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军事 > 防务观察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日本] [驱逐舰] |
日本军港内的“亲潮”级常规潜艇
挂着太阳旗的日本军舰缓缓地驶入中国港口,甲板两侧站立着一排排日本士兵,这不是二战时的景象,也不是电影中虚构的画面,而是我们很快将要面对的真实场景。上周,中国国防部长访问日本。中日双方磋商了两国武装力量的交流事宜,并对军舰互访事宜达成了协议。
当日本军舰开进中国的港湾时,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这几天恰逢新学期开始,我私下问了几位学生和周围的朋友。尽管不少人都表示理解国家友好交往的举措,但他们同时又表示,会有不那么舒服的感觉,甚至有人说,这实在是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不难想象,中国民众会以一种复杂的心态来看待这个变化。毕竟,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民族创痛的记忆、历史的悲情,有很大一部分是与挂着太阳旗的军舰或是挑着太阳旗的刺刀有关系的。而近几年来,日本某些人对过去那场战争的认识和态度,又常常会引起国人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中日两国军舰能否成功互访,不仅是一个涉及到两国政府层面的外交问题,也是对我们的民族心理的一次考验。
记得曾经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二战结束没多久,一位饱受法西斯折磨的比利时老战士家中,来了几位到比利时学习培训的西德士兵。起初,这位老战士在感情上怎么也扭不过来,要不是碍于这些人是他儿子请来的,他一定会立刻把他们轰走。后来,在相互交谈中,他了解到,许多德国老百姓都是被迫参战的,战争也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与痛苦。而那些德国士兵听老战士讲述了法西斯的暴行,临走时一再表示,一定要投身于和平运动之中,让战争远离欧洲。由此,这位老战士对德国人的看法才开始转变。
比起这位比利时老战士的感情变化,德国人真正得到法国、比利时、荷兰,以及所有那些在二战中遭受法西斯侵略国家的人民的认同,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包括军事交流在内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全面交流,也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认同。改革开放之初,当日本商人来华投资建厂时,一些国人不也曾产生过厌恶之感吗。随着近30年的频繁交往,现在国人对日商的态度已完全不同。
中日之间在军事上的释怀显然要更困难一些。正因为如此,当前中日两国达成的军舰互访共识,才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国际事件,也是一件能够对中日互信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从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军事交流既与两国政治关系密切相关,又远远滞后于政治关系,也落后于其他大国间的军事关系。毕竟,中美、中俄、中欧等大国之间,早在几年前都已实现了军舰互访。这种状态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日本近年来在历史问题上的认识,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的抗议,由此阻碍了两国政治关系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源于两国长期存在的不信任感。
作者:
黄大慧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