞索”,而且“套上了”。

从后来很多材料透露的信息看,炮击金门的决策是1958年夏在北戴河会议上作出的,由军委总参制订解放金门、马祖的具体作战计划。一份材料说,当时制订了一个分三阶段的作战计划,实行了两个阶段,第三阶段“因故”没有实行。另外一篇访问当时制订作战计划的总参作战部部长王尚荣将军的文章说,这次作战一切行动听指挥,让打炮就打炮,让停止就停止,后来他也不知道作战计划应该怎样执行下去了。

原来,炮击金门后,美国虽派国务卿杜勒斯赶赴台北,和蒋介石集团商量对策,也调兵遣将,对中国的行动进行吓阻,但又同意和中国恢复在华沙的大使级谈判,在谈判中提出“停火”的要求,实现“金、马中立化”。蒋方担心中美会谈有损台湾利益,反对“金、马中立化”,只要求美国军事援助。而美国则要蒋方从金门、马祖撤军。在“固守金马”还是“划峡而治”的方针上,美蒋态度不同,杜勒斯和蒋方“外交部长”黄少谷发生了公开争吵,杜勒斯骂蒋“愚蠢,不明智”,蒋介石指杜勒斯声明“片面”。毛泽东从新华社的《参考资料》中及时看到了这些情况,立即改变了原定的作战计划,改而采取利用美蒋矛盾,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先是暂停打炮七日,继而又是单日打炮、双日停止射击,任蒋军补充给养,而“美国军舰护航,不在此例”;声明又揭露美国“划峡而治”是为了“孤立台湾”推行“两个中国”的阴谋;一再呼吁台湾当局看穿美帝阴谋,接受我方提出的和谈建议。

到了11月,这场“危机”总算是过去了。原来总参制订的“三阶段计划”没有实现,台湾当局也没有响应我方的“和谈”建议,美国提出的“划峡而治”方案也没有被蒋介石接受。在一场火力侦察和谈判接触下,世界局势只是紧张了一下,并没有发生世人担心的大战;美国军舰在中国警告下,没敢开进中国的领海;美国和蒋介石集团的矛盾却公开暴露了出来。紧接着,在国民党中央会议的决议中,“反攻大陆”的口号被“三民主义先行、武力为后盾”和“建立复兴基地”取代了。这也算是他们向岛内外的一种表白。

1958年11月18日晚,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美国基督教会全国委员会上发表演说。第二天,毛泽东在《参考资料》上看到了杜勒斯演说的全文后,提笔把原来参考报道编辑作的带火药味标题改为:

“杜勒斯对国际形势的全面分析

——唱低调

——自己认输,说是在理论方面、组织纪律方面,西方不行

——招呼我们说:只要你们共产党埋头去办家里事,不出远门,西方就放心了。”

1959年2月2日,《参考资料》上又刊登了一篇美国国务卿杜勒斯1月31日在纽约州律师协会授奖宴会上以“如何抵挡共产主义”为主题的演说全文。毛泽东看到后,在旁边写下了一段“读后感”。原文如下:“畏战争、畏革命,想要维持现状。如果出现革命,那是不合所谓正义和平的,应当立即以战争去扑灭。如果出现战争,也是一样。扑灭革命和革命战争,永葆资本统治,这是杜勒斯的目的。帝国主义者已基本上转到维持现状的立场。”这是经过台海实际交手过招,毛泽东再一次肯定他的论断“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后,对美国作出的进一步评估。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