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到美国,读了多年的生化专业,博士毕业开始做研究,突然不想做了,发现自己对人更感兴趣。看似可能成为悲剧的一条路,被黄西走成了喜剧。
黄西(王寅摄)
核心提示:凤凰网5·4青年节特别策划:“怪青年访谈录”之对话黄西。一名留美生化博士为何会走上单口相声表演之路?在美国社会生活多年,他又如何理解中美两国不同的幽默内容?相声中的自嘲与禁忌,对于他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黄西,吉林省白山市人,朝鲜族,毕业于中国吉林大学,主修生物化学专业。24岁到美国留学,取得生化博士学位。毕业后全职从事科研,白天在实验室做科研,晚上到酒吧、夜总会等表演单口笑话。2009年4月受邀在美国深夜节目收视率冠军《莱特曼秀》演出,一炮而红。他的脱口秀以移民题材为主,有浓重的中国口音。2008年取得美国国籍。
对话主持:陈芳 周东旭
三十而立之后
“我对赵本山的小品很熟悉,也很喜欢,我希望能有和他合作的机会”,用笑话征服美国观众的黄西,向同样用笑话征服中国观众的赵本山表达善意。
对于现状,黄西表示很满意,“这个世界上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能去做它的人不多。从这一点上看,我是很幸运的。”黄西喜欢的是相声。
在一次表演中,一位中国人问他,“你是来美国学相声的吗?”
1970年出生的黄西毕业于中国吉林大学,主修生物化学专业,24岁到美国留学,后取得生化博士学位。2011年11月,黄西接连在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8所高校讲述“一个生化博士的喜剧人生”。
30岁之前的黄西,与很多中国留学生的生活轨迹一样,读书、考研、出国,梦想在大洋彼岸谋一份不错的工作,结婚生子。
2001年,已经31岁的黄西才第一次接触到单口相声,“我来美国以后,根本不知道美国也有单口相声这种艺术形式。”那天晚上,在休斯敦的一家相声俱乐部,虽然只能听懂一半笑话,但黄西还是被深深吸引。
2001年年底,黄西与五金商店老板、理发师、会计等成为“同学”,参加单口相声成人业余学习班。学习班每周上一节课,一次一小时,总共6个星期。
一年后,在一个叫汉纳的体育酒吧,黄西第一次真正登台表演单口相声。表演并不成功,几乎没有人笑。演出结束以后,有个人走过来,对黄西说,“我觉得你可能很有意思,但是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这一晚,黄西在酒吧完成自己五分钟的处女秀。
结果是令人沮丧的,但他并没有沮丧,“喜剧不是冲刺,喜剧是马拉松。”
单口相声初学者很难找到上台机会,黄西只得尽量在不同的相声俱乐部争取。他发出很多自我介绍的履历和照片,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俱乐部回电话,甚至遭到痛骂。
“我总是把这个小笔记本放在口袋里,有什么想法就记下来,对着一面镜子或者一个录像机练习。即使练习过,在每次表演之前我也非常紧张,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把这种紧张的情绪压制下去。”黄西在自传中记录下初学者的艰辛。
黄西参加了2005年波士顿喜剧节,但在第一轮就被淘汰。“这场比赛失败以后,我开始认真考虑是否应该放弃喜剧,把精力放到科研上来。”这段时间,他白天在实验室做科研,晚上表演。
鼓励黄西继续走下去的是《莱特曼秀》的星探艾迪。他在讲座上说:“黄西是波士顿最好的喜剧演员。”也正是通过他的鼓励和支持,黄西才没有放弃单口相声。
2007年3月,黄西的儿子出身,他全身心投入到育婴过程,也基本停止了写作和表演。那一段时间,他一直在思考,“如果我现在放弃,我到底是一个懦夫,还是一个敢于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英雄呢?”
为黄西带来巨大转机的是在《莱特曼秀》的演出。2008年5月11号,黄西又在《莱特曼秀》试镜一次。艾迪告诉黄西,他已经有能力上《莱特曼秀》,只是需要找到一些合适的笑话。2009年4月,黄西在《莱特曼秀》的表演获得巨大成功,“每讲一个笑话,观众基本上都会鼓掌。”《莱特曼秀》相当于喜剧的奥斯卡,每年只会请20多个喜剧演员,而且新手只有两三个。
“即使那天晚上被一辆汽车撞上,我也会带着笑容”,黄西难掩兴奋。
紧接着是2010年全美记者年会,黄西受邀参加,成为年会上唯一表演的谐星。“那次讲演是我一生最难忘也是最令我激动的时刻。”演出结束后,拜登对他说:“黄西,你将来成了大名人以后,如果你的佣人告诉你乔·拜登在门口等你呢,请千万不要问'Who'?”
2012年4月,黄西在接受凤凰网访谈时表示,自己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靠的是兴趣,努力和机遇。”
黄西在街头表演(黄西供图)
对话实录:
我的童年不是很好过
凤凰网:在美国求学、组建家庭,已有18年,会想念故乡吗?记忆中的故乡是什么样子?
黄西:会的。我经常会想到家乡春天泥土的味道,夏天和弟弟及小朋友们去河边玩的情景,秋天在地里收割,冬天集贸市场里各种食品,香料和鞭炮的味道,等等。最近我陪儿子上棒球课时刮起风,球场上的沙土扑面而来,我马上想到我的老家白山。
凤凰网:在白山时的黄西,普通得跟任何一个少年没什么两样,并不另类?那时的你快乐吗?有没有梦想?
黄西:不另类。那时的童年不是很好过,总是在干活,除雪、运煤、修路、捡粪等等。我现在还能感受到土篮子在胳膊上或手掌磨出水泡时疼痛的滋味。但我和朋友在一起时还是很快乐的。我的梦想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将来成为一名勇敢的解放军战士。
凤凰网:本来成绩平平,考大学无望,最终到考上吉林大学,动力是什么?
黄西:很大的动力之一是不想辜负我在高二时的班主任,一个叫杨秀华的物理老师。她在我小的时候给我做过棉袄,我在她的班里旷课后心里特别过意不去。我上课越来越多,成绩也越来越好。
父母的熏陶也很重要。我的父母总强调至少应该上大学,不管将来想做什么。
凤凰网:“你小的时候长得非常漂亮,像朵花儿一样。”你母亲这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父母对你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黄西:我母亲现在还觉得我长得不错。我母亲期望我能够有个稳定的生活,不要太累。我父亲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他一个劲儿鼓励我把事情做好做到底。他经常讲一些成功的政治家,科学家,艺人,等等的逸事,拿他们的话和经历鼓励我。
我父母很为我骄傲,尽管他们很少和亲戚朋友提我的事。
凤凰网:你的儿子接受的是美国教育和观念,你对他的期望是什么?
黄西:我希望他成为一个正直的有是非感的人,一个善于并勇于表达自己的人,一个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去追求的人。总而言之,我希望他成为三个人。
决心做科研是想不再因人生问题而苦恼
凤凰网:一个人的价值观往往在其大学本科时决定。你认同这句话吗?在大学时期,对你影响最深的是什么?
黄西:我不是很同意。我在大学时对人生做过很多的思考。我当时相信我能找到一句话或一个思想体系来概括人生,然后我就不用再去想人生意义的问题。
我读了很多哲学书,尼采,萨特,康德等等。我当时能够把尼采的诗大段大段地背下来。不久我们宿舍几乎每个人都买了尼采的书。我常在学校附近徘徊,盯着白桦树和蓝天白云冥思苦想。有时我觉得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但第二天又觉得我想的不对。
我现在意识到人生是不可能用一句话一个思想体系来概括的。人生在于每天都要找到一些灵感来提高或愉悦自己。
凤凰网:那时你会思考个人与国家、与时代的关系吗?
黄西:我注意到一些理工科教授似乎活的很幸福平淡,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对自然现象的研究,而不会为人生意义和社会现象而苦恼。我感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出路,于是决定从事科研工作。
凤凰网:你出国为了什么?当时你了解美国吗?
黄西:我出国是为了能够成为一个教授。我当时很向往美国,但了解的并不多。
根本不在乎是否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凤凰网:在美国读博士期间,你对未来的人生规划是怎样的?
黄西:在美国读博士的头两年,我还是计划成为一名教授。后来我意识到要想成为一个教授,就得把100%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上来。但我一点一点地发现对人更感兴趣,就转念拿到博士后找一份工作,体验一下大部分人是怎样生活的。
凤凰网:江苏一位被称为化学天才的留学生王庆根选择自杀,可能是压力过大,长时间的抑郁及焦虑。这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普遍的感受吗?根源在什么地方?
黄西:自杀是令人痛心的事。人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存在感分开一些。这个世界上路是很多的。一条路走不通,换一条走。很多人试了很多职业后才找到适合自己的事。即使现在做的不是自己完全喜欢的事,你还可以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找到乐趣和安慰。
凤凰网:刚到美国的时候,遭遇过歧视吗?歧视与你感觉到的身份危机有何关系?
黄西:经历过因为华人身份遭受的歧视。有的很微妙,有的很明显。但我的身份危机和歧视关系不大。一个人的身份感或自我感是由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来定义的,刚来美国时觉得自己对很多的事情不了解,更谈不上自己的看法。和美国人在一起会觉得自己不存在。
很多美国人非常自我,对美国以外的事情关心不多,做为一个外国人和美国人交流还是要难一些。
凤凰网:你觉得自己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了吗?
黄西:我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融入了美国主流社会。也许这恰恰证明我已融入了。我记得有位中国女士问我怎样才能融入主流社会。后来我发现她的先生是一位美国人,但她还是觉得自己不能融入主流社会,我想她的美国先生也不一定认为自己是主流社会的一部分。
美国是个比较宽容的社会,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去融入所谓的主流社会。
凤凰网:华人在美国的地位和处境?
黄西:总体来讲华人在美国的地位不是很高,对华人的偏见或刻板印象还很严重。华人在美国工作勤奋,雇主都还喜欢,但华人提升很难,有所谓的“竹顶”,很容易被解雇,因为华人不太闹或打官司。这种情况在逐渐改变。
凤凰网:美国最吸引你留下来的是什么?
黄西:最吸引我的是美国人的创造精神和独立精神。拿喜剧界来讲,从题材到形式,从编剧到对话都在不断让人耳目一新。
凤凰网:现在你已经成为美国公民,是出于现实考虑还是情感归属?对美国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黄西:两者都有。我在美国生活多年,很了解美国的文化和社会,也想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及享受一些权利,比如选举。2008年美国还在伊拉克,我当时对布什拿着我交的税去打仗,并且蒙蔽美国公众非常不满。我成为美国公民后,马上把票投给了奥巴马。
凤凰网:你最恨或者最不喜欢美国的什么?
黄西:最不喜欢美国的外交政策。
凤凰网:你想过离开美国回中国吗?
黄西:想过。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地方,既古老又年轻,而且机会很多。我希望能有机会在国内的影视界做一些事情。
说实话,这两个国家我都很喜欢,因为我喜欢这两个国家的人。
凤凰网:很多人嘴上说憎恶美国,但需要作出选择时依然会选择美国,另一类人则总觉得“国外月亮比中国圆”。你怎么看中国人的这两种心态?
黄西:这不只是中国人的美国观。在伊拉克战争时很多伊拉克人在烧美国国旗,记者问其中的一个人,如果有机会你会去美国吗?他马上说去。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要好一些,另一个是美国的文化输出很强,很多人对美国的看法是从电影里来的。
“国外月亮比中国圆”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任何国家的人都在抱怨,美国人觉得法国的糕点比美国“圆”,觉得中国能够马上把贪官枪毙很痛快(在美国有时要经过10多年的审判),等等。但大部分美国人不太了解其它国家,认为自己的国家总体上讲是最好的。即使美国人抱怨,他们不会想到去其它国家。
黄西在实验室(黄西供图)
我让美国人意识到中国人也有幽默感
凤凰网:第一次成名时的感受如何?成名心态发生怎样的变化?
黄西:第一次成名时很激动,同时也觉得很奇怪:我是在做和以前一模一样的事情,但关注和赞扬要多很多。
现在我对成名看得很平淡:一个身外之物。我的内心和从前是一样的。
凤凰网:在美国听你脱口秀的都是什么人?他们喜欢你的什么?
黄西:什么人都有。有些华人喜欢我因为我是个中国人,或因为我给中国人争了口气,或因为他们喜欢幽默;有些美国人因为想听雅一点的笑话。
凤凰网:你在美国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什么?
黄西:靠的是兴趣,努力和机遇。内行的人知道我走红是在于段子本身的质量。
凤凰网:你觉得自己会一直火下去吗?
黄西:我不知道我自己是否会一直火下去,也不在乎。
凤凰网:你的脱口秀带有怎样的使命感?
黄西:我想通过笑话来让美国人了解第一代移民的经历。中国移民工作很勤劳但很容易被忽略。而且很多移民的故事是通过移民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来讲述的。我想讲一下我的亲身感受。
凤凰网:华人在美国人眼中就是吃苦、刻板、严肃,没有幽默感。你改变了他们这种印象吗?
黄西:有一定改变。有个美国人和我讲,他在电视上看到我的表演,除了笑,还意识到中国人也有幽默感。
凤凰网:你的脱口秀素材大都来自于你的经历,有浓重中国口音的英语,木讷拘谨的外表,这是刻意保持的风格吗?
黄西:我24岁来美国,口音很难改。再说美国人说话也有口音,中国口音也应该是让人接受的一个口音。很多电视节目,尤其是《莱特曼秀》,注重演员用语言来调侃。他们不希望你有很多的肢体动作。
凤凰网:你擅长用停顿和沉默控制观众,观众在台下笑的时候,你却不动声色,在想什么?
黄西:等他们笑得差不多后讲下一句话。
凤凰网:你的脱口秀被国内一些观众认为重复较多,听久了会失去新鲜感。你认为自己是否存在这一问题?
黄西:我从来没把我的脱口秀放到网站,国内看到的都是别人把我在美国电视上表演的段子放到视频网站。我一直在写新段子,尝试新的内容和形式。
凤凰网:你经常拿自己的华人背景自嘲,一些华人移民后代认为你用表现移民的弱点和受歧视感,去取悦他人,你怎么看?
黄西:我经常自嘲,但我不拿华人群体开玩笑。我不是说不能拿华人群体开玩笑,很多移民二代这么做,但这不是我的风格。
凤凰网:你的脱口秀内容上有禁忌,禁忌是什么?
黄西:主要是不拿弱势群体开伤人的玩笑。我在美国的俱乐部里其实很少开政治玩笑,因为政治领导人的玩笑在电视里已经讲得很多。笑话来源是无限的,要看你怎样加工。
凤凰网:你如何评价郭德纲和周立波的相声?以及你的东北老乡赵本山的小品?
黄西:我对郭德纲和周立波的相声了解不是很多。他们俩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把相声搞火了,单这一点就让我钦佩。
我对赵本山的小品很熟悉,也很喜欢。我希望能有和他合作的机会。
自嘲时辛酸感要少得多
凤凰网:你对现在的状态满意吗?
黄西:很满意。这个世界上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能去做它的人不多。从这一点上看,我是很幸运的。
凤凰网:什么时候最快乐?
黄西:和我儿子在一起的时候。不和他在一起时我也常想起他充满好奇的小脸蛋。
凤凰网:你最看重过程还是结果?会给自己预定目标并一定要实现吗?
黄西:看重过程。我认为在年轻的时候尤其要把长期目标放高一些,哪怕好像是可望不可及;要把短期目标放低一些。这样自己有成就感,心情舒畅,同时也在向长期目标迈进。
目标是人在某个特定时间环境下设定的,不一定完全适合自己。所以达不到目标也没什么,只要能从中学到东西就可以。最终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幸福。
凤凰网:你最欣赏的一个在世的人,为什么?
黄西:我的一位大学同学。他大学的时候高数不及格,补考以后才通过。但他就是喜欢高数,尽管他的专业和工作和高数没有任何关系,他还是有空就解一些高数题。这种执着和不被他人意见左右的精神让我钦佩。
凤凰网:你的梦想是什么?
黄西:我的梦想是能搞一些好的电视电影节目。最近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凤凰网:你理想的社会是怎样的?
黄西:不因为一个人的出身,肤色,信仰和爱好而受到不同的待遇。
凤凰网:你最恐惧、最痛苦的是什么?
黄西:最担忧的是家人朋友的安危。只要大家都健康安全,没有什么让我担忧恐惧。最痛苦的是需要解释自己的时候。
凤凰网:你的人生格言是什么?
黄西:找到自己所爱后不要放弃。东山在起可能会更灿烂。
凤凰网:生活中的你和舞台上的你是有反差的,略微严肃,甚至有点boring(闷)。这是一种分裂吗?
黄西:没有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笑或想笑。生活和舞台的反差是好事。
凤凰网:在舞台上自嘲的时候会有辛酸的感觉吗?
黄西:人人都有辛酸的时候。但当你自嘲的时候,辛酸感要少得多,或没有。相反,不自嘲的人辛酸感反而会更强更持久。
美国单口相声表演者
黄西,吉林省白山市人,朝鲜族,毕业于中国吉林大学,主修生物化学专业。24岁到美国留学,取得生化博士学位。毕业后全职从事科研,白天在实验室做科研,晚上到酒吧、夜总会等表演单口笑话。2009年4月受邀在美国深夜节目收视率冠军《莱特曼秀》演出,一炮而红。他的脱口秀以移民题材为主,有浓重的中国口音。2008年取得美国国籍。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